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 | 印在边境举行三军联演,巴南部战区高度戒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23:31 1

摘要:News 18新闻网站10月25日报道,印度拟在印巴边境“爵士湾”(Sir Creek)开展三军演习,巴南部战区各指挥部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据悉,印10月30日至11月10日拟在爵士湾-信德-卡拉奇轴线(Sir Creek-Sindh-Karachi axis)

2025年10月26日 总第1080

值日编辑:何佳蔚 林熙泇

审核:王若桐 杜大壮 喻琬淋

执行主编陈卓

印度拟在印巴边境举行三军演习,巴基斯坦开始限制中部和南部领空的多条空中交通航线,或为军事演习测试武器。图源:X

News 18新闻网站10月25日报道,印度拟在印巴边境“爵士湾”(Sir Creek)开展三军演习,巴南部战区各指挥部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据悉,印10月30日至11月10日拟在爵士湾-信德-卡拉奇轴线(Sir Creek-Sindh-Karachi axis)一带举行军演。巴方一贯主张该地区为其“南部腹地”,而该地区遇袭恐致卡拉奇失守,严重破坏巴海上贸易、能源供应渠道。值得注意的是,该区域地势相对平缓,军事防御力量薄弱,后勤保障相对较弱。分析人士表示,印此次演习旨在通过展现打击巴海上要道及沿海基础设施能力,对巴威慑——印方具备开辟多战线能力,对巴军事威慑不会局限于旁遮普省和克什米尔地区。对此,巴政府已命令信德省、南旁遮普的南方司令部高度戒备,绍尔果德(Shorkot)、巴哈瓦尔布尔(Bahawalpur)、拉希姆亚尔汗(Rahim Yar Khan)、雅各布阿巴德(Jacobabad)、博拉里(Bholari)、卡拉奇(Karachi)空军基地进入战备状态。巴海军也随时待命,以应对印潜在侵略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外界担心巴军不具备足够应对闲情的资源:一方面,巴国内安全局势动荡,当前正对开伯尔-白沙瓦地带(Khyber-Peshawar belt)实施打击武装行动。另一方面,若巴同时面对国内外压力,恐陷入军备不足困境。

NEWS

印度学生接受酒店商务方面培训,其中许多人学习日语、德语以谋求海外工作。图源:《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10月24日报道,印加大力度推动劳动力输出,旨在缓解本土劳动力过剩、提高侨汇,并促进先进技术回流。当前,印青壮年劳动力规模庞大,国内劳动力过剩,但很多其他国家却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据悉,10月9日,印外交部推出《海外流动法案》(Overseas Mobility Bill)的立法草案,旨在取代1983年的《移民法》。该法案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印公民开拓海外就业市场,解决国内劳动力过剩问题。二是扩大侨汇收入,并促进外国先进技术回流印度。印海外务工人员每年向印国内汇款1350亿美元($135 billion),并带回关键领域的技能和知识。分析人士表示,莫迪政府该政策最大挑战在于需向东道国保证印公民仅为暂时性移民,但多位受访者称希望获得永久性移民,在东道国挣钱、创业、组成家庭并定居。美国方面,特朗普已借改革H-1B签证政策,设立跨境工作门槛。日本方面,印日启动劳动力引进政策,印每年可派遣5万工人(50,000 workers)赴日工作。英国方面,在高科技领域为印人才流入提供政策便利。此外,德国、芬兰、中国台湾地区均与印签署有关劳动力流入的协议。

NEWS

图源:网络

《铸币报》10月24日报道,印度在“向最不发达国家(LDCs)提供市场准入优惠政策”方面超过中国、欧盟,已有效促进LDCs出口增长。印2008年推出的免税关税优惠计划(Duty-Free Tariff Preference,DFTP)涵盖94.1%的税目,涉及咖啡、茶叶、皮革、纺织品、加工食品等关键出口行业,是发展中国家涉及最广泛的市场准入计划之一。据悉,当前印所有产品平均关税为15.1个百分点,而中国为29.7个百分点,而印也是LDCs第四大出口目标国。2024年,LDCs对印出口额达215亿美元($21.5 Billion),占LDCs出口总额的6.8%,仅次于中国的25%、欧盟的17%、阿联酋的12%、美国的9%。分析人士表示,该数据一方面体现印履行长期以来对南南合作、包容性区域增长的承诺,另一方面契合印“邻国优先”和“东进政策”。

NEWS

图源:彭博社

《华盛顿邮报》10月25日报道,印度内部文件显示, 2025年5月莫迪政府推动国有印人寿保险公司(LIC)向阿达尼集团投资约39亿美元($3.9 billion),助其偿还巨额债务。2025年5月,印财政部下属金融服务部(DFS)、LIC与印国家转型委员会(NITI Aayog)联合起草投资计划——LIC投资约34亿美元购买阿达尼港口(Adani Ports)和绿色能源公司(Adani Green Energy)债券,另用5.07亿美元增持绿色能源子公司股权至3%、安布亚水泥公司股权至8%。同期,阿达尼港口子公司还须发行债券筹集5.85亿美元($585 million)偿还现有债务,全部债务资金均由LIC提供。LIC主业系向印贫困与农村家庭提供人寿保险,莫迪政府此举招致反对党“滥用公共资金”批评。此前2024年11月,美司法部以五项罪名起诉阿达尼及其侄萨加尔(Sagar Adani)等人,指控后者2020至2024年利用虚假信息套取美投资者资金,并行贿印官员超2.5亿美元($250 million)违规竞标。美证交会(SEC)同步提起民事诉讼,指其违反联邦证券法反欺诈条款。此后西方主要银行以信誉问题拒绝投资阿达尼集团,后者寻求贷款以偿还债务均遭拒。报道称,截至2025年6月,阿达尼集团整体债务在过去12个月增长20%。

