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球盖菇,学名皱环球盖菇,俗称“赤松茸”,属 于草腐菌类。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矿质 元素和维生素等,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用菌[1]。大球 盖菇不仅栽培技术简单粗放,抗杂菌能力强,还能以 农作物秸秆、谷壳、木屑等作为原料在室外栽培。猕 猴桃园具备种植大球
猕猴桃园冬季稻草栽培大球盖菇技术:资源循环与高效生产
王江移
大球盖菇,学名皱环球盖菇,俗称“赤松茸”,属 于草腐菌类。其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多糖、矿质 元素和维生素等,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用菌[1]。大球 盖菇不仅栽培技术简单粗放,抗杂菌能力强,还能以 农作物秸秆、谷壳、木屑等作为原料在室外栽培。猕 猴桃园具备种植大球盖菇的环境优势,果园内温、湿 度等环境条件相对稳定,为大球盖菇生长营造了良 好的环境。在猕猴桃园栽培大球盖菇的立体种植模 式不仅可以增加果农收入,还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抑制杂草生长,进而促进果树生 长,实现果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猕猴桃晚熟品种较多,冬季严寒期短的地区,猕 猴桃休眠期种植大球盖菇可避免栽培中水分引起果 实干物质含量减少。猕猴桃园12月栽培大球盖菇, 次年5月完成采收,与猕猴桃生长时间完全错开,充 分利用了果园的闲置时段,雇工更为方便,猕猴桃落 叶后架面高,便于工人劳作。此外,采用当年水稻收 割后的鲜稻草作为培育料,不仅配料简便、成本低 廉,还实现了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一举多得。
1 栽培大球盖菇经济效益
采用纯鲜稻草作大球盖菇栽培料,冬季在猕猴桃 园栽培大球盖菇,投入的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为人工费, 其次为菌种费用。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浔 河社区的猕猴桃园为例,该园栽种翠香猕猴桃,树龄4 年,南北向高起垄栽种,株行距为2m×4.5m。果园搭 建高度为2m的水平棚架,采用“一干两蔓”架形,郁闭 度约为0.65,每行安装了微喷灌设施。2023年12月, 在每垄中间套种了0.7m宽大球盖菇带,在667m2栽 培105m2,占猕猴桃园面积的15.6%。2024年5月, 大球盖菇采收销售结束后,对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人 工成本2300元/667m2;菌种成本367.5元/667m2;鲜 稻草及运输成本125元/667m2;电费10元/667m2;总 成本合计2802.5元/667m2。产量4.02kg/m2,产出商 品菇422.1kg/667 m2,在本地市场以16元/kg价格销售,产值为6753.6 元/667 m2。利润 3 951.1 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2.4。如在一些条件较好的猕猴桃园,栽培大球盖菇面积可以达到200m2/667m2,利润7525.9 元/667 m2。
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2.1 栽培料
11 月水稻收割后,收集新鲜稻草,运至猕猴桃果园边场地堆放。每平方米种植面积需要干稻草12~14 kg。在栽培前4d,分批将稻草浸没在注满水的大桶中,翻动稻草使水浸透后捞出堆垛。隔日后,再次重复浸湿稻草1次,稻草含水量65%~75%,可满足种植所需。对地势低洼、采用开深沟高起垄的栽种猕猴桃园,可以将鲜稻草直接均匀倒在猕猴桃行间墒沟中,在墒沟两端筑泥土坝挡水。墒沟灌水后,工人穿上高帮雨靴踩稻草浸水,来回2次,隔日后再次踩稻草浸水。
2.2 菌种
菌种采用袋装栽培种,用量约400g/m2。果农自己培养栽培种需要技术和专业设备,小量制种成本会高于购买菌种。菌种费用仅占总投入的13%,建议果农直接从正规食用菌育种单位购买优质的栽培种。
