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定位 “黄金界爱马仕” 的老铺黄金,于 2025 年 10 月 26 日正式执行年内第三次价格调整。相较于 8 月 5%—13% 的温和涨幅,本次调价力度显著升级,多款核心产品涨幅突破 20%,个别产品达到 25% 以上。这场调价与品牌入驻上海恒隆广场的节点形
定位 “黄金界爱马仕” 的老铺黄金,于 2025 年 10 月 26 日正式执行年内第三次价格调整。相较于 8 月 5%—13% 的温和涨幅,本次调价力度显著升级,多款核心产品涨幅突破 20%,个别产品达到 25% 以上。这场调价与品牌入驻上海恒隆广场的节点形成叠加,直接引爆全国范围的抢购热潮,上海恒隆广场店甚至出现数百人通宵排队的景象,凸显出高端黄金饰品在市场中的特殊吸引力。
调价细则:单品最高价差 6150 元,累计涨幅追平金价走势
10 月 26 日清晨,老铺黄金全国各大门店同步更新价签,线上商城也完成系统调价。蓝鲸新闻记者查询发现,不同品类产品的调价幅度因工艺复杂度与材质差异呈现梯度分布,其中镶嵌类产品涨幅最为突出。
经典款十字金刚杵 1 号(8.39 克)调价后售价 18500 元,较调价前高出 3500 元,价格涨幅达 23.33%。这款采用古法錾刻工艺的产品,表面刻有细密纹路,此前一直是男性消费者选购的热门款。镶嵌红宝石的玫瑰花窗 1 号(14.8 克)调价后价格突破 3 万元,达到 30610 元,与原价相比价差 6150 元,涨幅高达 25.15%,是本次调价中涨幅最高的单品之一。
小件饰品同样迎来明显涨价。点钻葫芦(7.39 克)调价后为 16750 元,价差 2660 元,涨幅 18.87%;太阳图腾吊坠(8 克)售价升至 19500 元,较此前上涨 3110 元,涨幅 18.97%。成都一家老铺黄金门店的工作人员透露,镶嵌宝石、钻石的款式以及采用花丝镶嵌等非遗工艺的产品,涨幅普遍高于素金款式,“每件产品的调价幅度都经过核算,主要依据工艺成本和原料价格变化”。
这已是老铺黄金 2025 年第三次调价。前两次分别发生在 2 月和 8 月,其中 8 月调价幅度集中在 10%—12%。据品牌内部人士透露,每年进行 2—3 次价格调整是既定策略,此次调价主要受大盘金价上涨驱动。“今年以来大盘金价上涨了 60% 左右,我们三次累计调价幅度在 50% 左右,其实低于大盘涨幅。” 该人士表示。对于会员群体,品牌仍保留优惠政策,金卡与黑金卡会员可享受九五折购。
早在 10 月 17 日,老铺黄金便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调价预告,明确 “10 月 26 日起调整产品价格,具体以门店标价为准”。这则预告如同提前按下的 “启动键”,为后续的抢购潮埋下伏笔。
抢购现场:恒隆广场深夜排起长队,凌晨 2 点达接待上限
10 月 25 日,老铺黄金上海恒隆广场店正式开业,这一门店的落地让品牌成为首个实现中国十大高端商场全覆盖的中国高端品牌。开业节点与调价预告的叠加,让上海恒隆广场成为抢购热潮的核心现场。
10 月 24 日下午 3 点多,上海市民郑先生就从公司请假出发,赶到恒隆广场时,门口已有十余人在等候。他随身带着折叠凳和厚外套,“知道肯定要排队,提前做了准备,明天就调价了,通宵排一晚给老婆买点首饰,能省不少,值得。” 郑先生的目标是一款点钻葫芦吊坠,妻子念叨这款饰品已经很久。
随着夜幕降临,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晚上 10 点,队伍沿着商场外墙蜿蜒伸展,在路灯下拉出长短不一的影子,粗略估算已有两百余人。商场安排了 6 名保安维持秩序,用隔离栏划分出等候区域,民警也不时到场巡视,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10 月 24 日晚 11 点 30 分,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排队人群中有年轻情侣,有中年夫妻,还有不少独自前来的消费者。大家的装备各不相同:有人带着便携小桌子,在上面摆放着零食和水;有人直接坐在铺着报纸的地上,低头刷着手机打发时间;几位年纪稍大的消费者则裹着毛毯,靠在栏杆上闭目休息。队伍里不时响起低声交流,话题多围绕心仪的产品款式和能省下的差价。
“我本来在网上看好了太阳图腾吊坠,算下来调价前买能省 3000 多,特意从苏州赶过来的。” 一位穿着风衣的女士说,她下午 6 点就到了上海,先在附近吃了晚饭,然后过来排队。旁边的男士接话道:“我关注的十字金刚杵涨 3500 元,这钱够请朋友吃顿饭了,肯定得赶在调价前买。”
深夜的气温逐渐下降,秋风带着凉意掠过街道,排队的人纷纷裹紧衣服,但没人选择离开。10 月 25 日凌晨 2 点 30 分,老铺黄金官方发布信息,称恒隆广场店 10 月 25 日可接待顾客人数已达上限。此时队伍前端的消费者开始兴奋起来,后排的人则略显焦虑,不停向前张望。
凌晨 5 点,天蒙蒙亮,商场工作人员开始核对排队名单,发放号码牌。拿到号码牌的郑先生舒展了一下僵硬的身体,脸上露出笑容,“终于快到了,等开门就能买到了。” 此时他的折叠凳已经被露水打湿,外套上也沾着些许灰尘,但眼神里满是期待。
品牌逻辑:“黄金奢侈品” 路线与高端市场的精准卡位
