摘要:“咱农村以后不用再羡慕城里了!”四中全会刚敲定的农村发展方向一公布,河南老家的二叔就给我发消息——不是说要让农村变“城里样”,而是从土地到教育医疗,从赚钱门路到生活便利,都给农民和城里人搭了“公平秤”。这3个方向落地后,不光农村人的日子要升级,城里人的菜篮子、
“咱农村以后不用再羡慕城里了!”四中全会刚敲定的农村发展方向一公布,河南老家的二叔就给我发消息——不是说要让农村变“城里样”,而是从土地到教育医疗,从赚钱门路到生活便利,都给农民和城里人搭了“公平秤”。这3个方向落地后,不光农村人的日子要升级,城里人的菜篮子、钱袋子也会跟着受影响。
第一个方向,土地不再“撂荒”,农民躺着也能赚租金。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大片土地荒着长草,二叔家5亩地种一年玉米,除去成本就赚2000块,差点就想弃耕。四中全会明确要推“土地集约化托管”,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把零散土地集中起来,交给农业公司种经济作物,农民不用干活,每年每亩能拿800元租金,还能去合作社打工领工资。二叔算了笔账:5亩地租金4000元,再去地里摘菜每月挣3000元,比自己种地强太多,“这托管政策一搞,咱农民不用扛锄头也能有收入,真中!”更关键的是,集约化种植能搞大棚蔬菜、有机水果,城里超市里的新鲜菜,以后大多是这样种出来的,价格还能便宜点。
第二个方向,乡村产业不“土气”,电商把特产卖遍全国。三叔家在山东沂蒙山区,以前种的山楂、核桃只能拉到镇上卖,一斤山楂卖2块钱,还经常滞销。现在不一样了,四中全会提“特色农业+电商直播”,村里办了电商培训班,三叔的儿子学会了拍短视频,在直播间里教网友做山楂糕,一斤山楂加工后能卖15块,去年光山楂制品就卖了50多万。村里还建了冷链仓库,果子摘下来直接冷藏,发快递3天就能到城里人家门口。三叔说:“以前觉得电商是城里人的玩意儿,没想到能把咱大山里的果子卖到海南去,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城里人选特产也方便了,不用再托人从农村带,手机上点一点,正宗的农家货就送上门。
第三个方向,公共服务不“偏心”,农村娃也能享城里教育。表妹在安徽农村当老师,前几年学校就3个老师带20个孩子,连英语课都开不起来,好多家长只能花钱把娃送到县城上学,每天来回跑20里路。四中全会要求“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年县里给村里小学派了2个城里的英语老师和1个美术老师,还建了电脑教室,娃们在家门口就能学英语、画画。医疗也跟上了,村卫生室添了血糖仪、心电图机,常见病不用再往镇医院跑,城里的医生每月还来坐诊一次。表妹说:“以前家长总担心娃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村里学校啥都有,谁还愿意折腾去县城?”对城里人来说,老家的亲戚看病上学不费劲,不用再天天操心帮他们托关系、找门路了。
这3个方向,不是把农村改成城里的翻版,而是让农村的优势更突出——土地能生钱、特产能变现、生活有保障;也让城里的便利更实在——菜篮子更丰富、买特产更省心、帮农村亲戚更少牵挂。说到底,城乡不是“谁比谁好”,而是互相帮衬着过好日子。
四中全会给农村画的蓝图,藏着最实在的民生——农民不用背井离乡也能赚钱,城里人不用愁买不到好食材,老人孩子在农村也能享好服务。这日子,不管在城里还是乡下,都越来越有盼头。
来源:农民郭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