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与表彰的回响

B站影视 2024-12-10 10:01 2

摘要:近日,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公布。在本届评奖首次独立设置的网络文艺类别中,网络剧《漫长的季节》《我的阿勒泰》与另外不同体裁的8部作品榜上有名。

近日,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公布。在本届评奖首次独立设置的网络文艺类别中,网络剧《漫长的季节》《我的阿勒泰》与另外不同体裁的8部作品榜上有名。

图源:中国文明网

《漫长的季节》2023年4月在腾讯视频开播后,成为现象级作品,一时间评论如潮、争论纷纷。豆瓣上有超过105万人给出评价,得分9.4,实属罕见。

豆瓣截图

该剧原创故事来自于《凛冬之刃》,后采用东北作家班宇发表于文学期刊《十月》上的一篇小说的名字——《漫长的季节》。从“凛冬”到“季节”,从“刃”到“漫长”,我们看到时间的拓宽,也看到刀刃的消亡,减少了复仇的意味。这部剧以悬疑为本,并未采用悬疑剧常有的紧张节奏,而是在悠长岁月中舒缓地呈现无常人生。

《漫长的季节》关于伤害与复仇、繁荣与衰落、稳定与下岗、死亡与救赎,可以说充斥着平庸之恶,也终于开出罪恶之花,它是如此让人怅然难过。更为引人深思的是,这么一部多向度的现实之作何以获此嘉奖?这带来何种启示?

本届评奖将网络文艺独立成章,既是评选机构审时度势、随时应变之重要举措,也体现了主管部门对网络文艺的认可与重视。媒介技术不断更迭推动了传统文艺创新转型,文学作品从手抄本、印刷本、电脑屏幕到数字界面历经了漫长之演进,而书于竹帛的话语表达与显于屏幕的叙事方式已是大不相同,古典小说与网络小说在创作手法上大相径庭。而今网络小说规模宏大、蓬勃发展,其类型化、悬念化、口语化、平民化的特征带来诸多新奇的审美体验。同时,许多经典小说、网络小说改编成网络剧、网络游戏,跨媒介叙事不断跨越艺术的边界。网络视听作品已经是文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视听平台也成为新时代主流价值传播的重要平台,这一现实应该也必须被充分重视。

其一,当代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能够表现一定历史背景下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国民间文化的多样性非常明显地体现于地域差异上,东北与川渝、京津与江南,形成了诸多有趣的对照。就如锅包肉与回锅肉、打卤面与阳春面,显然有不同的做法与风味。《漫长的季节》浓郁的东北意味,不仅体现于东北口音、自然景致,而且体现在东北日常、集体性格方面。

东北小城桦林有大厂桦钢,出租车司机王响曾是桦钢厂的火车司机,他的儿子不幸死于非命,且与一桩杀人案有着神秘的关联。整部片子围绕大厂里的人物和事件展开,东北话贯穿始终。这个“大厂”是工业时代的大厂,而非互联网大厂。它是国有大型企业,在这里得到工作就是拿到铁饭碗。对于新一代打工人而言,这样的大厂是一种遥远的存在,它是工作,也是家园,工友和家人都在“附近”,工作与生活紧紧捆绑。在这里,没有资本与技术的竞争,尚未进入绩效宰制的倦怠社会,它还保留着乡土中国的气息与工业文明的秩序。《漫长的季节》对东北工业秩序和生活景观的表达,具有地域文化色彩,也带有历史感。

其二,当代独特的网络文艺作品能够调动多重叙事方式与技术手法,以创新的审美形式进行表达。《漫长的季节》调动1997年、1998年与2016年三条时间线,互相交织穿插,形成叙事张力。一部关于复仇的悬疑剧,在交叉叙事中将观众带入回忆的隧道。

由于一个套牌撞车案,王响意外发现与当年碎尸案有密切关联的人。他找到原刑警队长马德胜,展开了跨越18年的追凶行动。此刻通往过去的,是绵绵的回忆,它像一条隧道,让人穿过狭窄、透过幽暗,返璞归真。在一幅大全景中,司机王响掌控着火车头,在绿意葱茏的高粱地上疾驰而过,辽阔土地上升起的浓烟是工业时代的隐喻。老年王响对开火车的中年王响一遍遍地大声呼喊:“往前看,别回头!”时光交织,让人感慨。火车的浓烟终将消逝,桦钢的辉煌也成过往。

该剧对于中国经济转型中诸如下岗等重要事件进行了真实而克制的表达,时代洪流中逃不脱的个人,卑微地、坚韧地完成生命的转型,而地域的衰落对照着时代的前行,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复杂维度。叙事方式、镜框景别、讲述态度,都值得创作者反复探究。

其三,持久永恒的网络文艺作品能够深入现实,不溢美、不隐恶,洞悉复杂之人性,表现曲折之命运。《漫长的季节》表面上是探究牵动人心的命案,实则有关普通人的命运;表面上在过往中追寻真相,实则在创伤中实现救赎。

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响一直深陷真相无望的绝境之中,而刑警队长马德胜曾是最接近真相的人。18年前的结案,警方用强制修辞掩盖了重重疑点,18年后的破案,马德胜用体制外身份完成了当年未竟之事。在马德胜身上体现出个人与制度的复杂性。中风的马德胜终于突破了时间封印,消除了案件之谜,给出了真相,而他自己却已困于残存的身体之中,他的尽力言说及其扭曲表情,道尽了人间沧桑。

沈墨从冰封大地的至暗之处走来,化身复仇之子俄瑞斯忒斯,了结那些曾经伤害她的人——施暴者、旁观者或者沉默者。王阳与沈墨的相遇,是短暂的美好,更是无尽的深渊。王阳的死,是父亲王响淤积了近20年的创伤。而车祸身亡的龚彪、中风的马德胜,这些伤害是不是追寻真相的代价?

《漫长的季节》在叙述与风格方面表现出一种残酷美学,这样一种残酷的美、用力的痛是独特的。

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之于作品,这是表彰。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把评奖机制视为文化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奖项的赋予无疑能为作品及其创作者提供更多文化资本,为他们在文化场域中的竞争和占位创造可能性。官方奖项的加持是制作方极大的荣誉。

颁于《漫长的季节》,之于评奖机构,这是眼光。任何一个奖项都有其评选范围、评奖标准、评比过程,内在地涉及意识形态、艺术品味、审美价值,其中的复杂性不言而喻。本届获奖网络剧《漫长的季节》和《我的阿勒泰》,影响力都很大,一部讲述东北,一部描绘西北,北国风光一览无余,展示出多元地域文化。或许只是偶然,我们在获奖网剧中看出地区分布——虚构的“桦城”与真实的“阿勒泰”。正是这些远离当代都市繁华的地区,满足了许多观众对远方的诗意感知与乌托邦想象。有不少评论家愿意将《漫长的季节》看作是“新东北文艺作品”,与20世纪“东北作家群”遥相呼应,他们重述东北文学作品的集体气质与艺术风格。

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同样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可以牵动个体认知与群体记忆。从受众角度来说,《漫长的季节》具有双重效果:之于熟悉东北地域文化或者上个世纪社会状况的人而言,他们更易进入相应的地域景观和时代情境之中,进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对于非东北人或者年轻观众而言,他们对于剧中的历史背景、工业状况和地域风貌并无切身体验,反倒是种疏离,形成布莱希特论戏剧时所说的“间离效果”。共鸣抑或间离,都已产生一定的情动效应。《漫长的季节》从艺术和现实的维度完成了一个时代的叙事,评奖机构对它的认可也是对观众情感的回应。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