老铺黄金的抢购热潮,与其长期坚持的 “黄金奢侈品” 路线密不可分。不同于传统黄金品牌 “金价 + 工费” 的计价模式,老铺黄金采用奢侈品常见的 “一口价” 模式,产品价格与克重脱钩,更多体现工艺价值与品牌溢价。
作为国内率先推广 “古法黄金” 概念的品牌,老铺黄金的产品融合了花丝镶嵌、高温珐琅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以此次涨价的玫瑰花窗 1 号为例,其表面的花纹由工匠手工錾刻而成,仅錾刻环节就需要耗费 30 余小时,镶嵌的宝石也经过多轮筛选,确保色泽与切工达标。这种工艺稀缺性,让产品脱离了单纯的贵金属属性,成为兼具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载体。
在渠道布局上,老铺黄金精准卡位高端市场。其门店多开设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与爱马仕、卡地亚等国际奢侈品牌为邻。数据显示,老铺黄金门店所在商圈中,有卡地亚、宝格丽、蒂芙尼、梵克雅宝的比例分别达到 55%、55%、62% 和 52%。上海恒隆广场店的入驻,更是让品牌完成了对中国十大高端商场的全覆盖,进一步巩固了高端定位。
这种定位吸引了大量高净值人群。截至 2025 年 6 月底,老铺黄金拥有约 48 万忠诚会员,其中累计消费满 50 万元的黑金卡会员,以 10%—15% 的数量占比贡献了约七成的销售额。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消费者与爱马仕、宝格丽等奢侈品牌的用户重合率接近八成,这意味着品牌已成功打入奢侈品消费圈层。
在黄金消费市场整体分化的背景下,老铺黄金的逆势增长尤为亮眼。2025 年上半年,全国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下降 26%,而老铺黄金上半年销售业绩同比激增 249%,净利润增长 291%。这种反差背后,是品牌 “文化符号 + 金融资产” 双重价值体系的成功构建,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身份认同需求,又契合了黄金保值增值的心理预期。
行业镜像:调价潮中的市场分化与品牌博弈
老铺黄金的调价并非个例,2025 年下半年,黄金珠宝行业迎来一波调价潮。周大福也宣布在 10 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的零售价格,大多数产品提价幅度预计在 12%—18%。头部品牌的集体调价,折射出行业面临的共同压力。
从成本端看,2025 年国际金价持续走高,突破每盎司 4200 美元,国内饰品金价站上 1200 元每克,创下自 1979 年以来最强劲涨势。黄金原材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推高了品牌的采购成本与资金成本。同时,终端零售销售周期普遍在 1—2 个月,提价成为应对价格波动、保证毛利空间的重要手段。
从市场策略看,调价也是品牌强化定位的主动选择。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老铺黄金和周大福等头部品牌在现货金价下跌背景下逆势涨价,本质上是利用品牌势能强化 “黄金 = 保值” 心智的定价策略。这种策略对于高端品牌尤为重要,通过定期调价传递产品稀缺性与价值增长预期,巩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
但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复制老铺黄金的成功。在老铺黄金等头部品牌通过调价与高端定位实现增长的同时,行业内大量中小品牌面临生存压力。传统按克计价的模式难以消化成本上涨,而缺乏品牌溢价与工艺优势的产品,在涨价后更难被消费者接受。2025 年上半年,中国珠宝 A+H 股上市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8.2%,净利润同比下降 36.84%,不少品牌出现批量关店的情况。
即便是老铺黄金,也面临着潜在挑战。黄金的贵金属属性使其难以完全脱离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一旦金价持续回调或通胀预期降温,前期透支的需求可能难以持续释放,导致终端动销放缓。同时,二手市场对老铺黄金产品的回收定价多参考大盘金价,其高昂的品牌溢价在回收环节难以体现,这也可能影响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10 月 26 日上午,上海恒隆广场老铺黄金店内人头攒动。郑先生拿着刚买到的点钻葫芦吊坠,仔细核对证书上的信息,吊坠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店外,仍有消费者在询问是否还有名额,工作人员耐心解释着已达接待上限。不远处的周大福门店,也挂出了调价通知,几位消费者正在柜台前对比着不同款式的价格。金价的波动与品牌的调价,仍在持续重塑着黄金消费市场的格局。
来源:夏津资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