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分04秒,4分1篮板2盖帽,两投全中。把杨瀚森这份数据单甩在桌上,你可能会以为是哪个超级巨星在垃圾时间刷了一下存在感。但现实恰恰相反,这是一个菜鸟在开拓者轮换阵容里的全部表演时间,高效得像个bug,也短暂得像个笑话。教练组似乎在用秒表掐着他的上场时间,生怕他
2分04秒,4分1篮板2盖帽,两投全中。把杨瀚森这份数据单甩在桌上,你可能会以为是哪个超级巨星在垃圾时间刷了一下存在感。但现实恰恰相反,这是一个菜鸟在开拓者轮换阵容里的全部表演时间,高效得像个bug,也短暂得像个笑话。教练组似乎在用秒表掐着他的上场时间,生怕他多打一秒就会扰乱球队的什么“百年大计”。
卢尼大概没想到,这个来自中国的七尺大个子,第一场常规赛就没打算按传统中锋的剧本走。首节刚过两分钟,杨瀚森在弧顶接球,没有一丝犹豫要往里凿,反而是一个运球急停,用一记标准的罚球线跳投拿下了NBA生涯首分。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快到让贴防他的卢尼都慢了半拍。替补席瞬间沸腾,但镜头里的杨瀚森只是面无表情地回防,仿佛这只是训练里的一个普通进球。
开拓者的临时主帅斯普里特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外界的惊愕,赛后直接摊牌,把培养计划公之于众。他的话翻译过来就三条,第一,这赛季杨瀚森的定位就是体验卡用户,每场固定五分钟左右。第二,别想着在低位看他大杀四方,他得先从三分线外学着跑,学着防。第三,球队输赢与他无关,他的任务是睁大眼睛看,把联盟里每个对手都认全了再说。
这套逻辑听着像那么回事,毕竟是小球时代,大个子没投射、没速度就是死路一条。强行把他扔进低位肉搏,面对的都是格林、阿德巴约这种级别的防守怪物,很可能信心直接被打没。先让他当个高炮台,拉开空间,在防守端习惯追着后卫跑,这更像是在打磨一件现代篮球武器的雏形,而不是急着使用一把功能单一的旧锤子。过程可能会很难看,但目标很明确。
斯普里特教练在暂停时对着场内喊话的场景被直播镜头捕捉到,那句“外线起手,别乱背打!”瞬间点燃了社交媒体。球迷们想不通,为什么放着一个肉眼可见的内线优势不用,非要让他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这种感觉就像你买了一辆法拉利,却只被允许在小区里以20码的速度开,美其名曰“熟悉车况”。
“一个赛季很长,先让他看清对手,再谈下一步。”
这句话被斯普里特反复强调,成了球队官方的挡箭牌。这背后藏着一种冷酷的耐心,一种属于职业经理人和教练组的“上帝视角”。他们看的不是下一场比赛的胜负,而是杨瀚森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职业生涯。在他们眼里,现在的每一分钟都是投资,是为了避免他成为昙花一现的“伤仲永”。
第二次登场,杨瀚森用行动回应了那些关于他移动能力的质疑。波杰姆斯基以为自己已经甩开了所有人,准备轻松上篮,结果一只大手从天而降,直接把球钉在了篮板上。这是一个结结实实的追身大帽,爆发力和判断力展露无遗。完成封盖后他没有丝毫停顿,立刻转身投入快攻,整个波特兰主场的分贝瞬间被拉满。他证明了自己不只是个木桩子。
比赛最后时刻,他又替补上来打了不到一分钟。面对卢尼的死亡缠绕,他先是策应传球助攻了队友,接着在篮下接到球,用一个柔和的左手勾手将球打进。哨响,下场,全场高呼他的名字。他笑着和队友击掌,2分04秒的体验时间结束。他的效率高得离谱,但教练的固执也同样固执得离谱,这两者构成了围绕在他身边的巨大矛盾。
这短暂的2分钟到底是球队在暴殄天物,还是在下一盘大棋?是该把他下放到发展联盟去大包大揽找自信,还是继续让他跟着大哥们“小火慢炖”?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开拓者选择了最稳妥也最熬人的一条路,他们用一个赛季的耐心,去赌一个中国大个子的未来。而对于球迷来说,等待,永远是最漫长的煎熬。
来源:幻觉mNg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