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厂》,何以英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11:21 1

摘要:10月21日,央视网《超级工厂》将镜头对准英氏浏阳工厂,一场关于“品质”的透明之旅呈现眼前。这档以“不断探索向前创新的中国品牌”为口号、已播出超二十期的重磅栏目,首次聚焦婴辅企业便选中英氏。让人不禁好奇,在百花齐放的婴辅行业中,它为何能成为首个“超级工厂”样本

□ 张锐

婴幼儿辅食是守护宝宝健康的“第一口”防线。

10月21日,央视网《超级工厂》将镜头对准英氏浏阳工厂,一场关于“品质”的透明之旅呈现眼前。这档以“不断探索向前创新的中国品牌”为口号、已播出超二十期的重磅栏目,首次聚焦婴辅企业便选中英氏。让人不禁好奇,在百花齐放的婴辅行业中,它为何能成为首个“超级工厂”样本?答案就藏在英氏的发展历程当中。

2008年,中国婴辅市场品类单一、标准模糊。家长自制辅食面临营养失衡、卫生隐患等问题,进口产品则价格高昂、渠道有限。出于对市场的敏感,熟悉婴幼儿产品的彭敏与6名伙伴,怀着“国货当自强”的初心创立了英氏。

创业初期无固定办公地,伙伴家不足百平米的小屋便成了临时“根据地”,半年间众人无数次“炉边谈话”,立下“不盈利便一年内不领工资”的约定。谁也没想到,这个从出租屋起步的小团队,会为日后“超级工厂”的诞生埋下伏笔。

仅一年,英氏便敏锐捕捉到行业痛点,宝宝不同成长阶段营养需求差异巨大,市场产品却千篇一律。2009年,英氏率先打破局限,开创性提出“辅食全品类概念”,将产品从单一米粉拓展至面条、磨牙棒、米饼、肉酥等全品类。这一创举让家长无需东奔西走即可搭配完整辅食方案,既拓宽了自身发展空间,更照亮了行业多元化方向,让英氏站稳了创新者的脚跟。

2012年,在多数品牌依赖代工降本的环境下,英氏做出关键决定:在江西建成第一家自有米粉工厂。英氏坚信,唯有掌控生产全链条,才能保障辅食安全,这恰是日后“超级工厂”建成的核心逻辑。

之后的三年,英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从原料筛选到仓储运输,建立起严苛的全流程管控,为品质筑起第一道防线,不仅赢得大批家长信任,更奠定了企业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创业的第十个年头,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英氏意识到单纯的产品丰富已无法满足家庭核心需求,“科学喂养”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品牌主动扛起责任,牵头发布国内首部《中国婴幼儿辅食标准倡议书》,推动行业从无序走向规范。这一转变,让英氏从单纯的产品生产者升级为行业标准推动者,也成为其跻身“超级工厂”的重要底气。

2020年,英氏迎来里程碑时刻。其联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开创“科学5阶精准喂养体系”。这套体系跳出传统月龄划分思维,紧盯宝宝“坐、咬、爬、站、走”五大成长关键期,从营养、生理、感知力训练三个维度,给6-36月龄宝宝量身定制喂养方案。1阶泥糊状米粉粒度≤3mm适配消化需求,2阶碎碎面强化钙与维生素D,搭配小造型泡芙锻炼手眼协调……让“精准喂养”从概念落地,英氏也由此成为中国分阶辅食的开创者。

时隔四年,英氏“五共质量管理体系”入选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入围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管控模板。同年年底,英氏第二家高标准自有婴幼儿米粉工厂在浏阳正式建成投产,基地内同步设立婴童营养与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万级洁净实验室、10万级GMP洁净车间、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中心等模块,达成产品研发、生产、质量检测、运输的全产业链集成运作。

值得关注的是,该工厂投产不足一年,首次申报便一举斩获BRCGSA级、IFS高级两项“食品安全界奥林匹克”级认证。英氏以硬核实力,回应了“何以英氏”的行业追问。

2025年4月,婴幼儿辅食科学5阶喂养标准体系化建设暨深度科研启动仪式在浏阳经开区举行。英氏控股集团董事长马文斌坚定表示:“中国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这句宣言既是品牌的责任担当,也是其成为“超级工厂”样本的精神内核。

如今十七载过去,英氏已从拓荒者成长为领军者。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2023-2025)》,英氏进入反映品牌质量的“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根据艾瑞咨询、CIC灼识咨询估计,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份额排名中,英氏在报告期各年排名第1。

从“出租屋”到“超级工厂”,英氏坚守“中国味道,中国喂养之道”的初心,不仅守住了中国宝宝第一口辅食的安全线,也扛起了国货婴辅的行业大旗——这正是英氏成为“超级工厂”的“超级答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