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不是瞎炒概念!3家真龙头砸钱回购、狂拿订单,早站稳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09:33 1

摘要:很多人一听到“核聚变”就觉得是遥远的科幻事儿,要么说“还得等几十年”,要么觉得“就是企业蹭热点炒股价”。但2025年这情况真不一样了,不管是政策、技术还是订单,全往实里走,半点虚的没有。10月刚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直接把“核聚变能”放进未来产业重点名单;

很多人一听到“核聚变”就觉得是遥远的科幻事儿,要么说“还得等几十年”,要么觉得“就是企业蹭热点炒股价”。但2025年这情况真不一样了,不管是政策、技术还是订单,全往实里走,半点虚的没有。10月刚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直接把“核聚变能”放进未来产业重点名单;9月通过的《原子能法》也明确从2026年1月起施行,第一次从法律层面给核聚变研发兜底,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都公开说“聚变能正从实验室往工程试验加速跑”。更实在的是合肥BEST装置,10月刚把直径18米、重400吨的核心部件。杜瓦底座顺利装到位,这标志着主机建设进入攻坚阶段,要知道这类国家级项目,单台设备采购就得上千万,2026年还会集中招标,订单马上就要扎堆放出来了。

现在市场上四十多家公司都喊着“布局核聚变”,但大多是跟风蹭热度。要么没核心技术,要么没实际订单,就靠发个公告炒一波股价。真正靠谱的就3家,一边拿真金白银回购股票,一边从“国家队”手里抢实打实的订单,每一步都踩得扎实,根本不玩虚的。

先说西部超导,它是核聚变产业链里做超导材料的“隐形冠军”。核聚变装置得靠超强磁场把1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困住”,而超导材料就是造这个“磁笼”的核心,占整个装置总成本的40%-50%,技术壁垒特别高。西部超导是全球仅有的两家能批量生产Nb₃Sn超导线材的企业之一,这种材料能在零下269℃的超低温环境下保持超导性能,参数完全达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标准,国内的CFETR项目(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高场磁体系统全靠它供货。

这家公司的底气从回购和订单里藏都藏不住:2025年三季度刚砸了1.5亿元回购股份,而它的核聚变相关订单更猛,光是CFETR项目就拿了1.8亿元,2025年全年核聚变领域收入预计能达6亿元,比去年暴涨140%。更关键的是,它给BEST装置供应的低温超导线材已经交付,还拿下了ITER项目后续24吨订单,全球市场份额超70%。这种独家供应能力,不是随便一家企业能比的。现在超导材料国产化率也提上来了,以前靠进口的日子早过去了,西部超导这位置稳得很。

再看联创光电,它靠技术突破把订单和回购都做得扎实。核聚变的磁体系统不光要性能强,还得降能耗,联创光电的子公司联创超导,搞定了全球首根百米级大电流高温超导缆线,能把磁体能耗降低15%,这技术直接帮它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已经中标中核集团的超导线圈项目,还完成了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HH-70装置的磁体测试,拿到了3亿元追加订单。

回购上它更显诚意,不是一次性作秀:2024年花5083万回购注销了171万股,2025年又启动1-1.5亿元的回购计划,到8月底已经投了9538万,而且每次都明确“回购后注销”,这意味着股东权益能实打实提升。更难得的是,公司2024年还能稳定分红超2400万,研发、回购、分红三不误,说明核聚变业务不是烧钱的包袱,反而能和主业形成互补,这种平衡能力正是硬实力的体现。

最后是中国核建,它是核聚变领域的“总建造师”。别人抢设备订单,它直接包揽工程建设,几乎没对手。核聚变装置建设既要懂核级工程标准,又得有精密施工能力,中国核建从EAST装置就开始参与,积累了近20年经验,现在是ITER项目的重要承包商,负责磁体支撑结构和真空室安装,国际上都认可它的技术实力。

国内更不用说,在建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设施、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基本都是它在负责建设。2025年上半年,公司直接砸5-10亿元回购股票,目前已完成近6亿元。要知道核聚变工程前期投入大,敢这么花钱回购,足见现金流多稳健,对自己的业务有多有信心。订单更不用愁,2024年核聚变相关工程订单超35亿元,同比涨42%,2025年一季度又拿了12亿元的省级核聚变装置订单,等2026年集中招标启动,它的订单还得往上走。

可能有人会问:“核聚变真能商业化吗?现在布局是不是太早了?”其实从进度看,已经不是纸上谈兵了:EAST装置2025年1月刚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持续约束1066秒的世界纪录,单次放能相当于2.3万吨标准煤,能供15万户家庭用一天;BEST装置预计2027年竣工,2030年就要实现首次并网发电,验证从实验室到工程化的路径。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能到4965.5亿美元,国内2025年就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这赛道空间实实在在,不是画饼。

而且这3家企业的业务都踩在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早拿到了“入场券”。西部超导的超导材料、联创光电的磁体系统、中国核建的工程建设,都是核聚变装置从建设到运行的刚需,现在就能拿到订单兑现业绩,不是那种等十年八年才能看到回报的概念股。它们砸钱回购,本质上是用真金白银证明“自己不是蹭热点,是真能吃到行业红利”。

反观那些只发公告说“布局核聚变”,却没订单、没回购的企业,大多是跟风炒作。要么技术不过关,要么连“国家队”的门都没摸到,涨起来快跌起来更快。普通投资者选的时候,就得盯着“回购+订单”这两个硬指标,毕竟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国家队”的订单认证,比任何口号都管用。

现在核聚变产业正处在从科研到产业的关键窗口期,政策托底、项目开工、订单释放全赶上了。西部超导、联创光电、中国核建这三家,一个卡住核心材料、一个抓住关键部件、一个把控工程建设,各自守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既有技术壁垒,又有现金流支撑。不用羡慕那些短期涨得猛的概念股,这类拿实单、敢回购的真龙头,才能在行业爆发时真正站稳脚跟,长期跟着政策和项目走,收益自然能慢慢兑现。毕竟核聚变不是瞎炒,有硬实力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来源:健康趣话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