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十天遭绝杀?马达加斯加新政府剥夺前总统国籍,藏身地成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23:28 1

摘要:2025年10月24日,马达加斯加新政府发布的一道法令,赫然宣布撤销前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的公民身份。

2025年10月24日,马达加斯加新政府发布的一道法令,赫然宣布撤销前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的公民身份。

官方文件上冰冷的措辞,指向了一个2014年便已存在,却在2023年大选前夕才引爆政坛的秘密。

这位曾高呼爱国口号的国家元首,早已悄然持有前殖民母国法国的护照。

依据本国法律,自愿获得外国国籍者自动丧失马达加斯加公民身份,新总理拉乔纳里韦卢的签署,为这道法令赋予了不容置疑的执行力。

一个曾三度执掌国家权柄、在去年争议大选中依然获胜的强势领导人,为何在其倒台后短短十天内,便遭遇如此彻底的政治与法律清算?

2025 年 9 月底的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夜幕下的黑暗比往常来得更早、更沉重。

连续 7 天的全城断电,医院急诊室的监护仪因断电频繁重启,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岌岌可危。

居民家中的冰箱停止运转,本就稀缺的食物加速腐烂;商铺被迫停业,靠小生意谋生的家庭失去了唯一收入来源。

这场断电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基础设施老化与治理疏忽的集中爆发,却成为压垮民众忍耐极限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名大学生将家人因医院断电无法及时救治的遭遇拍成视频。

上传至 TikTok,视频中他哽咽着控诉 “我们连活下去的基本保障都没有”,短短三天获赞超 80 万,迅速在社交平台发酵,点燃了积压已久的民怨。

很快,抗议活动从首都蔓延至全国多座城市。青年团体走在队伍前列,他们举着 “给我们水电,不要空话”“我们不要政变,只要电” 的纸牌,呐喊声穿透街头。

起初,抗议还停留在和平请愿层面,但拉乔利纳政权的应对方式彻底激化了矛盾。

安全部队出动催泪弹、橡胶子弹驱散人群,甚至有士兵直接向抗议者开火。

据当地人权组织统计,这场镇压造成 20 人死亡、100 多人受伤,其中不乏无辜平民。

原本聚焦民生的诉求,在暴力镇压下逐渐演变为对政权的质疑。民众开始高呼 “拉乔利纳下台”,一场因断电引发的民生危机,最终彻底升级为动摇政权根基的政治风暴。

就在全国抗议愈演愈烈时,一个关键人物的选择,彻底改变了局势走向 .

他就是军事单位 CAPSAT 的指挥官迈克尔・兰德里亚尼里纳上校。作为负责首都部分区域安保的核心军官,兰德里亚尼里纳手中的兵权,本是拉乔利纳政权维稳的重要力量。

但在 10 月 11 日,兰德里亚尼里纳公开打破沉默,通过当地电视台发表声明.

“我的部队不会遵守镇压人民运动的指令,我们的职责是保护民众,而非对抗民众。”

彼时,其他安全机构仍在街头与抗议者对峙,甚至持续使用武力,兰德里亚尼里纳的 “抗命”.

不仅是对拉乔利纳个人权威的公然挑战,更在军方内部撕开了一道裂缝,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拒绝执行镇压命令,政权的 “武力支柱” 悄然崩塌。

兰德里亚尼里纳的倒戈,给了议会行动的底气。同日,议会紧急召开会议,以 “未能维护国家稳定、滥用武力伤害民众” 为由,正式宣布罢免拉乔利纳的总统职务。

短短几小时后,戏剧性的一幕上演:兰德里亚尼里纳身着军装,在议会大厦宣誓就任临时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承诺 “将在未来两年内组织自由、公正的新大选,带领国家走出混乱”。

而被罢免的拉乔利纳,早已不见踪影。外界起初只传言他 “因安全原因隐匿”,直到几天后,法国媒体曝光了关键细节。

拉乔利于 10 月 12 日深夜,在法军士兵的护送下,乘坐军用运输机从首都塔那那利佛机场撤离,目的地是法国海外省留尼汪岛。

有目击者称,当时机场周围仍有抗议者聚集,拉乔利纳身着防弹衣,在火把映照下匆忙登机,全程由法军人员严密保护。

更具争议的是,拉乔利纳后来在脸书发布视频,声称 “仍在国内安全地点.

