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我闺女给我在网上抢了件挺好看的冲锋衣,说是秋天出去遛娃穿,防风又洋气。我一高兴,拆了包装就套身上了,对着镜子美了半天。结果下午去接小外孙放学,他小鼻子在我身上闻了闻,说:“姥姥,你身上有股怪味儿,像新家具。”
前两天,我闺女给我在网上抢了件挺好看的冲锋衣,说是秋天出去遛娃穿,防风又洋气。我一高兴,拆了包装就套身上了,对着镜子美了半天。结果下午去接小外孙放学,他小鼻子在我身上闻了闻,说:“姥姥,你身上有股怪味儿,像新家具。”
我当时还没当回事,笑着说:“瞎说,这是新衣服的味儿。”
晚上去小区门口的服装店给小外孙买袜子,跟老板娘聊起来。她一听我新衣服直接穿,眼睛都瞪圆了:“哎呀我的大姐!你可真胆大!那新衣服从厂子里到你身上,跟‘闯关东’似的,啥没沾过?你敢直接往身上套?”
听她这么一说,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听人劝,吃饱饭嘛!我赶紧搬个小凳子坐下来,听她给我上了一堂“新衣服科普课”,听完我才发现,自己这几十年都穿错了!
#### **新衣服?其实是件“脏衣服”!**
老板娘说,你别看这衣服崭新锃亮的,它可没你想的那么干净。
你想啊,一块布料,得先在工厂里染颜色、定型,那机器上的油、化学染料,能不沾上点?然后打包进仓库,跟一堆纸箱子、塑料袋挤在一块儿,灰尘少不了。再然后,快递车一拉,天南地北地跑,车里可能上午拉的日用品,下午拉的宠物粮,啥味儿都有。
最关键的是,到了店里或者直播间,那得多少人试穿啊?有人喷着香水试,有人刚吃完火锅满头大汗地试,甚至还有人蹭上点口红、粉底液……你买到的这件,说不定就是被几十上百人“盘”过的。老板娘笑着说:“这不等于你把别人穿过的‘二手衣’,直接当新的穿了吗?”
#### **比脏更可怕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刺”**
光脏点也就算了,用洗衣粉泡泡就行。老板娘说,最让人担心的,是衣服上那些看不见的化学玩意儿。
**头号坏蛋就是甲醛**,你说这玩意儿不是装修家具才有吗?老板娘白了我一眼:“那可不!为了让衣服不皱、颜色鲜亮、印花不掉,不少厂家都会用它当‘定型剂’。”虽然国家有标准,但“达标”不等于“没有”。特别是给小孩子买衣服,要是碰到黑心商家,用成人标准做童装,那孩子娇嫩的皮肤可就遭殃了,起红疹子都是轻的。
还有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印花。有些摸上去硬邦邦、有点黏的图案,可能含有一种叫“塑化剂”的东西,对身体也不好。
怎么穿新衣服才最安心?一张“保命清单”请收好
听完这些,我赶紧问那怎么办?总不能新衣服都扔了吧?老板娘给我支了几招,特别实在,我给总结了一下:
1. 黄金法则:洗!必须洗!
别嫌麻烦,这是最省钱、最有效的健康投资。用**40度左右的温水**洗,这个温度能把大部分细菌和甲醛“泡”出来。如果家里有烘干机,那就更好了,60度的热风等于给衣服来了个“桑拿”,能把残留的化学物质彻底赶跑。
2. 没烘干机?太阳就是最好的“烘干机”!
像我在女儿家,用烘干机不方便。老板娘说,没事,用温水洗完后,拿到太阳底下暴晒!紫外线是免费的杀菌灯,多晒晒,效果一样好。
3. 不同衣服,区别对待:
牛仔裤、深色衣服:第一次洗,在水里加点盐,不容易掉色。记得单独洗,别把你那白衬衫给染了。
印花的T恤:最好反过来冷水手洗,别使劲搓,也别烘干,不然图案容易裂开。
宝宝的衣服:这是重中之重!一定要买**A类**标准的!买回来用婴儿专用洗衣液,最好洗两遍。纯棉的袜子、内衣,实在不放心,用开水煮个10分钟也行。
4. 买之前就“排雷”,三招搞定:
看吊牌:A类(婴幼儿)> B类(能贴身)> C类(外套)。没吊牌的,别买,理直气壮地退!
闻味道: 拆开包装若有刺鼻的、让人头晕的味道,赶紧放下,甲醛在报警呢!
摸手感:特别是印花,摸着硬、黏、不透气,最好别买。
听完老板娘这一席话,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我那件新冲锋衣脱下来,扔进了洗衣机。又赶紧把给小外孙买的新秋衣秋裤找出来,仔仔细细洗了两遍,晾在阳台上。
说真的,以前总觉得新衣服不洗就穿是小事,现在才知道,这是在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洗一次衣服就半小时,可要是真穿出毛病来,去医院花的钱、受的罪,可就多了去了。
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从今往后,咱家的规矩就是:新衣服,不洗,谁也别想穿!
来源:游戏孤狼 Luc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