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的热情与信心,源于大连海参立体溯源体系构建的坚实信任基石。这套于2024年8月正式发布的“一图一库一系统”创新模式,为每根大连海参打造了可追溯的“数字身份证”——
至10月24日仅一周时间
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
收到大连海参原产地
▲资料图
伴随大连海参主产区底播海参陆续进入采捕期,以及冬季养生进补季的到来,大连海参市场逐渐迎来年度消费高峰。
▲资料图
大连海参原产地溯源码,已经成为正宗产品的认证码,消费者购买的放心码。
大连海参溯源码就是产品的‘信用通行证’,去年带码产品销量增长显著,今年旺季前,我们必须备足。
这批带着“数字身份证”的产品将陆续发往全国,满足消费者对“正品大连海参”的旺盛需求。
溯源赢得信任
市场认可度飙升
企业的热情与信心,源于大连海参立体溯源体系构建的坚实信任基石。这套于2024年8月正式发布的“一图一库一系统”创新模式,为每根大连海参打造了可追溯的“数字身份证”——
一张坐标图精准标注九大主产区,成为消费者辨识产地的“地理标尺”;一个大数据库涵盖近2000家养殖主体信息,实现“企业有档案、生产有记录”;一个溯源系统在第三方监督下,打通从育苗、养殖区域、养殖方式、采捕到加工、检测、流通的全链条,让海参的“前世今生”一目了然。
▲资料图
据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溯源体系带动相关企业销量增长15%~30%。截至目前,已累计为40家认定企业发放溯源码87.7万枚,约265万斤带着“数字身份证”的大连海参进入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资料图
苗种源头严控
锁定“产业芯片”
苗种是大连海参产业不容有失的“芯片”。大连海参的卓越品质,其根本正源于对“北参原种”这一珍贵血统的坚守。今年,大连海参溯源体系实现关键突破——向前一公里,直达苗种源头。
大连海参之所以能被誉为“参中之冠”,其根本正源于对“中国刺参原种”这一珍贵种质资源的坚守与科学选育。今年7月,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大连海参苗种生产管理规范》,遴选出首批获认定的大连海参种苗繁育基地,以国家级刺参原种场为“源头活水”,保种护源;以十余家省级刺参良种场为“孵化中枢”,优中选优。抗病性强、适应范围广、生长性状优良的本地原种苗,这为后续的养殖、加工乃至消费者的最终体验,奠定了坚实的生物学基础。
9月,大连海参种苗数据库正式启用,通过一张小小的“大连海参苗种生产和销售备案证”,实现了“一证锁全链”。如今,从稚参、幼参到即将投放大海的大规格苗种,它们的种质来源、产卵时间、流向与养殖方式等核心信息全部清晰可查,大连海参用数字世界构建了完整的产业源头镜像,确保了每一只成品海参的“身世”清白、血统纯正。
产品质量定标
定义“参中之冠"
在产品端,大连海参更是完成了从“有标准”到“有高标准”的跨越。针对国标、行标,难以充分体现大连海参特色优势的痛点,大连市渔洋渔业协会组织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专家学者,致力于制定“最严、最高海参质量标准”,起草首部《大连海参产品质量管理规范》,让“大连海参”变成了可量化、可验证的技术语言,显著体现大连海参质量特色的理化指标和全程溯源体系。
《规范》为大连海参的独特品质树立科学标尺。通过“实验室+车间+市场”的共创模式,划定大连海参的品质红线,设立不容妥协的品质底线,例如根据大连海参的原料特点,明确规定至少30斤鲜活海参才能加工出1斤干海参,杜绝掺假增重的空间;营养指标量化,引入体现大连海参核心滋补价值的多糖、皂苷等理化指标,让高品质看得见、测得出。这不仅是为产业设立品质“底线”,更是为大连海参共同托起价值“高线”。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