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取得重大胜利!普京前线改写战局,保护投降乌军,大结局渐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7:49 1

摘要:2025年10月26日,普京突然现身俄军前线指挥部,一场会议直接改写俄乌战局:超1万乌军被死死围住,成了跑不掉的“瓮中之鳖”!

文|肉松小贝

编辑|史不得呀

2025年10月26日,普京突然现身俄军前线指挥部,一场会议直接改写俄乌战局:超1万乌军被死死围住,成了跑不掉的“瓮中之鳖”!

俄军的“钢铁牢笼”有多狠?乌军被压缩在10平方公里内,连生火做饭都怕挨炸。

更要命的是,俄导弹炸得乌全境断电,民众寒冬里连发电机都买不到,乌军还得靠外籍雇佣兵撑场面。

眼看乌军要垮,普京却突然抛出“战俘牌”,这步棋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这场改写战局的会议上,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战报揭开了关键态势。

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地区5000名乌军、顿涅茨克州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地区5500名乌军,总计超1万名乌军被团团围住,成了“瓮中之鳖”。

俄军的合围战术堪称钢铁牢笼。

而在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南方集群用无人机和精确制导炸弹,把乌军压缩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区域。

工程兵还连夜埋了20公里长的反坦克雷区,乌军躲在废弃工厂里,连生火做饭都怕招来温压弹。

与此同时,俄军对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打击早已超出基辅范围。

10月25日起,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苏梅州等多地能源设施遭袭,克拉马托尔斯克的风力发电机组、卡尼夫水电站也没能幸免。

俄军动用的武器更是多样,600公里外发射的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62架沙赫德-136无人机、苏-34投下的200公里射程滑翔弹,北约援助的千枚防空导弹根本拦不过来。

基辅第五、第六热电厂被炸后,市区大部分区域断电,连无线电工厂都被导弹击中,烧了24小时后二次坍塌,里面藏的北约弹药全毁了。

面对困境,乌克兰当局却拿不出像样的办法。

他们只能呼吁市民疏散到郊外,或者自己买发电机、柴油,还坦言“这个冬天最艰难”。

可现实是,发电机在乌克兰已成奢侈品,普通民众只能在寒冷中煎熬。

更严重的是,乌军兵源早已枯竭,顿涅茨克州被消灭的乌军里,60%都是外籍雇佣兵,有非裔美国人、哥伦比亚人,这些人为钱而来,没归属感也没统一指挥,战局一差就容易溃散。

就在乌军陷入绝境时,普京抛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命令:所有向俄军投降的乌军士兵,必须得到人道主义待遇,严禁虐待。

这句话不是随口说说,俄军马上通过广播反复播放,还用无人机往乌军阵地投了数千份传单。

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政策是“区别对待”的:外国雇佣兵不在保护范围内,按照1949年《日内瓦公约》,他们连战俘待遇都没有,还可能被军事审判。

为了让命令落地,俄军专门成立了战俘接收小组,投降的士兵能拿到热食和医疗包,还能被送到后方甄别中心,甚至允许红十字会监督。

这步棋走得很妙,一方面能瓦解乌军士气,让普通士兵知道“投降有活路”。

另一方面也对外塑造俄军“讲规则”的形象,毕竟之前布恰、伊久姆事件让俄军吃过舆论亏,现在主动提人道,能减少国际压力。

乌克兰当然看穿了这是心理战,却只能硬着头皮应对。

乌总参谋部赶紧说“没有投降潮,战线还在调整”,国防部还放士兵在战壕里的视频,喊着“仍在抵抗”,甚至禁止士兵擅自传播战场画面,就怕恐慌扩散。

可前线的实际情况是,泽连斯基组建的两支救援部队都遭了重创,库皮扬斯克方向,第17坦克旅7辆豹2A6坦克被“柳叶刀-3”无人机炸了。

克拉斯诺阿尔梅斯克方向,第3突击旅车队遭集束炸弹袭击,12辆装甲车起火,救援部队损失超30%。

更糟的是,美国国会在军援上卡住了,乌军155毫米榴弹炮的日发射量,从2000发降到了不足500发,突围成了“自杀式冲锋”。

这场心理战还蔓延到了国际舆论场。

美方之前呼吁“饶乌军一命”,俄方顺势回应“会保障战俘安全”,外人看着像有幕后沟通,其实就是互相试探。

联合国、红十字会也跟着表态,希望保障战俘权益,这反而帮俄方缓冲了人道主义压力。

而欧盟虽然发声明要求俄停火,还说要拿冻结的俄资产援乌,可话音刚落,俄军就在红利曼方向推进3公里,拿下了扬波尔市,欧盟的声明显得格外苍白。

西方援乌疲态

随着冲突持续,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明显没了当初的热情。

欧盟的弹药储备已经降到战时预案的35%以下,德国之前还愿意给坦克,现在态度越来越消极,法国甚至开始催北约开启谈判。

美国那边更复杂,明年就要大选,对乌援助成了两党博弈的工具,能不能继续给还是个未知数。

没了西方的武器和钱,乌克兰的抵抗就像“无米之炊”,前线士兵连过冬棉衣都没有,指挥官却“跑得比炮弹快”。

而基辅咖啡馆里,还有人在讨论“加入欧盟后的税率”,前线和后方的落差越来越大。

更让乌克兰头疼的是,俄罗斯还亮出了更狠的牌:普京在前线会议上下令,启动“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实战部署。

这导弹射程超1万公里,能携核弹头,核动力还能让它在目标上空长时间巡航,任何反导系统都拦不住。

消息一出,国际社会震动,特朗普说“没和谈进展就不见普京”,俄外交部却回应“愿意谈,但乌得承认新领土现实”。

从当前局势看,这个冬天很可能成了冲突的终局转折点。

乌克兰没了电力供暖,城市会变成“冰窖”,医院、养老院的设备没法运转,药品冷藏都是问题,民众基本生活都难保障,根本撑不起长期战争。

而俄军的策略很明确:用合围打垮乌军有生力量,用能源战切断战争机器,用“护降令”瓦解抵抗意志,最终逼乌克兰回到谈判桌。

毕竟俄罗斯不是要占领乌克兰全境,核心是维护自身安全,阻止北约东扩。

对俄罗斯来说,这场冲突不只是军事胜利,更是政治博弈的筹码,现在他们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就看乌克兰和西方能不能接受现实。

结语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局势早已清晰:俄军掌控战场主动权,乌克兰内外交困,西方援乌疲态尽显。

普京的“人道牌”和战略武器部署,既瓦解了乌军士气,也为谈判留了余地;而乌克兰在心理战和舆论战中步步被动,只能靠强硬表态撑场面。

这个冬天,很可能是这场漫长冲突的最后一个寒冬,和平或许不远,但前提是各方都能认清现实;继续对抗没有赢家,只有回到谈判桌,才能真正结束苦难。

信息来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普京视察了联合部队集团的一个指挥点》2025-10-26

参考消息:《最新!普京听取前线局势汇报》2025-10-26

来源:史不得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