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哎呀,各位家长朋友,最近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如果你发现孩子“感冒”了,流鼻涕、咳嗽,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病情反反复复甚至越来越重,那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一种专门“盯”上孩子的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作祟!它正处於高发期,来势汹汹
哎呀,各位家长朋友,最近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如果你发现孩子“感冒”了,流鼻涕、咳嗽,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病情反反复复甚至越来越重,那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一种专门“盯”上孩子的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在作祟!它正处於高发期,来势汹汹,已经有不少家庭“中招”,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
一、事件起因:这个“狡猾”的病毒究竟是什么来头?
说起来,呼吸道合胞病毒可不是什么新面孔。它是全球范围内导致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发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的头号病原体。简单说,它就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里最常见的“坏家伙”之一。
最近气温下降,这种病毒变得异常活跃。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全年龄段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检出率持续位居前列,在0-4岁的宝宝中,其检出率更是连续多周高居首位[1]。瞧瞧,它的“攻击目标”有多明确!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近期都接诊了众多感染患儿,其中最小的才5个月大,实在让人心疼。
二、病毒为何如此“偏爱”小孩?过程惊心!
1. 症状极具迷惑性,像极了“感冒”这病毒非常“狡猾”,感染后的早期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声音嘶哑,甚至发烧,和普通感冒几乎一模一样,潜伏期也有2-8天。很多家长一开始都会误以为孩子只是着凉了,从而延误了最佳观察和就医时机。
2. 病程进展快,对婴幼儿威胁巨大但可怕之处在于,它专挑软柿子捏。对于1岁以内,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早产儿或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他们的呼吸道更狭窄,免疫功能也不完善,病毒很容易从“上呼吸道”迅速攻击到“下呼吸道”。北京儿童医院感染与病毒研究室主任谢正德教授指出,小婴儿感染后,轻则像感冒,重则可能迅速发展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出现剧烈的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甚至困难,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科主任曹清教授解释,这是因为小宝宝咳嗽能力差,痰液不易排出,会加重气道堵塞和损伤,从而出现典型的“喘憋”症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呼吸时鼻孔张得很大、锁骨或肋骨间出现凹陷、或者发出“呼噜呼噜”的喘息声,同时精神萎靡、不吃奶,这就绝对是危险信号,必须立刻去医院!
3. 影响可能很长远更令人担忧的是,一次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能会对孩子未来的呼吸健康产生长远影响。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感染此病毒,与儿童期乃至成年后反复喘息和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所以说,保护好孩子远离它,是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础。
三、我们该如何守护孩子?预防是关键!
目前,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上还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支持为主。因此,预防大于天!家长们务必记牢以下几招:
勤洗手是第一道防线:家长在外出回家后、接触宝宝前,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病毒可以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勤洗手能有效切断传播链[6][7]。减少扎堆,避免感染:在病毒高发季节,尽量不带婴幼儿去商场、游乐场等空气不流通、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2][6]。做好家庭防护:如果家人感冒咳嗽,务必戴上口罩,避免与宝宝亲密接触(如亲吻)。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宝宝常接触的玩具、门把手等。特别注意:有婴儿的家庭必须杜绝吸烟!数据显示,吸烟家庭的孩子感染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要高出数倍。总结一下:家长们,面对这个“伪装者”,我们既不能过度恐慌,也绝不能麻痹大意。一旦孩子出现“感冒”症状,尤其是小婴儿,我们要多留个心眼,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记住,当普通的感冒药效果不佳,孩子反而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精神差等异常时,别犹豫,火速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细心防护,就能为孩子们撑起一把坚实的保护伞,让他们平稳度过这个病毒高发期。
来源:通州-格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