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10月31日 | 南方教研大讲堂第164场——AI赋能实验教学 培育学生计算思维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7 18:18 1

摘要:计算思维作为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已成为人们在数字化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重要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强化学科实践”。《义务教

01

活动主题

AI赋能实验教学 培育学生计算思维

02

活动简介

计算思维作为信息科技课程的核心素养之一,已成为人们在数字化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重要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强化学科实践”。《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指出“要注重把握数字化学习的特点,合理利用数字化平台、工具和资源,运用线上实验、模拟、仿真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融入社会各个领域,重塑学习生活生产方式,并对公民素养提出全新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信息科技教育须主动应变,将AI从单纯的学习对象,转化为赋能教学变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支撑力量。

实验教学作为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实践载体,不仅能够验证理论知识,更能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沉浸式场景,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替代的路径。然而,传统实验教学往往“重操作、轻思维”,存在计算思维培养碎片化、实验探究深度不足、个性化指导有限、实验流程科学性不强、与社会实际问题脱节等问题,如何借助AI技术有效破解传统实验教学问题成为一线教学的重要议题。

本次活动聚焦“AI赋能实验教学 培育学生计算思维”这一主题,旨在回应一个核心议题:如何利用AI技术,破解传统实验教学的瓶颈,有效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以应对智能时代的挑战。本次教研活动将通过活动介绍、课例展示、教研沙龙、专家视点、活动总结等形式,深入探讨发展计算思维的AI+信息科技实验教学,展示一线教师的创新实践,共同探讨AI赋能实验教学的新路径、新策略、新工具方法与新空间,共同推动信息科技实验教学从“技术操作”走向“思维建构”。

03

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31日14:30-17:30

04

指导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05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06

支持单位(项目)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研项目(中山)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研项目(清远)

中山市陈卫军名教师工作室

07

活动平台

教研网、粤TV、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广东教育传媒、广州教育联播、和教育、粤教翔云

08

活动议程

09

专家简介

李锋,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国家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高中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分册教材主编。获国家首届优秀教材评审一等奖,上海“立德树人”信息科技教育基地常务副主任,获2022年上海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陈明宏,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信息科技教研员,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研项目(中山)负责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研项目(中山)负责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广东省中学信息技术特级教师,中山市名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普通高中教科书粤教版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分册主编。获国家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

张乐佳,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信息科技教研员、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高级程序员,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研项目(清远)负责人,清远市优秀教研员。计算机专业技术扎实,曾独立开发英德市资源库、英德市学校图书馆管理平台、清远市教育资源中心、清远市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平台等一批应用平台。主持的三个项目入围首届全国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展,主持省级重点课题及市级重点课题各一项。发表文章多篇,荣获清远市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师从教学设计专家谢幼如教授,擅长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常年组织教师信息化交流活动,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双融双创”、“精品课”优秀管理员,培育部省级优秀数字化教学案例一批。

何爽,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信息科技教研员,华南师范大学理学硕士,初中信息科技一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基地项目(清远)助理,清远市名教师工作室助手。主持市级课题1项,参与省市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曾获清远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第3)、省双融双创教育数字化发展案例项目二等奖(排名第3)。近年来多专注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所指导的青年教师多人获得省市级奖项。

邱崇志,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全国首批信息学竞赛十大钻石教练,辅导学生陈启峰为广东省夺得首枚青少年信息学国际奥赛金牌。华南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重庆师范大学校外硕士生指导教师。多部国家省市级信息技术教材核心作者(分册副主编)。广东省教育厅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指导专家。受国务院港澳台办及教育部遴选参加“内地优秀教师赴港澳交流协作计划”2年并被评为优秀教师。中山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山市信息技术中心教研组成员。辅导学生参加信息学竞赛获国际金牌(IOI)、全国金牌银牌铜牌多枚(NOI),获信息学联赛全国一等奖数十人次。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省市优秀辅导教师。指导教师在全国、省、市各级教学竞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大量全国及省市最高奖项。

陈卫军,中山市第一中学初中信息技术高级教师,教育硕士,中山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初中理科名教师培养对象。主持或参与4项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参与编写3本信息技术教材,出版个人专著2本。曾获得第五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一等奖、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邱亚辉,中山市东凤中学总务处主任、信息科技一级教师,中山市骨干教师,中山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中山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或参与省、市、镇课题4项,荣获中山市教育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7篇。开设省级讲座1次,市、镇级讲座14次。论文、精品课、微课、课例获市级以上奖励25项,辅导学生参加比赛37人次获市级以上奖励。

欧少平,连州市慧光中学信息科技组长、初中信息技术高级教师。连州市信息科技兼职教研员,清远市教坛标兵,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初中信息科技学科教研项目(清远)成员。第四批广东省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名师团负责人,省市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专家评委。主持在研课题市级一项,完成县级课题一项,参与在研市级重点课题一项。两篇STEAM创新教育案例获省一等奖并收录出版,一篇教学案例获省科创和STEM教育教改实验成果展示交流奖。多次荣获科创优秀指导老师奖,指导学生获省市级科创大赛一等奖多人次。

匡成佳,中共党员,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教师,初中备课组长,集团校中心教研组组长。工作期间,获得中山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参与多项市级课题,多次开展省、市级公开课和市级讲座,每年发表论文多篇。在中山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辅导社团学生多人次获得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省航空航天模型冠军赛金、银、铜牌以及在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得“创新之星”全国最高荣誉奖项。

杨秀芳,佛冈县城东中学信息科技学科教研组长,初中信息科技二级教师。2023年获基础教育学科类精品课省级奖项,2024年获实验教学类精品课市级奖项,“双融双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微课”类市级奖项,清远市义务教育阶段第二届命题大赛中获一等奖和二等奖两项市级荣誉。目前主持一项校级课题,并参与一项省级课题研究。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多项市级以上奖项。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融合生活实际,注重实践创新”,致力于通过项目化学习和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数字素养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信息科技教育在真实情境中的深化应用。

10

粤TV

来源:贝耀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