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不写作业,我血压飙升; 我不说话,他气定神闲。 一场家庭战争,最后的赢家总是——沉默的沙发。
我有段时间特别怀疑人生。
孩子不写作业,我血压飙升; 我不说话,他气定神闲。 一场家庭战争,最后的赢家总是——沉默的沙发。
我骂、我管、我断网、我翻桌, 他顶嘴、摔门、戴耳机、继续快乐。 就像两架飞机迎面相撞,谁也不打算避让。
然后我突然悟了: 这不是亲子关系,这是冷战大片。
后来我摆烂了。
彻底放弃那种“教育大师附体”的状态。 不查作业,不催早睡,不质问成绩。 只管一件事—— 饭热着就行。
刚开始他还纳闷, “你今天咋这么淡定?” 我面无表情地回他:“懒得吵了,太浪费气。”
他还以为我搞心理战, 结果我是真摆。
我只想好好活着。
奇怪的事就这么发生了。
当我不再怒吼,空气忽然变得温柔。 他打游戏的音量小了, 晚饭时还会帮我递个碗。 有天他主动说:“爸,我想复习一下。”
我当场怀疑他被外星人夺舍。
后来想想, 也许他需要的从来不是监督, 是喘息的空间。
当我不再“代表未来”高高在上时, 他才看见了我,也看见了自己。
原来教育的尽头, 不是“赢过别人家的孩子”, 是“我和孩子都没疯”。 很多父母嘴上说为你好, 其实是想控制那个让自己焦虑的小宇宙。
结果越管越乱,越乱越焦虑。
人生像套循环播放的悬疑剧,谁也找不到出口。
我后来总结出一条真理: 有些时候,摆烂才是顶级操作。
不是不管,是给彼此留一条生路。 别急着救一个沉下去的孩子, 他可能只是想潜一会儿水。
有时家长的“善意”, 太像一张紧箍咒。 而孩子的反抗,只是想告诉我们:
他不是项目,是人。
现在我依旧摆烂, 但那是一种心态的升级。
我学会了不较劲,也不随时想赢。 孩子偶尔还是会躺平, 我也偶尔还是想骂他。 但我们都知道,对方没放弃。
教育其实就这么荒唐又温柔,你越想掌控,就越失控; 你越能放下,反而越靠近。
所以,祝每个被孩子气到失眠的家长, 都能早日修成正果。有时候,摆烂不代表失败, 那是我们最后的体面,也是孩子成长的开始。
来源:丫丫红太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