2.3 栽培带准备
大球盖菇怕积水,积水会导致栽培料腐烂,栽培带应选择在地势高的猕猴桃墒面中上部,宜在墒面一侧或两侧,宽0.6~0.8 m,以保证菌丝生长所需氧气,并便于工人劳作时行走。栽培带上的土壤不需要翻挖、平整,其上的杂草、枯枝落叶也不需要清理。
2.4 栽培时间
栽培时间选择在12月上中旬。此时猕猴桃已落叶,田间杂草枯萎,便于种植。下旬气温低,发菌慢。
2.5 栽培方法
栽培过程分为5个步骤:(1)将一半已浸透水的稻草运到墒面的栽培带上,均匀铺成宽0.6~0.8m、 厚15cm的带状,作为底层稻草;(2)将大球盖菇菌 种掰成半截拇指大小的块状,按10cm×10cm的间 距点播于底层稻草上,菌种用量约350g/m2;(3)将 剩余一半稻草均匀覆盖在菌种上,剩余的菌种捏碎 撒播在第2层稻草上;(4)用铁锹在墒沟边缘铲厚度 约1~2 cm 的薄土,盖在第2层稻草上,60%~70%覆 盖度即可,起到压实保湿作用;(5)淮河以北地区,建 议覆盖薄膜保温,注意压膜不要过于严实不透气。 淮河以南冬季严寒短的地区,可不覆盖薄膜,在覆土 后覆盖2~4cm厚的稻草保湿即可。
2.6 出菇前管理
栽培后至次年2月中旬,采用覆膜栽培的无需 管理。采用覆草栽培如在此期间一直无有效降雨, 可适时浇水1~2次,每次浇水不宜过多,湿透至2/3 栽培料即可。 2 月下旬,气温回暖,采用薄膜栽培的可揭去薄 膜,在上面覆盖2~4cm厚的薄稻草或遮阳网。至出 菇前,应每周查看栽培料湿度,湿度控制在65%左 右。如过干应及时浇水,宜少量勤浇、忌大水猛灌。 在此期间,自然降水过多,下层料过湿发黑,可采取 竹竿在料上间隔20~30cm戳孔的方式散发水分、通 风透气。
2.7 出菇期管理
大球盖菇适宜的出菇温度范围在15~26℃之 间,通常在猕猴桃萌芽后15~20d出菇,采菇期30~ 40 d。影响采菇期长短的主要因素为气温,当连续 几日最高气温高于28℃、日均气温高于24℃时,菌 丝生长速度迅速下降,出菇很快结束。猕猴桃在3 月中下旬展叶后形成荫蔽环境,林下温度、湿度变化 更为缓和。相对稳定的小环境,适宜大球盖菇生 长。相比露地栽培,采收期长5~7d。在淮安市洪泽 区出菇时间通常在4月4日前后(图1),在此期间 有2次出菇高峰(图2),间隔20d。在出菇期间,应 每日早晨、下午各采菇1次,在菌盖打开前采摘,鲜 菇要及时放入低温保鲜库存放。
图1 初出菇
出菇期间需经常检查栽培料湿度,结合天气预 报,适时喷水保湿。若果园安装有微喷设备,每次 时间控制在0.5h以内,防止栽培料湿度过大、不透 气而使菌丝腐烂。在出菇期间,若遇高温、干燥、大 风天气,菇柄容易翘裂(图3)。可以每日喷雾2~3 次,每次5~10min,提高田间空气湿度,可预防菇柄 翘裂。
图2 出菇高峰
2.8 病虫害防治
大球盖菇抗杂菌能力强,冬季在猕猴桃林下用纯稻草栽培不易受杂菌感染,大球盖菇菌丝生长起点温度比鬼伞类真菌低。大球盖菇菌丝先于鬼伞类真菌生长形成的优势抑制了鬼伞类真菌。猕猴桃园中的蚂蚁、昆虫等生物对大球盖菇造成的影响较弱,有虫洞的残菇占比小。因此,栽培过程可以免去用药剂防治杂菌、虫害的环节,避免了对土壤中的蚯蚓、菌群等有益生物造成伤害和药剂残留污染土壤。
图3 菇柄翘裂
野生鸟类活动对猕猴桃园栽培大球盖菇的产量有负面影响。大球盖菇栽培料为土壤中的蚯蚓、昆虫提供了食物与活动场所,蚯蚓和昆虫聚集,招引了 诸如灰喜鹊、乌鸫等鸟类前来觅食。鸟类在捕食蚯 蚓和昆虫的过程中,翻搂栽培料造成菌丝与菇蕾损伤。在栽培带上覆盖遮阳网可以防止野鸟危害,小面积果园也可放养家猫驱鸟。
3 总 结
冬季猕猴桃休眠后,在猕猴桃园采用纯稻草栽培大球盖菇可省去拌料、平整、杀虫消毒等环节,操作简便易行。12月,猕猴桃园冬闲时段,雇工较容易,栽培料鲜稻草也易获取,在实现稻草资源利用的同时还可改良猕猴桃园土壤,提高猕猴桃园的整体产值。仅用纯稻草作培养料,其生物学效率和每m2鲜菇产量仍可达到较高水平,取得较高收益。若在规模种植过程中使用机械替代部分人工,利润空间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猕猴桃园大多配备喷灌、保鲜库等设施,利用现有设施在猕猴桃园内套种大球盖菇,可节省投资。然而,若在猕猴桃园大面积栽培大球盖菇,还需充分考虑并妥善解决鲜菇的冷链运输、销售以及加工等环节,以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青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