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百元十大蓝牙耳机推荐:高性能蓝牙耳机哪款最值得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7 18:26 1

摘要:这几年做蓝牙耳机测评,小编见过太多“外观惊艳但听感灾难”的产品,很多品牌打着噱头营销,实则底子薄得可怜,尤其在临近双十一这种大促节点,榜单和广告满天飞,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包装骗了!

这几年做蓝牙耳机测评,小编见过太多“外观惊艳但听感灾难”的产品,很多品牌打着噱头营销,实则底子薄得可怜,尤其在临近双十一这种大促节点,榜单和广告满天飞,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包装骗了!

为了给大家一个靠谱的答案,我这段时间又狠心掏腰包,花了近万元,把市面上热门的百元全价位蓝牙耳机都买回来一一实测,从音质、降噪、佩戴舒适度,到续航、延迟、连接稳定性,全维度对比,就是想帮大家避开那些只会“堆参数、凑热度”的坑货!

也让大家在双十一不被营销带偏、不踩坑,最后耗时一个月做成这篇全方位的真无线蓝牙耳机选购指南,双十一想买耳机的朋友,强烈建议先收藏再看,选对一款真的能让听感体验上升一个档次!

一、先说重点—直接抄作业,评测精华总结

照例,咱们先把评测体验最惊喜的那款放在开头,适合想省时间、直接选对的朋友,它在同价位里几乎无短板,无论是音质、佩戴还是续航都拿得出手,可以说是百元档里的“闭眼买不亏”代表!

【百元十大蓝牙耳机榜单性价比版本答案:西圣AVA2pro】

售价:199¥

推荐理由:西圣以发烧级音质+旗舰级降噪碾压同级,唯一比肩千元高端旗舰性能的六边形小钢炮,公认的百元耳机性价比巅峰!

综合推荐星级:★★★★★

西圣,作为国内“高性能平价音频”领域的开创者,被用户誉为“百元性价比真旗舰TOP1”成为了百元蓝牙耳机性价比真香首选!在舒适度上就带来了极致的体验,耳机重量比一枚一元硬币还要轻盈,采用Buoyancy工学设计,舒适度不亚于千元机的体验!

西圣堪称百元耳机的“音质发烧标杆”真不是吹的,它搭载13mm双声环单元与旗舰级N48钕磁铁,结合XISEM金耳朵声学团队调校,三频均衡且层次分明,对于轻音乐,流行电子音乐都完全胜任,整体听感十分炸裂。

耳机采用4重PSNE主动降噪系统3+3麦克风阵列设计,降噪性能领先同级数倍,通过80余项高标准测试,耐用性与可靠性兼具,可以闭眼入手的高品质选择!

二、真无线蓝牙耳机入门知识解析—小白必看TWS耳机基础干货

我们在正式聊推荐榜单之前,我们不妨先把真无线耳机的一些核心知识理一理,了解它的技术原理、工作方式和优缺点,对于小白来说能让你更加了解什么是真正的TWS耳机!

1、TWS耳机到底是啥?别再以为只是“没根线”的蓝牙耳机

早期的蓝牙耳机大多是“主副耳”结构,这样的设计延迟高、功耗大、音质受限,还容易出现“单边无声”的问题,所以很多人以为真无线耳机(TWS)只是“剪掉线的蓝牙耳机”,其实这只是最表面的认知,真正的TWS耳机,是无线音频技术一次彻底的革新!

TWS(True Wireless Stereo)则完全不同,它采用左右独立连接的架构,两只耳机分别与手机建立独立蓝牙链路,通过芯片内的同步算法实现声音的“真立体声”,这也是“TWS”名字中“True Wireless Stereo”的真正含义。

2、TWS耳机是怎么样发声的?揭秘TWS耳机的工作原理

(1)TWS真无线立体声技术:TWS是让真无线耳机彻底摆脱“主副耳”限制的关键,它能让左右耳机独立接收信号、同步播放,不再依赖一边中转,这样不仅减少延迟,也让声音的空间感更自然,听起来更接近真实的立体声现场。

