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斤玉米称出60斤 莫让鬼秤坑农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7 16:20 2

摘要:在广袤的中国农村,秋收时节本是一年中最充满希望与喜悦的时刻。金黄的玉米像珍珠般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也承载着农民们一整年的汗水与期盼。然而,近日在一些地区的农产品收购市场上,却曝出了令人愤慨的“鬼秤”乱象——一位朴实的农民拉着满满一车、辛苦晾晒后足有100

在广袤的中国农村,秋收时节本是一年中最充满希望与喜悦的时刻。金黄的玉米像珍珠般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也承载着农民们一整年的汗水与期盼。然而,近日在一些地区的农产品收购市场上,却曝出了令人愤慨的“鬼秤”乱象——一位朴实的农民拉着满满一车、辛苦晾晒后足有100斤的玉米前去售卖,经过收购商的电子秤一称,显示屏上赫然跳出的数字却只有60斤。这凭空“蒸发”的40斤玉米,不仅仅是几斤粮食的损失,更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无情践踏,对市场公平诚信的公然挑衅。



“鬼秤”,这一看似小巧的计量工具,在不法商贩手中却成了牟取暴利的“利器”。他们通过非法改装、预先设置参数、甚至使用遥控装置等手段,让原本应公正计量的秤具变得“缺斤短两”、“猫腻十足”。对于农民而言,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从春播时的悉心耕耘、夏日里的除草施肥,到秋收时的起早贪黑、晾晒归仓,他们付出的是体力的透支、心血的浇灌。玉米的收购价本就随行就市,利润空间有限,这“短秤”一扣,相当于直接从农民的口袋里掏钱,让他们的辛勤劳作大打折扣,甚至可能“白忙活一场”。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更寒了他们的心,让他们对市场交易产生疑虑和不信任感。

莫让“鬼秤”坑农,这不仅是对市场秩序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弱势群体的有力保护。农民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源头,他们的权益保障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连最基本的公平交易都无法得到保证,何谈激发农民的种粮热情?何谈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主动作为。要加大对农产品收购市场的巡查力度和频次,对使用“鬼秤”等计量作弊行为进行“零容忍”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同时,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让“鬼秤”无处遁形。

此外,提升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应加强对计量知识的宣传普及,教会农民如何识别“鬼秤”,如何在交易前对秤具进行简单校验,以及在权益受损时如何保存证据、及时维权。可以推广使用经过检定合格的公平秤,为农民提供便捷的复核途径。从长远来看,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和诚信体系,规范收购行为,推广电子化交易和溯源系统,才能从根本上铲除“鬼秤”滋生的土壤,让农民卖得放心、卖得公平,让每一份辛勤付出都能获得应有的回报,真正守护好农民的“钱袋子”,让丰收的喜悦不打折扣。

来源:快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