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种业的振兴密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8 09:31 1

摘要:曲靖素有“滇东粮仓”的美誉。如今,这片承载着粮食生产使命的土地,正以种业为笔,书写着从“产粮大市”到“种业强市”的新篇章。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企业的创新实践,曲靖正以“种业强、农业兴、农民富”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朝着“西南种业之都”的目标稳

大天种业。农科人员精选良种。

曲靖素有“滇东粮仓”的美誉。如今,这片承载着粮食生产使命的土地,正以种业为笔,书写着从“产粮大市”到“种业强市”的新篇章。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企业的创新实践,曲靖正以“种业强、农业兴、农民富”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朝着“西南种业之都”的目标稳步迈进。

●得天独厚:

自然与产业的双重优势

曲靖种业的崛起,始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罗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西南地区的“多生态适配型”制种区,为玉米制种提供了绝佳环境。

——作为从罗平成长起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如今已跻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种业阵型企业行列,在罗平建成“小块集成、连片发展”的制种示范带和覆盖腊山、罗雄、九龙3个街道的制种核心区,配套全自动化种子加工车间、种质资源库和检测实验室,年加工种子5万吨。

——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发力让产业根基更稳固。曲靖市种子管理部门主动扮演“搭平台、强保障”的角色,协调土地流转,让分散的耕地集中连片;规范基地标准,确保制种质量;提供政策支持,推动大天种业从“单一制种”向“育繁推一体化”升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模式,让曲靖种业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创新突围:

科技与模式的双向赋能

在种业竞争中,规模扩张只是基础,科技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曲靖种业的突围,正源于科技与模式的双重创新。

——科技赋能让种子更“优质”。大天种业引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精准标记”种子的优质基因,快速筛选出抗病、高产的种子,将传统育种周期大幅缩短,育种效率提升50%。无人机飞防、智能灌溉等技术的应用,让制种过程更精准,种子纯度和发芽率分别比国家标准高2个和4个百分点。依托农业农村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企业已选育出80余个国家级、省级审定品种。

——模式创新让产业更“高效”。大天种业探索“种—牛—油—种”生态循环模式,实现“变废为宝”:制种产生的秸秆加工成青贮饲料,用于养牛;牛的粪便经发酵后作为有机肥还田,降低化肥使用量;冬季在制种空闲地种植油菜,提高土壤肥力,为农户增加收入。这种“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闭环,让种业从“单一生产”转向“生态循环”,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如今,曲靖共建成制种基地60万亩。大天种业还在宁夏、甘肃、陕西等地布局外埠基地,构建“西南核心+全国补充”的规模体系,让曲靖种业的辐射范围从西南地区延伸至全国。

●惠民共生:

企业与农户的双赢答卷

种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农民富”的目标。曲靖种业的实践,以“五项增收机制”为纽带,让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紧密相连,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惠民答卷。

——土地流转让农户“旱涝保收”。罗雄街道的农户将耕地流转给制种基地,每亩每年可获1400元的固定租金,目前,已有5376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每年户均增收7223元。

——务工岗位让农户在“家门口”就业。4.18万亩制种基地每年需要大量劳动力,播种、授粉、收割等环节能提供27.2万个务工岗位,每年为农户带来近3000万元的务工收入。

——订单种植让农户稳定增收。制种基地孵化出300余户专业制种大户,企业与制种大户签订订单,并提供种子、技术指导,进行保底收购,让农户放心种植,每亩纯收入超1000元,不少农户从“小农户”成长为“产业带头人”。规模化种植还带动了曲靖当地农机户、飞防队的发展,他们为基地提供耕种、植保等服务,年均增收600万元。

——技能培训让农户增收。曲靖市种子管理部门组织农户开展制种技术培训,120余户农户从普通务工者成长为技术骨干,其中28人自主创业成立制种合作社,带动周边5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形成“一人带一片”的效应。

——规范保障让农户“利益无忧”。种子管理部门规范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协议,明确流转费、工资、收购价等的“底线标准”,避免企业压价、拖欠工资。这种“有保障的合作”,让农户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信任,实现“企业盈利、农户增收”的双赢。

●蓝图绘就:

迈上“种业高地”新征程

站在新的起点,曲靖种业的目标更加清晰——打造“西南种业之都”,让“好种子”成为西南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农户增收的“金种子”。如今,曲靖种业不仅引进了大北农、隆平高科等种业巨头,还培育发展种业企业51家,资产规模超30亿元。

——在空间布局上,曲靖精准构建“一南一北”种业发展中心。北部重点实施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年产脱毒马铃薯1亿粒,产量位居西南地区首位,同时建成标准化玉米制种、蔬菜育苗基地;南部则打造西南地区最先进的种子加工中心,配套建设规模化制种基地,形成南北呼应、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曲靖聚焦特色品种,建成魔芋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年产种芋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成为全国魔芋种业的核心产区;建成小麦标准化扩繁基地1万亩,进一步丰富种业品类。

来源:掌上曲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