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中国IgA肾病协作组(IIgANN-China)科学委员会委员和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制定的《中国成人IgA肾病及IgA血管炎肾炎临床实践指南(2025)》发布。该指南基于近年来在中国人群中取得的关键性临床试验成果,提出IgA肾病
近日,由中国IgA肾病协作组(IIgANN-China)科学委员会委员和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制定的《中国成人IgA肾病及IgA血管炎肾炎临床实践指南(2025)》发布。该指南基于近年来在中国人群中取得的关键性临床试验成果,提出IgA肾病的分层治疗(针对免疫损伤和慢性肾脏病进展)和分阶段治疗(诱导缓解治疗和维持治疗)的综合治疗理念。为便于医务工作者快速掌握其精髓,医路肾康现将指南全部推荐意见梳理如下。
注:CKD为慢性肾脏病;RAAS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SGLT2为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eGFR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图1 IgA肾病治疗策略图
注:UPCR为尿蛋白/肌酐比值;CKD为慢性肾脏病;RAAS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SGIT2为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eGFR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S病变为牛津分型中节段硬化病变;TACI-Ig为跨膜激活物及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物-免疫球蛋白;a为蛋白尿0.5~1g/d肾功能稳定的患者谨慎选择安全性的特异性治疗策略,同时伴有eGFR下降趋势的患者建议启动特异性治疗策略;b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参照特殊类型IgA肾病治疗部分
图2 IgA肾病诱导缓解治疗药物干预流程图
推荐意见1:建议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每周至少累积150 min,或达到与其心血管和身体耐受性相适应的水平(证据级别:Ⅳ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2:建议患者每天的钠摄入量
推荐意见3:建议G3~G5期成年患者保持低蛋白饮食,蛋白摄入量
推荐意见4:推荐IgA肾病患者控制血压
推荐意见5:推荐尿蛋白>0.5 g/d、G1~G4期的IgA肾病患者,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作为一线治疗,尽量达到最大耐受剂量或者说明书推荐的最大剂量(证据级别:Ⅱ级;强推荐)
推荐意见6:推荐蛋白尿大于0.5 g/d且eGFR>20 ml·min-1·1.73 m-2的IgA肾病患者使用SGLT2i进行治疗(证据级别:Ⅱ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7:建议对有进行性肾功能下降风险的IgA肾病患者使用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包括斯帕森坦或阿曲生坦进行治疗(证据级别:Ⅱ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8:对于eGER>30 ml·min-1·1.73 m-2经过充分支持治疗仍然存在高风险进展的IgA肾病,在充分考虑风险和获益后,建议6~9个月减量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同时需要考虑预防感染(证据级别:Ⅱ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9:对于充分支持治疗后仍然存在进展风险的IgA肾病患者,补体旁路途径B因子阻断药物伊普可泮可以显著降低蛋白尿,对于经过常规治疗后仍然持续蛋白尿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证据级别:Ⅱ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10:建议经过支持治疗后仍然存在进展风险的IgA肾病患者,可以接受9个月的靶向释放布地奈德胶囊治疗(证据级别:Ⅱ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11:如果有可能,可以让IgA肾病患者加入疾病登记系统和考虑参加临床试验(证据级别:Ⅳ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12:对于中国IgA肾病患者,在经过充分支持治疗和常规免疫抑制治疗后,若仍存在高风险进展或表现为难治性IgA肾病,可考虑应用泰它西普作为新的治疗选择(证据级别:Ⅱ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13:对于中国IgA肾病患者经过充分支持治疗仍然存在高风险进展的患者,建议可以加用吗替麦考酚酯(MMF)或MMF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证据级别:Ⅱ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14:对于中国IgA肾病患者经过充分支持治疗后仍然存在持续性蛋白尿的患者,建议考虑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证据级别:Ⅱ级;弱推荐)
推荐意见15:不建议在没有肾脏受累的IgA血管炎患者中应用系统性糖皮质激素预防肾炎发生(证据级别:Ⅱ级;强推荐)
推荐意见16:参照IgA肾病制定存在肾功能丧失风险的IgA血管炎肾炎患者的治疗策略(证据级别:Ⅳ级;弱推荐)
表1 不推荐用于IgA肾病的治疗措施
来源:女性健康咨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