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前三季度消费投融资“断崖式”下跌至74起,哪些品类又行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11:33 1

摘要:纷繁的商业市场中,投融资的动向敏锐地投射出消费趋势的冷暖变迁。据铱星云商不完全统计,2025前三季度新消费品牌累计融资74起,相比于2024年同期的133起,锐减近一半,出现断崖式下跌。

从投融资案例中,探消费门道。

纷繁的商业市场中,投融资的动向敏锐地投射出消费趋势的冷暖变迁。据铱星云商不完全统计,2025前三季度新消费品牌累计融资74起,相比于2024年同期的133起,锐减近一半,出现断崖式下跌

但在这场更为理性的双向筛选中,我们反而能更清晰地窥见消费市场的真实活力、未来潜力,以及各赛道下的竞争暗涌与发展机遇。

表格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

01.
74起投融资全面观

2025年前三季度,消费品牌投融资市场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调整后,呈现出明显的赛道分化特征。

从业态分布看,餐饮、零售、体验、生活配套服务构成了多元化的投资版图。其中餐饮品牌以45起融资事件占据绝对主导,占比超六成,体现了餐饮行业作为消费基本盘的稳固性。

第二人生杭州来福士店

零售品牌的21起投融资事件涵盖了时尚服饰、潮玩、科技消费、美妆个护、超市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科技消费品牌融资额尤为突出。例如AR眼镜品牌Viture完成了总额约1亿美元的两轮B轮融资。据悉,这笔资金将用于三大方向:向全球主要零售和分销网络扩张;将XR技术应用扩展至生产力工具领域;以及构建AI驱动的XR硬件与软件生态系统。

而专注于3D打印、AI生成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潮玩科技品牌第二人生则分别于2月和9月获得两轮融资,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万物皆可打印”及“3D数据传送门”算法和系统的迭代,以及全球门店网络建设和元体云平台开发三大战略方向。

从竞争逻辑来看,传统零售业态更多是在既有市场中,围绕品牌、渠道与营销展开存量竞争;而科技消费则是在创造新的需求、开辟新的市场。在当前消费市场整体追求降本增效的背景下,这种具有颠覆性潜力的赛道,自然成为了资本重仓押注的焦点。

体验业态的5起融资集中在文体娱领域,覆盖了运动健康、沉浸娱乐与24小时自助KTV等多元场景。生活配套服务业态的3起融资清晰地揭示了银发经济与宠物经济这两个高速增长的潜力市场。

从融资轮次来看,以天使轮、Pre-A轮为代表的早期融资和A轮、B轮为代表的中期融资仍是市场主流,同时也不乏IPO与战略融资等重要资本动作。

在IPO方面,茶饮品牌表现尤为活跃,蜜雪冰城、沪上阿姨、霸王茶姬、古茗相继完成上市。而此前历经四次IPO尝试的绿茶集团,也于5月正式登陆港交所,标志着这家“网红餐厅鼻祖”的资本化长跑终于尘埃落定。

02.
45起餐饮投融资案例
扛起吸金大旗

都说民以食为天,餐饮品牌作为消费市场的压舱石,一如既往的稳定发挥,以45起融资事件成为2025年前三季度消费品牌中融资最为活跃的赛道。从细分品类看,餐饮赛道涵盖了正餐、快餐、茶饮、咖啡、特色小吃、烘焙等多个领域,其基本格局相对固定。尽管如此,我们仍能从各品类融资数量的差异中,洞察到最新的赛道趋势。

表格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

其一,随着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一批深耕地方风味的垂直餐饮品牌已然获得更多资本青睐,其中包括专注于陕西特色小吃的福来魏、主打地道贵州味的贵凤凰、以非遗美食“紫金八刀汤”为主打的龙甲天,以及专注于潮汕狮头鹅美食的鹅潮餐饮等。

此外,从投资案例中可以看出,资本对餐饮品牌的考量,也已从早期关注单店模型的盈利能力,转向对品牌供应链、品牌力及规模化能力的综合审视。例如以河豚为主要食材的肆月河豚完成3000万元B轮融资,其背后的北京肆月河豚家族拥有河豚养殖、宰杀的国家级资质。

其二,茶饮与咖啡赛道持续火热。聚焦茶饮品牌,除了已经上市的霸王茶姬以外,东方栀子茶玥见山哪吒仙饮月上茶涧等新中式茶饮品牌也纷纷获得资本加持。

在跑马圈地的扩张浪潮中,部分品牌正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例如,茶玥见山2025年计划启动“千城计划”,以高铁3小时经济圈为节点,重点开拓华中、西南消费市场,还将探索茶饮+便利店、茶饮+书店等跨界联营模式。 而获数千万元天使轮投资的东方栀子则以3年实现全国“百城千店”战略为目标,同时计划将融资主要用于渠道建设、品牌文化建设和产品创新。

咖啡赛道的竞争维度同样在升级。8月,旺旺集团旗下新锐咖啡品牌邦德咖啡宣布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该品牌以独创的果皮咖啡特调系列为核心产品,明确表示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直营门店扩张,其此前定下的目标是在2025年内开设50家门店,并在三年内实现百店布局。

