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伴刚从广东珠海回来,实在忍不住想说:对珠海5点印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1 17:39 1

摘要:周五晚8点,我站在情侣路渔女雕像旁,手机电量只剩3%,还是被那突然亮起的蓝光抓牢——整条海岸线像被谁按了开关,浪头变成投影幕,海豚直接游到我脚边,耳边是《海草舞》的BGM。

周五晚8点,我站在情侣路渔女雕像旁,手机电量只剩3%,还是被那突然亮起的蓝光抓牢——整条海岸线像被谁按了开关,浪头变成投影幕,海豚直接游到我脚边,耳边是《海草舞》的BGM。

那一刻我满脑子只有一句:这还是我去年吐槽“除了风大啥也没有”的珠海吗?

三天前,我纯粹为了躲广州地铁3号线的早高峰,随手买了张35分钟的高铁票。

出站扫辆电动助力车,一路往南,风把刘海吹成条形码,骑到情侣路新开的5公里栈道,才发现路边多了20个“小蓝桩”,扫码就能拎出一辆带助力的单车,上坡直接给你推背感,比前男友还贴心。

周五周六晚上,灯光秀把渔女那一片海变成露天IMAX,小朋友伸手去抓空中的鲸鱼,家长负责拍视频发朋友圈,一条文案统一是:原来不用去上海迪士尼也能看灯光海。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拐进香洲老城区找吃的。

朝阳路骑楼外墙刚被洗过,露出1920年的青砖,门口挂着AR眼镜租借机,我好奇戴上,原本普通的茶楼桌子立马蹦出一只3D烧卖,筷子一夹,它还会吱哇叫。

旁边三灶鹤舞传习所里,老师傅把白鹤模型塞进我手里,说“甩两下,算你学会了”,结果我一甩,鹤脖子断了,全场哄笑,师傅补我一杯免费鹤舞拿铁,拉花就是一只歪脖子鹤,喝完杯子还能带走,上面写着“人生第一次非遗破坏”。

香埠路口新开的“香埠美食博物馆”更离谱,早茶蒸笼叠成三米高,扫码听讲解,每掀开一层,手机就蹦出一句老广俚语,“一盅两件,胜过神仙”,我边听边把叉烧包塞进嘴里,差点咬到舌头。

第三天坐船去淇澳岛。

岛上多了电动观光车,司机是本地阿叔,自称“岛主”,一路用散装普通话介绍:红树林从500公顷涨到700公顷,空中廊道升高到3米,涨潮时海水漫到脚下,红树像泡茶的枸杞,咕噜咕噜冒泡。

白石街尽头新开的蚝壳屋展馆,把整面墙嵌满生蚝壳,阳光一打,银光闪闪,阿叔说“以前穷,只能拿蚝壳当砖,现在成了网红打卡,一套老屋改民宿,周末卖到800块一晚”。

我订的那间原来就是渔村仓库,门口还留着“收蚝秤”的老秤砣,夜里涨潮,浪声像有人在窗外拖铁链,吓得我缩进被子,却又舍不得关窗——那股带腥味的安静,太奢侈。

回市区前,我去湾仔海鲜街买手信。

摊位全换成智能秤,屏幕直接跳出产地“湛江官渡”、捕捞时间“36小时内”,连渔船编号都给你,我挑了三只花蟹,老板递过来一个溯源码,说“扫码能看蟹生前的游泳视频”,我扫了,结果跳出一只蟹在网里吐泡泡的短视频,差点把我看哭——吃它之前,先被它的呆萌征服。

旁边大姐更狠,直接拿二维码当相亲名片,说“扫码加微信,下次来提前告诉我,给你留最大那只”,旁边游客齐刷刷举起手机,海鲜街瞬间变成大型相亲现场。

三天两夜,我花了不到一千块,带回一身海盐味、一张被风吹变形的脸、还有手机相册里300张“原来珠海还能这样”的证据。

以前提到珠海,大家只会说“隔壁澳门”,现在它偷偷把老骑楼、红树林、旧渔村全部升级,不吵不闹,像把一张老CD翻录成Hi-Res,旋律一样,细节却丰富到让人起鸡皮疙瘩。

如果你只把珠海当中转站,那你亏大了。

它现在最适合一种人:被城市卷到想关机,却又没勇气辞职。

周五下班买张高铁票,35分钟后,海风替你关机,灯光秀给你重启,周一回去,同事还在问“你头发怎么有海盐味”,你就笑笑,把溯源码甩给他——那只蟹的游泳视频,足够让你再撑五天。

来源:自在飞翔的海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