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正在建设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预计2027年竣工,并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向世界分享中国“人造太阳”最新进展,这一重大科技突破将如何改变我们的能源未来?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向国际社会宣布,中国正在建设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预计2027年竣工,并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这一被俗称为“人造太阳”的核聚变项目,意味着人类离实现“能源自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01 项目进展:BEST装置进入主体工程建设新阶段
“人造太阳”BEST项目位于安徽合肥,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运用高性能超导磁体、氘氚聚变燃料等新技术,将首次在国际上演示核聚变发电。
今年5月,BEST的总装工作正式启动。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表示,BEST总装的开始,意味着聚变堆各个系统部件已经具备了投入使用的条件。
10月1日,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
杜瓦底座直径约18米、高度约5米,总重量400余吨,是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相当于核聚变反应主机的“地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黄雄一表示:“杜瓦底座安装完成之后,标志着大部件的安装就要开始了,随后相应的像磁体、真空室等重要的核心部件就要安装在杜瓦底座上。”
02 技术突破:中国聚变装置矩阵多元发展
BEST只是中国“可控核聚变天团”的一员。在合肥,还坐落着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共同构建出中国强大的聚变研究阵容。
近年来,我国聚变装置矩阵持续扩容,形成覆盖不同技术路线、衔接不同发展阶段的多元支撑格局,为工程化、产业化突破筑牢硬件基础。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在国内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摄氏度、电子温度1.6亿摄氏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幅跃升,挺进燃烧实验。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03 商业前景:聚变能源产业化进程加速
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核聚变商业化预期正在加速。BEST项目已开始实施招标,今年9至10月发布多项大额招标,包括加热电源系统、偏滤器等重要部件,招标金额分别为6260万元、1.9亿元。
据统计,2025-2030年间或有超30台装置陆续落地,总投资超3000亿元。
浙商证券指出,随着近年来高温超导技术的成熟,聚变实验堆成本与建设周期大幅降低,叠加AI对聚变装置设计和控制效率的提升,加快了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落地的预期。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张立波表示:“2027年,我们期待能开启聚变能燃烧实验,2030年左右,具备中国首个工程实验堆的研发设计能力,2035年左右,建成中国首个工程实验堆,到2045年左右,能建成我国首个商用示范堆。”
04 战略意义:清洁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
可控核聚变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固有安全等突出优势,是目前认识到的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对聚变能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2021年,《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首次将可控核聚变列为“低碳前沿技术攻关”的重点领域。
2024年,《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以核聚变为代表的未来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025年9月,原子能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05 全球合作: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积极参与聚变领域的国际合作。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的关键合作伙伴,我国高质量完成18个关键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任务。
2025年主导的ITER核心安装标段真空室模块组件成功吊装入位,磁体支撑系统、包层屏蔽模块等大型装备如期交付,为全球聚变堆工程化贡献中国经验。
同时,我国与50多个国家的140余家核聚变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发布聚变能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聚变堆热氦检漏技术》,推动技术标准“全球共用”。
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表示:“中国将与各国携手合作,不断推进全球能源创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随着BEST项目在合肥稳步推进,中国正站在全球聚变能源开发的前沿。从EAST点火,到BEST演示发电,再到CRAFT造部件,中国科学家力争在未来二、三十年内让聚变发电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如果计划顺利,到2030年,我们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这场能源革命不仅将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更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终极解决方案。
来源:零点商业评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