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打开“校庆模式”,无人机表演+复旦源六馆亮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14:44 2

摘要:5月17日、18日两天,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系列活动迎来一个小高潮。5月17日晚间,1200架无人机在复旦相辉堂草坪点亮复旦源,无人机组成李登辉老校长、简公堂、奕住堂等图案,演绎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精神底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5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5月17日、18日两天,复旦大学120周年校庆纪念系列活动迎来一个小高潮。5月17日晚间,1200架无人机在复旦相辉堂草坪点亮复旦源,无人机组成李登辉老校长、简公堂、奕住堂等图案,演绎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精神底色。

‍(无人机表演现场视频,复旦大学提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这场无人机表演活动由复旦校友企业上海千机创新文旅科技集团主办,无偿执行操演,是校友送给复旦大学120岁的特殊生日礼物。当天晚间,复旦无人机表演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热点,有在上海财经大学操场踢球的网友看到这场无人机表演表示震撼,“踢着踢着发现天上有人正在凝视我”。

据悉,这次无人机表演是点亮“复旦源”的一个前置表演。5月18日,内含6个馆的“复旦源”正式启幕。

“复旦源”是复旦大学校区的发源地、复旦精神的溯源地,以相辉堂草坪为中心,包括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成果馆、校友馆、特藏档案馆在内的“一源六馆”将正式落成并开放。

复旦源结构布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1918年,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在南洋募集共15万银元为复旦在上海江湾购入共70亩永久用地,并邀请其在耶鲁的同学墨菲为其规划设计校园。这些围绕相辉堂草坪、中西合璧的建筑群正是复旦大学的起源之所。

最早期的复旦大学校园,即现如今相辉堂草坪附近历史建筑群组成的复旦源。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如今,这些建筑群以“一源六馆”形式变身成为复旦源。

其中,校史馆新馆以“自立自强、卓越有趣”为主线,基于丰富的历史档案、照片、录音、视频、模型、文物等,采用多样化的展陈形式,展现120年来复旦人教育救国、开拓创新、自立自强的奋斗历程。

复旦大学校钟,复旦校史馆镇馆之宝之一。1919年5月6日,复旦师生敲响校钟唤醒校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博物馆坐落于相辉堂草坪西侧,由100号相伯堂、200号简公堂(董顾丽真艺术博物馆)、300号景莱堂(蔡冠深人文馆)组成。今年,博物馆将推出一系列精彩展览,以崭新的面貌向观众开放。

科技成果馆系统呈现复旦大学近年来取得的高水平、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复旦硬核科技实力,生动诠释复旦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

校友馆前身为1922年落成的“奕住堂”,是展示校友工作与校友成就、促进校友交流与合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数字化与智慧化导览,并承载校园文化传播与创新的综合性空间。

推开复旦校友馆窗户,正对着的就是相辉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艺术馆则毗邻百年老校门与燕园,依托哲学学院和艺术研究院等院系的学术力量,致力于打造学术-艺术融通的文化中心。艺术馆推出“日月复光华”展览,聚焦当代认知、日常精神、气候危机与AI时代的创造力等当下时代的紧迫议题进行展陈和探讨。

特藏档案馆则是集特藏档案的展览、保管、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档案馆舍。

据悉,目前校友馆只面向复旦校友开放预约,特藏档案馆暂不对外开放。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