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1月13日,他去台北一个叫北社的团体办的讲座上讲课,主要推销他那套所谓“国防经济”理念。简单说,就是觉得“台湾当局买大装备花钱多,不如搞导弹划算”。
台湾有些人总爱在军事话题上瞎折腾。苏紫云在台湾算是个军事研究者,早年从淡江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后来在学校里搞战略科技中心,当执行长。
2018年1月13日,他去台北一个叫北社的团体办的讲座上讲课,主要推销他那套所谓“国防经济”理念。简单说,就是觉得“台湾当局买大装备花钱多,不如搞导弹划算”。
比如,他算账说,买一艘护卫舰得300亿新台币,买20架F-35也差不多这么多钱,还不如直接弄1000枚中程导弹,装在改装的货柜车上,便于机动,能封锁大陆30多个军用机场啥的。他还提了600枚陆剑2型防空导弹,说能加强防空力量。
讲座上,有听众问起炸三峡大坝得用几枚导弹,苏紫云说如果准头好,两枚就行。随后他马上补了一句,说“这属于针对民用设施的行动,不合法,会让台湾完全丢掉正当性,哪怕一枚导弹都算多”。
结果,第二天1月14日,台湾多家报纸和网站就把这事炒起来了。岛内网友直接在论坛上骂脑残,说这种话会把两岸关系搞得更僵。还有台湾艺人黄安在微博上发文,点名批评这种想法是作死,换来的不是啥好下场。
环球网等媒体转载报道,强调苏紫云的言论太出格,三峡大坝是民生工程,涉及亿万民众安全,怎么能随便拿来说事。1月16日,苏紫云的姐姐黄智贤在电视节目上出面帮澄清,她说苏紫云原话是现场听众问的,他回答后马上强调那是非法行为,不能针对非军事目标。她还代表台湾民众向大陆道歉,说两岸本是一家,相处都来不及,哪能想这种反人类的事。
黄智贤在台湾政论节目里挺活跃的,她家背景复杂,哥哥黄伟哲是民进党籍,但她自己立场偏向国民党,常在节目里谈两岸统一。节目播出后,部分网友开始觉得媒体有责任,报道不全导致误会,但批评声还是没完全消停。
1月17日,苏紫云接受采访,重申自己没鼓励炸坝,相反是说一枚导弹都过多,因为那会破坏人道原则。他看到报道后,就想着向大陆民众道歉,觉得两岸民众应该多珍惜和平,而不是制造对立。环球网后来也发了道歉声明,承认最初报道没完整呈现苏紫云的观点,造成误导。
此事暴露了台湾一些军事研究者的狭隘眼光。他们总爱从对抗角度想问题,忽略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局。中国大陆这些年经济腾飞,三峡大坝作为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不仅发电,还防洪、航运,惠及长江流域无数百姓。
苏紫云的言论,不管原意咋样,被放大后就成了挑衅,岛内舆论痛批他脑残,也映出台湾民众对和平的渴望。很多人不想卷入冲突,毕竟两岸血脉相连,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像惠台政策这些年推出不少,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就业的越来越多。
苏紫云推的导弹优先论,本质上是“不对称作战”思路,觉得用便宜武器就能拖住大陆。但专家分析,忽略了现代战争的体系化,大陆有完整侦察、指挥网络,导弹再多没体系支持也白搭。相反,大陆强调网络作战、精确打击,苏紫云的点子听起来经济,实际不靠谱。
此事虽过去七年,但教训深刻。两岸民众都盼稳定,经济合作是基础。苏紫云的失言,成了反面教材。
经济上,大陆市场广阔,台湾企业来投资的越来越多。苏紫云所谓的“国防经济”听起来省钱,实际忽略和平红利。如果两岸合作,台湾经济会更好。
台湾当局如果一味军备竞赛,只会加重负担。
来源:元说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