更为值得关注的趋势是,以WinnCafe稳因咖啡、拿小咖为代表的AI与智能咖啡机技术,正在重塑咖啡的消费场景。它们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新颖的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为拿小咖的投资方之一。

其三, 伴随着消费者对本土风味的认同感提升,资本正押注于“西式快餐中式化”这一结构性机会。前三季度该赛道获得融资的品牌包括主打意式传统工艺与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披萨一世、专注于汉堡快餐研发与创新的麦罗塔、古都外中式汉堡等。

而曾经刷足存在感的烘焙与卤味领域,分别由热气饼店卤林传奇各完成一轮融资。

03.
体验智能化、宠物新势力
成资本新宠

跳出餐饮这一大刚需业态,零售、体验、生活配套服务的投融资版图同样值得关注。

☆ 零售赛道:户外服饰拉风,潮玩头部集结

表格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

在21起零售品牌融资中,从品类分布来看,服饰、潮玩、美妆个护、科技消费与黄金珠宝等领域均有品牌获得资本加持。其中,服饰赛道下的户外分支依旧表现抢眼,典型案例如伯希和,其在3月获得腾讯等机构3亿元人民币的上市前融资,随后于4月底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开始冲刺“中国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第一股”。

在潮玩领域,今年以来,泡泡玛特的持续出圈为市场维持了高热度的关注,在此背景下,TOP TOY、52TOYS、超级元气工厂、Letsvan(熠起文化)等8个品牌成功获得资本加持,显示出赛道头部阵营的持续活跃

其中,TOP TOY的动向尤为引人注目,其于7月完成了由淡马锡领投的5942.6万美元A轮融资后估值约为100亿港元。目前,TOP TOY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通过独立上市寻求新一轮的规模扩张

同样在资本助力下有所动作的还有Letsvan(熠起文化)。此前,量子之歌在实现对Letsvan的战略投资与控股后,于2025年7月完成了对其的全资收购。随后在8月,Letsvan官宣品牌焕新,升级为全球潮玩艺术时尚IP集合品牌「奇梦岛」

☆ 体验赛道:健康文娱双主线并行,AI智能先行

表格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指正

体验业态的5起融资事件中,健康与文娱两大方向平分秋色。在全民健身时代,社区型、月付制的24h智能健身房坚蛋运动获得数千万元B轮融资;奥本运动则是国内瑜伽垂直领域唯一的数字化共享运营互联网平台。截至目前,该品牌在线运营智慧场馆数十家,其计划将本轮资金用于平台技术升级、教培体系拓展及全国市场渠道布局。

文娱体验方面,上海如是可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于9月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其旗下的FuntasyVR超感剧场作为全球领先的沉浸式XR娱乐品牌,已进驻国内多座重点城市的核心商圈。据悉,本轮资金将按如下比例分配:50%用于内容生态建设,30%用于标杆场景复制,20%用于技术壁垒加固。品牌目标是在2025年于全球开设100家门店,致力于成为中国第一大空间VR IP。

其余两个获得融资的娱乐体验品牌——主唱秀麦叭,均聚焦于24小时无人自助KTV模式。

☆ 生活配套服务:银发与宠物经济热度不减,宠物鲜食吸眼球

在消费需求更趋精细化的背景下,专注于中老年服务的创新企业共比邻与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鲜生,作为服务银发一族与宠物家庭两大精准人群的代表,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其中,共比邻聚焦于中老年群体,通过组织“聚会旅游”与提供“社区电商服务”切入市场,满足银发一族的全场景需求。截至7月,共比邻已布局上海及周边长三角城市,本轮所获资金将重点用于在长三角地区进行模式复制与规模化扩张,并加速全国市场拓展。

在宠物赛道中,前三季度直接面向线下消费者的创新品牌仅录得一起融资事件,即主打宠物鲜食与线下零售结合的派特鲜生,它完成了25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该品牌由前盒马CEO侯毅与宠物用品制造商耐威克创始人黄华隆联合创立,特殊的出生背景使得该品牌的未来走向备受市场关注。

商业观察

整体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的消费投融资市场主要呈现出两大方向:一方面,资本继续关注餐饮等传统赛道的稳定增长与模式创新;另一方面,资本也更加青睐零售、体验等领域的科技赋能与细分突破。

虽然融资事件数量有所下滑,但这恰恰描绘了一个更加理性与务实的市场图景。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资本并非“万金油”式的保障,即便如超级鸟局等曾获大额融资的热门案例,也因品牌自身扩张节奏失控、供应链管理混乱,且过度依赖营销流量却未构建起核心复购能力,最终陷入经营困境;而一些昔日备受追捧的细分赛道,如部分高端烘焙品牌与无人零售项目,也因盈利模型未跑通而逐渐淡出资本视野。

当资本不再盲目追逐风口,而是更加审慎地投向那些具备清晰盈利模式、扎实供应链基础与可持续用户价值的品牌,这也为消费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更稳固的基础。

来源:铱星云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