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大寺大雄宝殿的西南有棵千年古柏,树冠硕大,树荫覆盖达百余平方。枝叶茂盛,状似凤凰西南飞,坊间称之为凤柏,县志有载。古柏树干外皮灰褐,但身躯中空,腹中长出一棵小槐树,如同母子,村民亲切地称其叫“柏抱槐”。
《邢台沙河城轶闻趣事和奇人异事》之五
作者:胡顺安
1.上世纪六十年代,沙河城西北角有座著名的唐朝时期建筑的梵爱寺,因位于县衙的西边,俗称西大寺。
西大寺大雄宝殿的西南有棵千年古柏,树冠硕大,树荫覆盖达百余平方。枝叶茂盛,状似凤凰西南飞,坊间称之为凤柏,县志有载。古柏树干外皮灰褐,但身躯中空,腹中长出一棵小槐树,如同母子,村民亲切地称其叫“柏抱槐”。
凤柏下有座南北走向的庑房(庑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指正殿周围的廊房或厢房,常见于宫殿、坛庙等皇家建筑,具有重要功能和象征意义),房内有眼直径五尺的深井,井水甘洌。
顶上覆以硕大古柏,屋内有眼深井,夏季炎热时,西大寺的这个庑房显得格外凉快。每到夏天,城内外的附近居民成群结队,纷纷向这里聚集纳凉。人们一边纳凉,一边拉着家常,交流八卦,不亦乐乎。
1970年左右,古柏被砍伐肢解后南运新县城褡裢镇,当作建造新县府的建材。古柏,老屋,纳凉,成为了人们的回忆和怀念。
2.沙河县城隍庙后殿里面的主神像是黄铜铸成,高大威猛。据传这尊城隍神十分灵验。千百年来,无数信徒虔诚礼敬,不敢丝毫怠慢。
1966年,大陆掀起一股“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旨在破除旧思想、文化、风俗和习惯,树立新思想、文化、风俗和习惯,以巩固公有制经济基础,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有个西部山区的人在县城为官,叫嚣城隍庙里的神像都属于“四旧”,焚香礼拜和祷告祈福均为迷信,必须废除封建思想。于是他就带头用铁镐砸毁神像,并融化成铜水。
令人费解的是,这个人自从带头砸毁神像后,便经常头痛不已,浑身难受,生不如死。
3.沙河城北街明清时期胡家大院建筑群多套院落第一进的北屋是晚清时期建筑,年久失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上世纪七十年代,六叔想拆掉旧北屋翻盖一下。
北屋的根基深厚,最底层为三层青石条砌筑。我们将青石条全部拆除后,惊奇发现居中的最大石条下,盘着六七条翠黄色的巨蛇。每条蛇躯粗犷,直径约常见的锄把儿那么粗,长约两米,静卧着,互相缠着,纹丝不动。巨蛇凸出的眼睛瞪着我们,吓得我们赶紧远离,不敢轻举妄动,也不知所措。
叔叔和我等几个人在院落中间坐等,期望巨蛇能自己走开。
但是等了一个小时,这些巨蛇群体还在原址不动,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它们偶尔将头抬起或吐露一下蛇信子。
但我们盖房总得继续施工啊。
我当时年少气盛,顺手抄起一把铁锹冲过去,用力朝这些巨蛇身上拍去。一连猛拍了几十下,那些蟒蛇紧紧拥抱在一起,似乎韧性十足,抗击打能力超强。多次拍打,身体居然根本没显出伤势。而我却是气喘吁吁,手臂已经酸痛无力。
六叔也用铁钎子使劲儿猛打巨蛇,没有打死或打跑。
无奈之下,我们最终用一个结实的大口袋将其诱进,扎紧袋口,扔进大沙河里去了。
后来不知这些蛇的去处。
2025-10-28日凌晨
来源:著名社会学者胡顺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