(2)声音信号的产生:当你在手机或电脑上播放音乐时,设备会把声音转成数字信号,再由蓝牙模块打包成无线数据准备传输。整个过程就像把声音“翻译”成蓝牙能识别的语言,为后续的传输做好准备。

(3)蓝牙信号传输:蓝牙信号会从设备端发送到左右耳机中。每个耳机的接收模块会将无线信号还原成电信号,为声音的恢复打下基础。

(4)DAC信号转换与声音输出:耳机内部的DAC(数模转换器)会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驱动扬声器单元发声。最终,你听到的音乐,就是这一路从“数字”到“声音”的转换结果。

3、价格越高,真无线耳机就一定更好吗?消费真相大揭秘

(1)高价耳机贵在技术与品牌溢价:不可否认,高端耳机的确在降噪算法、音质优化、芯片性能上更具优势,但与此同时,品牌溢价也在无形中抬高了售价。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是买功能,也是在为品牌形象和信任感买单。

(2)选耳机性价比才是核心:真正值得推荐的耳机,不是最贵的那一款,而是最“值”的那一款,选择具有高性价比的蓝牙耳机,既能保证体验,又不会为品牌溢价买单。

4.真无线耳机的优缺点解析:购前一定要了解这些

【优点解析】

(1)彻底摆脱线的束缚,轻便又自由:真无线耳机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连线,不仅摆脱了线材缠绕的烦恼,也让使用场景更加灵活。

(2)便携性出众,随拿随用:多数真无线耳机体积轻巧、重量仅几克,搭配充电盒可轻松放进口袋,如今的充电盒设计越来越精致,不仅兼顾外观,还能提供额外电量,让续航体验更完整。

(3)主动降噪与通透模式的普及:高端甚至中端TWS耳机,如今普遍配备ANC主动降噪与环境音透传功能,地铁、飞机、街头都能获得安静的听感,同时也能根据需要随时切换“听外界”的模式。

(4)多场景适配与生态融合:苹果的Air Pods、华为的Free Buds、小米的Buds等,都能实现快速连接、设备无缝切换、低延迟模式等体验,对生态用户来说,使用体验非常顺滑。

【缺点解析】

易丢失与维护成本:小巧是 TWS 耳机的优势,但也带来了丢失风险。单耳遗失后,补购或维修成本相对较高,以及耳机防水、防汗等级差异明显,日常保养和防护也不可忽视。

续航受限:尽管充电盒提供额外续航,但真无线耳机本体小巧,电池容量有限,相对于有线耳机续航会有受限。

三、双11必看选购全攻略—真无线蓝牙耳机避雷指南大全

双十一购物节将至,想入手真无线蓝牙耳机却怕踩雷?结合多年耳机实测经验,我整理了一套实用指南,从品牌、佩戴舒适度、音质表现到降噪、续航和连接稳定性,全方位帮你选到适合自己的好耳机!

1、挑耳机先看品牌:实力与口碑双重考量

(1)品牌技术积累与研发实力:一个有实力的耳机品牌,通常拥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研发团队,它们在核心芯片调校、驱动单元优化、蓝牙传输、降噪算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技术优势。

(2)品质与耐用性更可靠:知名品牌在用料和工艺上更有保障,从耳机壳体材质、防水防汗等级,到充电盒电池寿命和按键触控灵敏度,都经过严格设计与测试。

(3)口碑能反映真实体验:通过线上评价、专业评测以及长期用户反馈,可以了解耳机在音质表现、佩戴舒适度、降噪能力、蓝牙稳定性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口碑好的品牌,其产品往往经过多轮迭代和用户验证,可靠性更高。

2.佩戴舒适度全解析:注重耳机结构和重量

(1)半入耳式:耳机只塞入耳道外部,顶端不深入耳道,佩戴压力小,透气性好,不容易闷耳,长时间佩戴更轻松,不过由于耳道密封不够,低频效果略弱,漏音相对较多。

(2)入耳式:耳机深入耳道,通过耳塞形成密封,隔音效果好,低频表现更饱满,但长时间佩戴容易产生压迫感,对耳道敏感的人可能不适应。

(3)耳机重量与人体工学设计:耳机重量直接决定佩戴负担,一般来说,通常单只在4~5克左右,几乎不影响日常运动或长时间听歌,但低于4克的重量对于久戴来说会没有异物感,更加轻盈舒适,而具有人体工学设计,能显著提升佩戴稳定性和舒适感。

