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夏天,有自媒体曾探访过转塘里街一处天然形成的早市,此后,不少本地居民和社交平台的博主也纷纷前往打卡,这里逐渐成为了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一个杭州充满烟火气的早市菜集打卡地。
去年夏天,有自媒体曾探访过转塘里街一处天然形成的早市,此后,不少本地居民和社交平台的博主也纷纷前往打卡,这里逐渐成为了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一个杭州充满烟火气的早市菜集打卡地。
因为之江居民间的口口相传和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转塘直街到集贸巷这短短一两百米的转塘里街,从最早附近菜农阿姨摆摊卖点蔬菜的地方,逐渐变成一个城市热门烟火气打卡地,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各地的菜农商贩前往……
这两天,在社交媒体上能看到不少“转塘早市就要关掉了”的帖子,有网友说,去早市买菜时听摊贩说,5月15日这里就要被取缔了,以后都不能在路上摆摊了。
早市即将“关闭”的消息,也引起了许多网友讨论,有人觉得很可惜,也有人说早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乱象,附近居民不堪其扰,早就应该取缔掉了。
昨天(5月15日)上午,全知道来到转塘里街的这个露天早市,明显不像以往那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只有零星市民扑了个空,“我们看了网上说的过来荡荡,没想到关掉了,以后都不摆啦?”一位阿姨说。
路边,城管执法队员正在帮助道路北侧一些店铺的摊主,把堆在路上的花生、毛豆捡到塑料筐里,搬回到店铺里。
一些来早市买菜的叔叔阿姨看到这一幕,都觉得蛮可惜的,“杭州这种早市不多,本来早上钆钆热闹,买点菜,蛮好的,听说这里菜的价格也便宜点……”
还有一个拿着相机的年轻小姑娘是探店博主,专门赶来拍小红书(种草)视频的:“大老远赶过来拍,早市没有了,真可惜。”
不过,现场全知道也听到不少其它的声音。
一位住在附近的大伯说,这个露天早市刚开始规模蛮小的,都是附近的人来摆摊来买菜,后来人气越来越旺,乔司、余杭、萧山的菜农都赶过来了,现在哪里还有自己种的本地菜,都是外面进来做生意的。
附近居民拍摄的早市摊贩离开后留下的垃圾和污物
“原来只是一些附近菜农卖菜摆摊的地方,媒体大V一宣传,好了,很多人专门赶过来了!”家住转塘里街附近的李大姐说,这个露天市场也没有固定摊位,人多了就开始抢地盘,为了摆摊位置经常打架,派出所都来了好多回了,然后就是这些摊位越摆越往路上去,经过的车子经常被堵住,喇叭按个不停。
在转塘里街,全知道能看到一些地面横流着不少污水和家禽的内脏羽毛,走在路上能闻到阵阵臭味。
一些附近的居民告诉全知道,因为是自发形成的露天菜市,很多摊贩并不注意卫生,垃圾乱扔,随地小便,还有经常因为占道而引发扰民的情况,住在边上的居民经常早市四五点就被吵闹声和占道引发的喇叭声吵的睡不着。
全知道了解到,因为最近接到大量附近居民的投诉和反映,昨天上午辖区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对转塘直街存在占道经营、扰民的摊贩进行了劝阻和驱离。
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最早这个早市多是附近一些叔叔阿姨们自己种点菜来卖,这些老人以前都是农民,习惯了喜欢种点菜卖卖,但是后来人流大了,很多外地的职业菜农商贩都来摆摊了,逐渐味道也变掉了,有的人为了抢地盘打架、占道的情况经常发生;而直街北侧原本是有一些店铺是卖菜和日用品的,看到别人摆摊,他们索性也把东西都摆到了路上,店面则成了仓库。
听到现场大家的反馈,之前一直说可惜的那位从市中心坐公交过来的阿姨也连连摇头,“如果是这样(扰民)的,那这种早市也没意思的,还是弄弄外(取缔)好了!”
烟火气的前提是不扰民!
经常能在网上看到山东赶大集,赶早市的视频,挺有意思的,所以当听说转塘直街这个早市时还是蛮期待的。但没想到的是,早市火了,味道也变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早市逐渐变成了生意场,很多人只顾着经济利益,却不管起码得环境与卫生,搞得这段路满地污水,占道堵路,这样的烟火气不要也罢。
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
除了早市,最近之江以及杭州许多地方街边摆摊和夜市越来越多,之江也有一些地方正在逐渐形成有点特色的摆摊集市,这一方面说明当下对于这类现象正变得更为包容,同时我们也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宽松环境。
对于在之江所有摆摊的小伙伴,全知道在此倡议,摆摊也要注意文明与卫生,不要占道经营,不要影响交通,不要噪音扰民,请留下口碑和赞美,别留下垃圾和污渍。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