NEWS

图源:fortuneindia网站

《外交学人》10月23日报道,孟加拉国对印贸易逆势增长,双边关系呈现“政冷经热”格局。据孟出口促进局(EPBB)数据,2024-25财年(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孟对印出口17.6亿美元($1.76 billion),同比增长12.4%。其中,鞋类出口猛增43%,鱼类出口猛增42.04%,成衣出口增长17.38%。2023-24财年,孟自印进口额达90亿($9 billion)美元。这表明,尽管印孟政治关系持续紧张,但两国供应链联系仍然强劲。2024年8月,孟总理哈西娜逃亡印度后,孟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Muhammad Yunus)取消多个涉印项目,并寻求审查对印能源和过境协议。2025年4-5月,孟印还对彼此部分商品实施陆路、海路贸易禁令与限制。在此背景下,孟印贸易仍“逆势增长”主要受四大因素影响:一是孟印共享约4000公里边境线,陆路运输成本较低。二是孟服装、皮革、农产品加工行业生产需大量进口印机械、包装材料等中间产品。尽管孟印贸易禁令推高运输成本,但免税政策使孟服装在印市场仍保持竞争力。三是印孟能源基建联系紧密,难以脱钩。四是印是孟农产品、鞋类等非成衣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NEWS

图源:roundtableindia网站

《印度时报》10月25日报道,印逾二成议员与现任或前任议员有亲属关系,“世袭政治”“裙带政治”传统在印仍根深蒂固。报道称,截至2025年9月20日,在印议会及各邦立法机构的5294名议员中,至少1174人与现任或前任议员存在亲属关系,占比超过22%。这些世袭政治家来自989个家族,其中149个家族在议会或邦议会中拥有一名以上成员。从政党角度看,印人党约19%议员来自政治世家,少于国大党的33%和社会党(SP)的35%。该现象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国大党带来的“历史遗产”。1966年英迪拉·甘地上台后,尼赫鲁-甘地家族逐步巩固对国大党的控制,党组织日渐式微,领导人子女开始获得优先提名。国大党主导地位衰落后,其倾向于扶持“忠诚政治世家”以维护基本盘力量。二是选举成本高企,拥有人脉资源的家族候选人更具优势,形成“权力-财富-连任”循环。三是印“人民代表法案”缺乏相关约束条款,政党自主权过大导致“世袭政治”难以根除。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曾于2024年8月15日独立日讲话中承诺吸纳十万名“第一代青年政治人”,但在现有机制下,这一目标能否实现面临严峻挑战。

NEWS

图源:emergingexchange网站

《德干先驱报》10月21日发表题为《印度新中产阶级的脆弱性》评论认为,印度中产阶层正经历深刻转型,已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领固定薪资、秉持节俭、政治温和的“旧中产”阶层,蜕变为数字依赖、财务脆弱的“新中产”阶层——为刺激国家发展潜力,印政府应切实保障该群体利益。作者古鲁查兰・戈勒克瑞(Gurucharan Gollerkeri)系印拉迈亚应用科学大学(M.S. Ramaiah University)社会科学学院前院长。

印“新中产阶层”经济状况脆弱。从收入数据看,印中产阶层规模呈扩张态势。根据私营的“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统计,目前印近三分之一家庭月收入介于2.5万(Rs25000)至10万卢比(Rs1lakh)间,但储蓄率跌至50年来最低水平,不足GDP的6%,但同时印家庭债务激增。印“新中产阶层”消费支出增加,但储蓄下降,电子产品拥有量上升,但实物资产积累减少,并且承受着分期付款、教育支出、医疗费用等多重压力。从就业形式看,正规就业增长持续放缓,而合同工与零工数量增加。失业、疾病、债务违约等因素就能让许多城市家庭从中产阶级沦为边缘阶层。

在电子产品和数字经济刺激下,印中产阶级身处消费陷阱中。目前,智能手机已成为印“新中产阶层”线上购物、社交、进行财务咨询等的关键工具。但数字接入并未转化为实质性赋权,反而促使“新中产阶层”超前消费、持续攀比。CMIE数据显示,印“新中产阶层”实际工资水平停滞不前,但在智能设备、旅游服务、餐饮娱乐等领域的投入却持续增长。

此外,印新中产阶级还受“学历陷阱”困扰。不少家庭花重金甚至贷款送子女到私立学校、国外上学,但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中产家庭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在此背景下,教育逐渐变成一种表明阶级身份的“商品”,难以跳出攀比框架。

除经济方面,“新旧”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旧中产阶级在政治上谨慎,经济上审慎,生活上保守;而新中产阶层受私营经济和数字经济影响,呈现情绪波动大、政治表达激进、依赖数字技术动员等特征。新中产阶层的政治视角更多基于身份认同与不满,例如腐败、税收变化、文化威胁等,而非意识形态。他们要求国家保护他们免受经济动荡影响,并认可他们的社会价值,但当前印国家政策在福利设计中基本忽视中产阶层。莫迪政府想要实现国家发展,就应该深刻认识到中产阶层的脆弱性,提高对该群体的关注度,强化其物质保障。

本期编辑:张咪咪

本期审核:陈珏可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