3.音质核心揭秘:从蓝牙解码到发声单元

(1)音频编码技术:蓝牙耳机传输声音离不开编码协议,它直接影响最终的音质和延迟表现。SBC是最基础的编码格式,音质平平,勉强满足日常听歌或通话。AAC在苹果设备上表现更佳,音色相对干净通透。aptX与aptX Adaptive主要面向安卓高端设备,能兼顾低延迟与高音质。

(2)耳机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尺寸大小直接影响声音表现,大尺寸驱动单元拥有更大的振膜面积,能够推动更多空气,从而带来更开阔的声场和更有质感的低频表现。一般来说,13mm及以上的动圈单元在低音厚度和整体饱满度上更有优势,尤其适合追求音乐沉浸感的用户。

(3)声学调音与算法优化:优秀的耳机不仅靠硬件,更靠调音功力,像索尼、Bose、森海塞尔、西圣这样的音频品牌,在声学调校上有多年经验,它们通过优化声学结构、运用数字音频算法,使声音呈现更自然的平衡感。

4、主动降噪怎么选?看不同场景下的实际效果

(1)主动降噪功能:耳机靠内置麦克风捕捉环境噪音,再由芯片生成反向声波来抵消噪声!

降噪效果通常可以有效压制地铁、公交的低频轰鸣,甚至风噪、发动机声和周围人声都能明显减弱,让你在嘈杂环境中享受相对安静的听音体验!

(2)舒适性同样重要:部分耳机在高强度降噪下容易产生“压耳感”,长期佩戴可能头晕或不适,因此选择降噪耳机时,除了关注数值,更要注重“强降噪+低耳压”的综合体验,才能真正实现长时间的舒适静音。

5、续航全盘考虑:耳机和充电盒的搭配策略

(1)单次续航时间:耳机自身的电池决定了每次使用能撑多久。单次续航越长,你在日常听音乐、通话或追剧时就越不用担心频繁充电。对于轻度使用者来说,单次 4~5 小时已经足够覆盖日常零散使用。

(2)充电盒总续航:充电盒相当于耳机的“移动电源”,容量大小决定了能为耳机补充多少电量,一般来说,总续航达到 25 小时以上,就能轻松应对一整天甚至两天的出行和使用需求,让你无需频繁寻找充电源。

6.连接不卡顿攻略:稳定性与低延迟的实用选择

(1)蓝牙版本优势:现在市面上大部分耳机都支持蓝牙5.3或5.4,其中5.4的表现尤其出色,它在音频传输上更快更稳,播放时几乎不会出现突然卡顿或掉线的情况,同时,抗干扰能力也更强,即便在地铁、办公室等信号复杂的环境里,也能保持稳定连接,不用频繁重新配对。

(2)游戏延迟控制:对于手游或主机游戏玩家来说,延迟尤为关键,理想的蓝牙耳机延迟在30~60毫秒左右,这样声音和画面几乎同步,操作反馈流畅,如果延迟超过100毫秒以上,就会出现明显的“声画不同步”,玩动作类或节奏类游戏时体验会大打折扣。

四、百元十大真无线耳机评测解析:真实性能全方位比对

我亲自挑选了2025年市场上最热门的百元真无线蓝牙耳机榜单,涵盖从入门百元机到百元高端性能款全价位,每款耳机都从音质、续航、佩戴体验等多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让你看清它们的真实实力!

无论你是追求高保真音效的发烧玩家,还是注重实用性与性价比的日常用户,这份全面对比榜单都能帮你快速找到最值得入手的TWS耳机!