将继续为民众发声”,但网友很快发现,视频背景中的别墅风格与法国南部豪宅高度相似.

他衬衫袖口露出的法国国旗袖扣,更是直接坐实了 “流亡法国” 的传闻。从军方倒戈到议会罢免,再到秘密流亡,拉乔利纳的权力崩塌,仅用了不到 24 小时。

当拉乔利纳在法国海外省留尼汪岛暂避风头时,马达加斯加新政府的一道法令,彻底断绝了他重返政坛的可能。

2025 年 10 月 24 日,距其被罢免仅过去十天,新政府正式发布法令.

宣布撤销拉乔利纳的马达加斯加公民身份,这一决定在全国引发热议,也让这场权力更迭多了层 “依法办事” 的色彩。

法令公开的理由直白且明确:“安德里・拉乔利纳已于 2014 年获得法国公民身份”,政府还在官方网站上晒出法令照片,附上相关法律条文作为依据。

马达加斯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若自愿加入外国国籍,将自动丧失本国公民身份。

为强化法令的合法性,新总理海林察拉马・拉乔纳里韦卢亲自出面,在记者会上确认法令有效.

并透露自己已亲笔签署文件,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也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消息,从程序上为此次 “清算” 背书。

但这场看似严谨的法律行动,背后实则是精心布局的政治博弈。

早在 2023 年 11 月总统大选前夕,拉乔利纳持有法国国籍的消息就已曝光,当时反对党曾强烈要求取消其参选资格,却因拉乔利纳掌控行政资源、舆论话语权而不了了之。

如今新政府重提此事,不仅是对旧账的清算,更有深层考量.

剥夺公民身份,意味着拉乔利纳彻底失去参与未来大选的资格,从法律上堵死他的政治复辟之路.

同时,将矛盾焦点引向 “国籍合规性”,也巧妙转移了公众对 “军事政变” 的关注.

为新政权的合法性披上一层 “法治外衣”。这场迟来的法律裁决,终究是权力更迭的附属品,是新政府巩固统治的有力工具。

拉乔利纳的流亡并未给马达加斯加带来平静,反而让这个国家陷入新的迷茫。

尽管他远在法国,但其政治影响力仍未完全消散,过去十余年,拉乔利纳通过政变与选举两度掌权。

军政界培养了大量亲信,家族企业更垄断全国 80% 的基建项目,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如何处理这些 “拉乔利纳遗产”,成为临时总统兰德里亚尼里纳面临的首个难题。

清算过狠,恐引发旧势力反扑;放任不管,又难以彰显新政权的改革决心,左右为难间,临时政府的支持率悄然下滑。

兰德里亚尼里纳自身的处境也充满挑战。他因拒绝镇压民众被部分人视为 “英雄军官”,却被旧体制既得利益者与保守军方派系贴上 “叛徒”“野心家” 的标签。

就职时承诺的 “两年内组织新大选”,虽为他赢得暂时认可,但现实远比承诺残酷。

全国 60% 的农村地区仍未通电,过去五年 GDP 增长率不足 2%,民生困境未得到根本改善;外部还需应对法国的干预。

这个前殖民大国因香草、稀土资源利益,始终在马达加斯加政局中扮演隐形角色。

兰德里亚尼里纳若无法快速解决民生问题、平衡各方势力,极可能重蹈拉乔利纳的覆辙。

更令人担忧的是,马达加斯加似乎陷入了政治循环的怪圈。

此次临时政府的军方发言人,正是 2009 年协助拉乔利纳政变夺权的老部下,民主制度难以真正扎根。

拉乔利纳的倒台只是一个节点,而非终点,这个印度洋岛国要走出动荡,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从一场断电引发的抗议,到总统流亡、国籍被撤,马达加斯加 2025 年的政治风暴,既是拉乔利纳个人统治的终结,也是国家深层矛盾的爆发。

民生困境、权力博弈、外部干预交织,让这场剧变充满戏剧性,却也暴露了制度的脆弱。

如今拉乔利纳的命运已成定局,但马达加斯加的未来仍悬而未决,能否打破政治循环、真正改善民生,才是这个国家走出迷茫的关键。

来源:快看张同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