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张嘴说了一句“胖阿姨拿得比我还多”,这话没说透,但听的人都懂了。
周阿姨收了奖金,却没收住嘴。
小凤家多了两个人,活多了三倍,奖金却没翻倍。
她张嘴说了一句“胖阿姨拿得比我还多”,这话没说透,但听的人都懂了。
没两天,小凤的视频里多了个镜头——周阿姨在擦地板,镜头拉远,地板亮得能当镜子。
评论区炸了:“这阿姨比主人还上镜。
”粉丝涨了五十万。
没人知道她什么时候签了MCN。
首播卖了五万的清洁剂,弹幕刷得比她擦的玻璃还亮:“姐,你家雇主到底赚了多少?
”
小凤没回应。
但团队悄悄改了规矩:奖金和出镜次数挂钩。
胖阿姨上镜多,拿得就多。
周阿姨现在拍完活,自己会补拍一条“收纳小技巧”。
两人在视频里握手言和了。
不是演的。
是真和了——因为谁都不想错过下一个流量爆发点。
家政阿姨成了新流量密码。
平台数据说,“保姆vlog”播放量比明星八卦还稳。
有人算过账:普通保洁月入五千,网红保姆月入三万起步,还带货。
传统雇主雇保姆,给的是工资。
现在雇的是人设。
有人骂:太物化了。
有人笑:人家凭本事火,关你屁事。
周阿姨没改名,没换号,直播还在播。
镜头里她一边擦灶台,一边说:“别买那种劣质抹布,我家老板说,三块的能用半年。
”
没人问她老板是谁。
但没人不知道,那老板是谁。
流量这东西,来了挡不住。
你给钱,她出镜,谁也不欠谁。
只是以前,阿姨擦地,老板在旁边看。
现在,阿姨擦地,全网在看。
她擦的不是地板。
是新生意。
来源:笑料百宝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