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早就说过:评委的“奖杯”和观众的“电影票”,早就是两码事了。
周末刚过,我今天必须聊个“惨案”。
黄晓明,“教主”,又扑了。
他那部新片《阳光俱乐部》,我跟你们说,这“卖相”有多好?
去年,就凭这片子,黄晓明在上海电影节,拿了个“金爵奖影帝”!
当时那叫一个“风光”,全网通稿“教主转型成功”、“告别油腻”、“影帝实至名归”!
我当时就“呵呵”了。
我早就说过:评委的“奖杯”和观众的“电影票”,早就是两码事了。
果不其然。
电影10月24号周五上映,吭哧了两天,到周末黄金期,累计票房…… (我得使劲瞪大眼) ……刚过400万。
419万!
排片占比低到只有4.5%!预计票房851万!
这不叫“扑街”,这叫“在ICU门口,直接被抬走了”。
一、一场“史诗级”的6连扑我今天必须给“教主”算笔账。
有人说,他“努力没有回报”。
我笑了。
兄弟,这不是“没有回报”,这是“负回报”。
咱从2023年开始数,这三年,黄晓明“血亏”了多少部? 整整6部!
第一部《银河写手》。
这片子,揭露编剧黑幕的,口碑不错。黄晓明干嘛了?他“投资”了。他通过自家公司“东阳易星”下场,当了“活菩萨”,帮导演夫妻俩“圆梦”。结果呢?票房不到500万。“活菩萨”,“血本无归”。
第二部《最后的真相》。
票房5400万。 听着还行?但制作费+发行费,巨高。亏。黄晓明不图钱,他图“名”。结果豆瓣5.9分,及格线都没上。 钱、名,双扑。
第三部《赤热》。
电视剧,跟他搭戏的是王鸥。扑得那叫一个“悄无声息”,我甚至都不知道这玩意儿播过。至今,豆瓣没开分。(估计是怕开了更难看)
第四部《解密》。
陈思诚主控的大制作,投资比《唐探》还高。黄晓明干嘛了?他又“投资”了。他估计是想抱“陈思诚”的大腿,觉得稳了。结果呢?票房3亿多,亏得底儿掉。“教主”的投资,八成又打了水漂。
第五部《戴假发的人》。
这部他没投,但他“演”了。那叫一个“拼”啊! 当时他跟叶珂的“绯闻”满天飞,他硬着头皮,跑路演、跑首映,给观众“道歉”(我也不知道他道个什么歉)。结果呢?400多万票房。 “巨亏”。
第六部,就是现在!《阳光俱乐部》!
这次,是黄晓明自己的公司“主投”!是他拿了“影帝”的“封神”之作!是他“转型”的“关键一战”! 结果呢? 票房1000万都到不了。
兄弟们,看懂了吗?
这不叫“运气不好”,这叫“精准踩雷”!
黄晓明,已经从“演员”,“进化”成了“票房黑洞”。
有意思的来了。
你去看那些“洗地”的稿子,话术都一样: “教主人品超好的!” “他情商超高的!” “他只是运气不好!”
我信吗? 我信!
这篇素材里,那个记者说,《烈火英雄》路演,黄晓明(当时绝对的主咖)拼了命地给导演、给旁边那个“十八线”小演员(张某,后来凉了那个)递话。采访完了,一点架子没有,跟所有记者“挨个”合影。
这叫什么?这叫“人品天花板”!
黄晓明,作为“朋友”、作为“老板”、作为“一个好人”,他值100分。
但作为“演员”,他“不及格”。
这才是他最“致命”的问题!
他太想“当好人”了。
他太想“证明自己”了。
他太想“摆脱油腻”了。
他“努力”吗? 他太努力了!
为了“去油”,他干了什么?
他开始“演”丑八怪(《戴假发的人》)。
他开始“演”傻子(《阳光俱乐部》)。
他以为,只要他“扮丑”、只要他“自毁形象”、只要他“用力”,观众就会“感动”,评委就会“发奖”。
他成功了吗? 他成功了一半。
评委被他“骗”过去了。(上海电影节那个奖,就是“安慰奖”) 但观众,不瞎!
有句观众的批评,简直是“一针见血”,戳爆了“皇帝的新衣”: “这是一部‘计算精密’的冲奖作品。试图用‘技巧’掩盖‘真诚’,用‘套路’替代‘关怀’。”
看懂了吗? “计算精密”!
这才是黄晓明“努力”的“真相”!
黄晓明现在最大的“油腻”,不是他“邪魅一笑”,而是他“用力过猛”的“努力”。
他所有的“努力”,都写在脸上。
他不是在“演”角色,他是在“演”:“快看啊!我在努力!我多不容易!我多想拿奖!我多想去油!”
他这种“努力”,就是另一种“油腻”!
他不是“真诚”地想演个好故事。
他是“计算”着,怎么能“骗”到一个“奖”。
结果,他“赌”赢了评委,但“输光”了观众。
说真的,黄晓明“扑街”,我一点都不可惜。
他“扑”得起。
他是“老板”,他是“资本”。
他后面还有“超过20部”的存货。
这家亏了,下家赚。
但真正“惨”的是谁?是那些被他“投资”、被他“看中”的新导演!
《银河写手》,导演夫妻俩自己出钱拍的。
《阳光俱乐部》,导演魏书钧(被批“华语最被高估的年轻导演”)。
黄晓明,带着他“好人”的“光环”和“精密计算”的“演技”,像一尊“活菩萨”一样“下凡”了。
他“投资”你,他“主演”你。
结果呢?他不是“活菩萨”,他是“票房毒奶”。
他拍一部,“死”一部。
他投一部,“亏”一部。
他自己有20条“后路”。
那些被他“奶死”的新导演呢?
黄晓明“愿赌服输”,他输得起。
那些导演,可能就再也没有“下一部”了。
所以,我今天必须把话撂这儿。
教主,晓明哥,我求求你了。
你“人品好”,我们都知道了。
你“情商高”,我们也领教了。
你能不能,别再“努力”了? 你能不能,别再“计算”了?
你能不能忘掉“影帝”,忘掉“去油”,忘掉“证明自己”?
别再“演”你的“努力”了。
我们观众,真的看“腻”了。
来源:赛车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