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籍华人张戎曾在书中暗示胡宗南可能“被统战”了,真实性大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17:28 1

摘要:“蒋介石逃往台湾时,派飞机来接胡宗南。胡想留在大陆,却被部下一拥而前,急拥上了飞机。……蒋还派胡主持‘反攻大陆’的工程,包括派人潜入大陆,都一一惨败。”

1、胡生平叙事

胡宗南是唯一一位全程参与国民革命军东征、国民革命军北伐、第一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国共内战以及海峡两岸对峙的黄埔军校学生。

由于胡宗南骁勇善战,深谋远虑,善于统御军心,加之又深得蒋介石的宠爱,便得以在短短的十年军事生涯中,在西北迅速站稳了脚跟,成长为威震大西北的一代悍将。

由于其往后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不少戏剧性,更为突出的是其最为信任的秘书熊向辉身份的暴露,让其身后还为不少人议论。

2、张戎曾暗示胡的“中共卧底”身份

张戎曾在其多本人物传记中暗指胡宗南“可能”是“共产党卧底”,她在书中这样写道,

“蒋介石逃往台湾时,派飞机来接胡宗南。胡想留在大陆,却被部下一拥而前,急拥上了飞机。……蒋还派胡主持‘反攻大陆’的工程,包括派人潜入大陆,都一一惨败。”

巧合的是,中国大陆曾有不署名人士在2007年6月号上登载了一篇名为《胡宗南的未遂起义》的文章,表示胡宗南确有接近中国共产党,所以巧合上佐证了张戎的说法,所以让胡宗南死后曾一度备受质疑。

此说法遭到了很多胡生前有人反驳,张戎还曾针锋相对提出了自己的反论:

张戎表示,她也听说了,因为胡宗南的儿子胡为真曾经跟她联络过,但这是她根据当年胡宗南打了一系列战役的资料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张戎指出,有人说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才是中共卧底,所以胡宗南是冤枉的,其实熊就是共产党人,但他在1947年时就离开胡宗南到美国去了,之后又发生许多事情,包括中共中央毛主席遇险又脱险的事,都在她书中有着墨,那时熊已经不在胡宗南身边了,可是后来胡宗南攻打延安的一系列战役,都让人对胡宗南起疑。张戎说:“熊向晖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但不能断定胡宗南不是。”

3、胡长子推传记为父亲正名

长子胡为真推出传记《一代名将胡宗南》、《胡宗南上将年谱》等4部作品,除了在黄埔建军90周年之际,以此系列书纪念黄埔军魂,也为涉及胡宗南的不实传言正视听。胡为真指出,当年老蒋曾打算以西昌作为反共的最后根据地,胡宗南当时虽认为军队入川将难保,但仍秉持“服从领袖”精神入川,损兵折将超过10万余人。曾打算死守西昌的胡宗南,根据当时情势在与蒋经国深谈后,促成台湾作为反攻大陆基地的结局,而老蒋也一纸令下要胡宗南弃守西昌来台。

4、军统沈醉晚年回忆录叙事

《军统内幕》:“1947年秋冬间,我曾去西安见过胡,保密局行动处处长叶翔之正在西安搜捕中共地下党组织……发现胡宗南的秘书和他的西北通讯社的负责人当中有中共党员,已经活动了多年……胡对此的确大吃一惊。这个死要面子的人,听说自己的亲信中居然有了共产党间谍,脸都气得发青。他立刻决定将所有涉及他部下的几个人都由他自行处理,要叶翔之不必过问,连向蒋介石报告时也应当把这几个人另外列出来,千万不能让蒋介石知道。”

5、周总理为其盖棺定论

周总理一生中曾多次评点胡宗南,直到1965年7月16日,周总理在谈到胡宗南时还说:“我和他打过交道,他一生反共或者主要方面是反共的。但听说他进黄埔前当小学教员,蛮有点正义感;进黄埔后,他和蒋介石搭上了老乡,跟着蒋介石跑,这当然不好;但在上海、在黄河流域,他也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兵败大西南,也对抗过蒋介石。要写好他们,还是鲁迅总结《红楼梦》的经验,敢于如实描写,不要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

周总理的上述讲话,无疑是对胡宗南最正确、最深刻、最完整的历史评价,可以说是盖棺论定。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鲜为人知的人物叙事》、《蒋中正日记》、《军统内幕》

来源:中土岛SxYd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