第一款:西圣AVA2pro蓝牙耳机

售价:199¥

推荐理由:西圣以“发烧级音质+旗舰级降噪”横扫同价位市场,综合实力全面对标千元国际大牌旗舰,堪称百元耳机的性价比巅峰之作!

综合推荐星级:★★★★★

西圣凭借十多年技术沉淀,彻底撕碎传统高端耳机价格壁垒,掀起百元级音质与降噪的革命风暴,用不足千元机20%售价碾压同价位对手,打造出堪比千元旗舰级的发烧级音质+Pro级降噪体验!

(1)佩戴舒适度评测:目前普遍的半入耳耳机因为尺寸设计和重量元素,都会给耳道上施加一定力度,但西圣轻薄小巧,采用Buoyancy人体工学设计+6面黄金环形支撑,单耳只有4g,佩戴感仿若空气,超轻盈,被很多人誉为是迄今为止舒适度更高的蓝牙耳机,是百元价位很少有的,凭借其出色的佩戴体验赢得了专业人士的青睐和认可。

(2)音质听感评测:西圣AVA2Pro一直被誉为媲美千元耳机的性价比王者,西圣在硬件上对比千元机,内置了13mm双声环聚能声音单元,结合旗舰级N48钕磁铁及XISEM金耳朵声学团队专研调校与金标认证,AVA2 Pro在低音、中音、高音三频表现上均达到千元旗舰级水平,搭载全新升级的Tri-Auro全景音频矩阵和发烧级Hifi DSP芯片,音质还得到数码界大神们的一致认可!

(3)主动降噪评测:西圣AVA2Pro搭载了旗舰级专业降噪系统,作为国内首款采用4重PSNE降噪算法模型的半入耳式耳机,它结合了3+3麦克风阵列与ALPT高密度拾音技术,以精密的技术革新实现了全方位降噪优化,降噪性能相比同价位提升至三倍以上,无论是飞机引擎的低频轰鸣,还是城市街头的高频嘈杂声,AVA2Pro都能轻松隔绝!

(4)配置性能评测:在蓝牙性能方面西圣同样表现出色,全新蓝牙5.4技术,蓝牙抗干扰性更强,连接范围更广,即使是玩手游延时低至50ms,保持音画同步,支持3Mic+AI 通话降噪,嘈杂环境下依旧保持通话清晰;支持25小时续航,还进行多达80多道高强度的检测,如高低温循环,盐雾试验,盐分侵蚀测试等,这是很多蓝牙耳机都无法做到的。

第二款:荣耀亲选Tiin Lab S7蓝牙耳机

售价:199¥

推荐理由:日常通勤、办公用着顺手,虽然降噪和细节表现有提升空间,但性价比算实在,整体表现符合这个价位!

综合推荐星级:★★★

(1)佩戴舒适度评测:这款耳机采用微入耳式设计,佩戴时几乎没有压迫感,初戴时轻盈到让人容易忽略它的存在。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办公佩戴都比较稳固,单耳仅重 4.1g,几乎无负担,不过长时间使用后,耳屏部位会出现轻微胀痛,适当休息能缓解不适。

(2)音质与降噪听感评测:耳机采用了13mm 的航钛动圈不是噱头,听《鼓诗》的时候,低频下潜挺深,弹性也够,不会闷得轰头,这应该是低音 Turbo 系统的作用,中高频表现中规中矩。

降噪是 “够用但不顶尖” 的水平,智慧降噪 2.0 会自动调参数,不用手动切换模式挺方便,早高峰地铁里,引擎的轰鸣声能压下去大半。

(3)配置性能评测:续航表现很省心,单次用 7.5 小时没问题,总续航能到 36 小时,快充也实用,蓝牙 5.3 连接挺稳,游戏延迟测了下大概 88ms,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技能音效和操作能对上,没有明显滞后,三麦 AI ENC 确实管用,骑车打电话,风挺大对方也说听得清。

第三款:倍思M3蓝牙耳机

售价:299¥

推荐理由:倍思 M3 搭配专属 App,可解锁多种实用功能,带来更灵活的个性化体验,充分满足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需求!

