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治中心就是我们身边的‘平安管家’。”怒江州委政法委副书记胡小涛在直播中的一句话,道出了综治中心的核心定位。在怒江,这个整合了调解、咨询、防控等多功能的“一站式”平台,已建成覆盖州、县、乡、村四级的300多个中心,就连最偏远的独龙江乡也实现了规范化运行。
一场持续6小时的直播
收获点赞超过30万
10月24日上午11点30分
云南政法直播间
“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
怒江专场开播
“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
这句朴实无华的口号
伴随着峡谷的清风
传遍了四方
“平安管家”在身边
峡谷治理无死角
“综治中心就是我们身边的‘平安管家’。”怒江州委政法委副书记胡小涛在直播中的一句话,道出了综治中心的核心定位。在怒江,这个整合了调解、咨询、防控等多功能的“一站式”平台,已建成覆盖州、县、乡、村四级的300多个中心,就连最偏远的独龙江乡也实现了规范化运行。
面对98%以上面积是高山峡谷的特殊地理环境,怒江探索出“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网格响应”的联动机制。无论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还是劳务欠薪、法律难题,群众都能通过“云综治”小程序、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一键上报”,享受“一揽子”解决方案,免去了在山路间奔波之苦。
民族“枫景”润心田
特色调解化干戈
作为全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怒江的社会治理深深烙上了民族文化的印记。直播中,一系列充满民族智慧的特色调解模式,成为亮丽的“枫景线”。
泸水市的“玛腊”调解,依托傈僳族“长嫂如母”习俗,用民族语言“拉家常”化解矛盾;福贡县的“达比亚”调解,邀请怒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用歌舞韵律奏响和谐之音;贡山县的“彩虹”调解,则发挥独龙族对彩虹的向往,由“五老+两小”队伍通过“院坝调解”“火塘调解”就地解纷。这些方式,不仅解决了问题,更促进了民族团结,润物细无声。
创新赋能提效能
智慧治理解难题
科技与模式的创新,是提升治理效能的“怒江密码”。泸水市的“1342”工作模式,打造“综治之家”,汇聚“解忧特工队”,运用四个“锦囊妙计”,依托两大“智慧神器”,确保群众“进一扇门,解所有忧”。
兰坪县营盘法庭的“法庭+综治中心+五联五心”模式,织密“三网解纷”体系,将法治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独龙江乡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以及检察机关入驻综治中心担任“法治参谋”,共同构筑了坚实的平安防线。
全州推广的“怒江网格”APP和“云综治”平台,让7643名网格员成为“千里眼”“顺风耳”,实现了事件的实时上报、精准处置和全程追溯。
平安答卷暖民心
安全感满意度“三连冠”
实实在在的成效,是对这场直播最好的诠释。怒江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满意率实现全省“三连冠”。独龙江乡更是保持了连续5年“引领带”案件零发生等多个“零发生”卓越纪录。
高效化解的案例比比皆是:拖欠工程款纠纷1天内化解,邻里建房矛盾现场调解并司法确认,为农民工追回欠薪35.9万元……“有纠纷找综治中心”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直播中分享的一个暖心细节是:一名小学生捡到手机,第一时间就送到了综治中心。
这场直播,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宣传,更是怒江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路径的精彩缩影。它用“规范化”夯实根基,用“民族牌”激活末梢,用“科技力”提升效能,绘就了一幅充满温度与智慧的平安画卷。
来源:云南法制报、长安怒江
责任编辑:字亚雪
来源:云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