综合推荐星级:★★★

(1)佩戴舒适度评测:耳机单只重量实测约 4.4g,戴进耳朵里存在感很低。充电盒是珠光磨砂材质,手感细腻不沾指纹,翻盖设计取放耳机很方便,整体重量 49.3g,放口袋里几乎感觉不到重量。不过长时间佩戴还是有局限,比如戴满一整天的话,耳道深处会有点轻微酸胀,不像刚开始那么无感。

(2)音质与降噪听感评测:倍思 M3 搭载 12mm 生物振膜喇叭,在音质方面有一定亮点,实际听感上,其低频层次感和动态变化表现不错,能够提供较为饱满的低音效果,不过在在声音细节的还原度以及高频延展上还有提升空间。

M3 搭载自适应降噪算法,每次佩戴时会自动检测耳道结构与佩戴状态,智能匹配适合的降噪深度,实际使用中,降噪感受其实并不是很明显,室内效果比较不错。

(3)配置性能评测:耳机采用六麦通话降噪技术,并结合 AI 抗风噪算法,无论是打电话还是进行视频通话,都能保证较为清晰的通话质量。单次使用时长可达 6 - 7 小时左右,搭配充电盒使用,总续航时间可满足 30 小时左右的使用需求,采用蓝牙 5.3 技术,连接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表现良好。

第四款:绿联T6蓝牙耳机

售价:279¥

推荐理由:支持专属 APP 个性化调节多档降噪模式,佩戴稳固舒适,日常通勤也不易松动!

综合推荐星级:★★★

(1)佩戴舒适度评测:单耳实测大概 4.5g 左右,配件里给了 XS 到 L 四种尺寸的硅胶耳帽,我试了下默认的 S 号刚好贴合耳道,换成 XS 号给家里小孩戴也能稳住,但久戴的舒适度还是比较一般的,而且容易有听诊器的问题出现。

(2)音质与降噪听感评测:音质方面采用了10mm 的镀钛振膜动圈单元,低频表现比较扎实,听节奏感强的歌曲时能感觉到明显的下潜,但细节层次感不算突出,会觉得声音有点混在一起。APP 里能调 8 种音效,我试了下空间音效模式,看电影的时候沉浸感强一些。

48dB 的降噪深度在地铁里很管用,能把大部分轰隆的电机声和人群嘈杂声压下去,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背景音。

(3)配置性能评测:单次充电可使用 7 小时,配合充电仓总续航可达 30 小时。在日常使用中,这个续航数据基本属实,满足大多数人的日常通勤和使用需求。采用蓝牙 5.3 技术,连接稳定快速,支持游戏模式,开启后能大幅降低游戏延迟,但对于fps的游戏感受上还是会有明显的延迟感受。

第五款:vivo Air 3Pro蓝牙耳机

售价:199¥

推荐理由:耳机支持多档可调降噪模式,可根据环境灵活切换,轻松应对各种噪音场景,相对于上一代更加轻量化!

综合推荐星级:★★★

(1)佩戴舒适度评测:这款耳机最直观的优点就是轻,单耳重量只有 3.8g,半入耳的豆式设计贴合耳廓,另外耳机盒是哑光材质,手感不错但特别容易留划痕,刚用一天就有几道不明显的痕迹,建议套个保护壳,还有个人感觉在稳定性上比较一般。

(2)音质与降噪听感评测:音质方面中规中矩,12mm 的发声单元搭配 4 层音圈,听流行歌时低频挺饱满的,比如听摇滚曲目的贝斯声很清晰,但不会轰头,高频不算惊艳但也不刺耳,纯音乐的细节能还原七八成,日常使用是够用的。

降噪功能分了几个档位,在地铁里开启深度降噪,能把大部分引擎轰鸣声滤掉,但对人声这类高频噪音效果就一般了。

(3)配置性能评测:它搭载了杰理 JL7096D 芯片,支持蓝牙 6.0 连接,日常使用时很少出现断连,游戏延迟表现符合预期,开启游戏模式后全链路延迟能到 44ms,如果是搭配 vivo 手机,它的兼容性以及功能表现会更加出色,续航是个亮点,单次充电能用 9.5 小时,搭配充电盒总共能到 47 小时,出门基本上没有电量焦虑的问题。

第六款:漫步者lolli pro3蓝牙耳机

售价:399¥

推荐理由:借助配套 APP,用户可对耳机进行多样化调节,轻松打造专属的个性化使用体验!

综合推荐星级:★★★

(1)佩戴舒适度评测:这耳机单只重量大概 5.3 克,配送的三种尺寸硅胶耳塞很软,还带抗菌材质,我选了中号的,塞进耳道贴合度不错,不过戴久了还是有点局限,耳道会有点胀胀的,磨砂外壳也不容易沾指纹,就是开盖的磁吸力度一般。

(2)音质与降噪听感评测:它采用了同轴双动圈架构10mm 的中低频单元让低音很扎实,频用的 6mm 镀钛单元,听弦乐时通透度够,但偶尔调大音量会有点尖锐,支持 LDAC 和 LHDC5.0 解码,音质比普通 SBC 编码清晰不少。

降噪方面标称 - 45dB,日常用足够了,办公室的空调声和键盘声能滤掉不少,降噪宽度比老款增加了 67%,确实能挡住更多频段的噪音。

(3)配置性能评测:耳机搭载蓝牙 5.3 技术,提供稳定流畅的连接,尽管对于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发烧友来说,其延迟表现仍有提升空间,但已足够应对大多数用户的日常娱乐需求。官方标称续航时间可达 24 小时,这对于轻度使用者来说完全够用。

第七款:JBL WAVE BEAM 2蓝牙耳机

售价:379¥

推荐理由:这款百元价位的JBL耳机主打超长续航,适合外出频繁或长时间使用耳机的用户!

综合推荐星级:★★★

(1)佩戴舒适度评测:WAVE BEAM 2 采用入耳式设计,机身轻巧,单边仅约 4.3g,佩戴起来几乎无负担。耳塞使用柔软硅胶材质,并提供三种尺寸,可贴合不同耳型,提升佩戴稳定性。耳机外壳经过磨砂处理,手感顺滑,日常行走或轻度运动中也不易滑落。

(2)音质与降噪听感评测:耳机配备 8mm 动圈单元,音色偏重低频,节奏感强烈,听流行、电子类音乐时颇有冲击力。但在表现人声或器乐层次时,细节略显平淡,整体音场不够丰富。主动降噪为数字方案,安静环境下效果有限,但在地铁、咖啡厅等嘈杂环境中,能够明显降低背景噪声,提升听感舒适度。

(3)配置性能评测:支持蓝牙 5.3,初次配对速度快,日常使用开盖即可自动连接,耳机单次充电续航约 10 小时,配合充电盒可累计 40 小时,总体续航在同价位耳机中表现突出,通过 JBL 专属 App,用户可自定义触控操作和均衡器音效,功能实用且易上手。

第八款:华为Free Buds 6i蓝牙耳机

售价:599¥

推荐理由:这款耳机综合表现均衡,满足大多数日常使用需求,尤其适合追求华为生态体验的用户!

综合推荐星级:★★★★

(1)佩戴舒适度评测:单只耳机只有大约 5.4g。相比上一代,入耳部分小了不少,大概小了 6%,搭配亲肤硅胶耳帽,长时间戴也不会觉得压耳或闷。耳机重心调整得挺合理,贴合耳道,在走路、骑行甚至慢跑的时候都很稳,不用担心掉落。

(2)音质与降噪听感评测:耳机配备了 11mm 四磁铁动圈单元,低频表现相当有力,听流行、电子类歌曲时,节奏感很到位,能明显感受到鼓点的冲击力。但中高频稍微平淡一些。

降噪方面,它用的是创新的共振消音腔设计,加上前后各三个麦克风和智慧动态降噪 3.0 算法,对地铁、办公室等环境的噪声能有明显削弱。个人体验是长时间开降噪戴着,会有一点点耳压感,但还算能接受。

(3)配置性能评测:单次充电大约能用 8 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可达 35 小时,日常出行完全够用,耳机支持滑动手势调节音量,上滑加音量、下滑减音量,很直观方便,蓝牙 5.3 连接稳定,开盖秒连,通话体验也不错,三麦克风配合 DNN 算法,能够有效消除环境噪声,让人声清晰,实际通话中,背景吵闹的环境下也能听清对方,不容易漏信息。

第九款:小米buds5蓝牙耳机

售价:799¥

推荐理由:这款耳机新增了录音功能,三击耳机柄就能轻松开始录音,非常适合在会议、课堂或讲座中使用,还能自动生成录音摘要,实用便捷性大幅度提升!

综合推荐星级:★★★★

(1)佩戴舒适度评测:充电盒是亮面和磨砂拼接的设计,虽然看着精致,但特别容易沾指纹,单只耳机实测重量约 4.2 克左右,半入耳式人体工学设计确实花了心思,流线型的机身能贴合耳廓曲面,耳机佩戴的舒适度还是不错的,没有太大的挤压感。

(2)音质与降噪听感评测:音质方面,它搭载的 11mm 双磁体动圈单元确实有料,高频表现中规中矩,听小提琴这类乐器时,细节能出来,但不够透亮,得在小米耳机 App 里调一下 “高音增强” EQ 才会好点。

小米 Buds 5 的深度降噪模式能显著减少高频噪声,如敲击机械键盘声、电脑主机嗡嗡声、风扇转动声或空调机组振动声等。

(3)配置性能评测:这款耳机具备约 50ms 的超低延迟,无论是玩游戏还是看视频,都能实现几乎同步的音画体验,它采用蓝牙 5.4 协议,数据传输更稳定,音质和连贯性都有保障,单次充满电的续航可达 6.5 小时,如果配合充电盒使用,总续航时间可延长至 39 小时,满足长时间外出或全天使用的需求。

第十款:苹果Air pods4蓝牙耳机

推荐理由:作为苹果最新款半入耳式降噪耳机,它依托 H2 芯片实现了不错的生态联动与佩戴舒适度,适合苹果生态用户作为过渡款选择!

综合推荐星级:★★★★

(1)佩戴舒适度评测:这款耳机在佩戴体验上延续了轻盈舒适的设计理念,耳柄加入了类似 AirPods Pro 2 的力度感应器,但音量调节仍需通过设备操作。单只耳机重量约 4.3 克,经过优化的人体工学设计,耳腔更贴合耳廓,小耳道佩戴也不会感到压迫。与上一代相比,腔体形状略有调整,使长时间佩戴依然舒适,不会出现耳部胀痛。

(2)音质与降噪听感评测:音质方面,耳机搭载苹果定制的高振幅驱动单元和专用放大器,整体听感比前代更为清晰,流行音乐中,人声突出、细节丰富,低频下潜相比上一代稍有提升,但整体厚度仍偏轻,重鼓类节奏感相对柔和。

不过这款基础版本并不支持主动降噪,如果有更高预算,可以选择带主动降噪的型号。

(3)配置性能评测:硬件上,耳机搭载 Apple H2 芯片,配合蓝牙 5.3,实现了比上一代更稳定的连接体验,Phone 用户几乎可以实现秒连,即便在电梯或楼道等信号复杂的环境,也很少出现掉线,单次续航约 6 小时,加上充电盒总续航可达 30 小时,还拥有iCloud 多设备无缝切换、Siri 语音控制以及查找耳机等实用功能,日常使用便利度非常高。

五、文章末尾总结

在本次深度评测中,我对多款不同品牌与价位段的真无线蓝牙耳机进行了全面体验,涵盖了百元全价位的热门品牌机型,整体来看,每款蓝牙耳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在于根据自身使用需求与预算合理选择!

双十一大促即将到来,也是入手蓝牙耳机的最佳时机,如果你正打算换新耳机或首次入手,希望这篇测评能成为你的参考指南,帮助你避开市场噱头,精准锁定那款最适合自己的“真香”耳机!

来源:简单爱科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