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0万泰国民众将投票!18亿预算筹备,议会解散成关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7 16:10 2

摘要:泰国总理办公室附属部长帕拉多恩后来也说了,现在政府和选举委员会早就在深入聊大选时间表了,还特意提了句“综合各方情况,3月29日是最有可能确定的选举日期”。

在上周五那天,泰国总理阿努廷直接跟路透社证实了一件事和泰国选举委员会商量完,大选初步定在3月29号。

这话一出来,之前他提的“1月底前解散议会、3到4月初举行大选”那个时间框,才算真真切切落了地。

泰国总理办公室附属部长帕拉多恩后来也说了,现在政府和选举委员会早就在深入聊大选时间表了,还特意提了句“综合各方情况,3月29日是最有可能确定的选举日期”。

从泰国以往的选举规矩来看,议会解散后得在60天内办大选,要是1月底前能把议会解散了,3月29号投票刚好卡着这个法定周期,流程上挑不出啥毛病。

不过有一点得说清楚,现在选举委员会还没正式敲定最终日期,选举委员会主席伊提蓬透露。

他们正在细化“大选投票+两项公投”的具体流程,像投票站怎么设(毕竟泰国77个府,城市和偏远地区都得照顾到)、选票怎么设计(得把大选和公投的票区分开,不然选民容易搞混)、计票规则怎么定(纸质票和电子计票怎么衔接),这些细节都得弄好才能对外公布正式日程。

伊提蓬还说了两个关键数据,这次投票预计要花18亿人民币,全国大概5300万符合资格的选民能投票。

本来想觉得18亿不少,但查了下泰国之前的大选,2019年花了16亿,2023年临时选举花了17.5亿,算上通胀,这次的预算其实就在常规范围里,没乱花钱。

至于选民数,比2023年多了100万左右,多半是新到20岁投票年龄的年轻人,这部分群体的选择说不定还能影响局部选区的结果。

还有个没明确的关键节点议会解散的具体日期,截至10月24号发稿,泰国政府还没说啥时候解散议会。

但按3月29号大选倒着推,1月底前必须解散议会,不然大选就得延后,之前定的时间框就白说了。

搞不清为啥现在还没公布这个日期,毕竟这可是卡着时间点的事,晚了就等于没兑现承诺,对执政联盟的信誉影响不小。

要理解这次大选日期为啥这么重要,得先说说阿努廷是怎么当上总理的。

今年9月初,阿努廷通过议会投票当选总理,成了泰国自2023年8月以来的第三位政府首脑。

2023年8月先是为泰党领导人佩通坦短暂组阁,后来因为联盟散了辞职,接着过渡政府撑了大概一个月,直到阿努廷上台。

阿努廷能上台,核心原因是他领导的为泰党从原来的执政联盟退了出来,转头找了议会第一大反对党人民党支持,最后在议会投票里拿到了多数席位,才凑成了新的执政联盟。

本来想这泰国政局2023年8月后就没稳过,换了俩首脑,阿努廷能上来,说白了还是联盟换得及时,人民党给的支持太关键。

而且人民党当初支持阿努廷组阁时,提了两个硬条件:一是阿努廷政府得在就职后四个月内组织大选,二是要推动新宪法公投。

阿努廷9月初就职,要是1月底前解散议会、3月29号办大选,刚好在“四个月内”的范围里,这明显是在兑现承诺。

很显然,阿努廷不敢不兑现,之前2023年就是因为前执政联盟没兑现承诺才散的伙,他可不想重蹈覆辙,毕竟现在的执政基础全靠和人民党的合作撑着。

说了这么多大选日期的事,其实同步要办的两项公投才更值得关注。

这两项公投一个是新宪法公投,一个是“是否撤销两项泰柬边界划界协议”的公投,都要和大选放同一天办。

新宪法公投涉及的是国家权力架构,比如总理的职权范围、议会席位怎么分,还有议会的运作规则,像法案要多少票才能过、不信任案怎么提交。

要是新宪法通过了,泰国的政治生态可能真得变一变比如要是新宪法给议会加了权、限制了总理的权力,那以后不管哪个党上台组阁,施政都会受约束,甚至可能影响大选后的组阁结果。

至于泰柬边界划界协议的公投,关系就更直接了。

这两项协议是泰柬两国谈了10多年才定下来的,2010年就开始正式谈判,2018年签了核心协议,2020年才慢慢开始实施。

之前2011年的时候,泰柬还因为协议里涉及的柏威夏寺周边地区爆发过武装对峙,双方都有人员伤亡。

要是这次公投通过撤销协议,那泰柬的边境争议肯定会重启,两国的外交关系和边境地区的稳定都得受影响;要是没通过撤销,那现在的边境合作态势就能维持住。

这个公投结果不管怎么样,对泰柬两国的关系都是个考验。

现在泰国的主要政党都开始动起来了,像为泰党、人民党、民主党、前进党这些,都在围着3月29号这个潜在的大选日期调整竞选策略。

有的党开始公布民生政策,比如要提高最低工资、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有的党提经济计划,说要推动旅游业复苏、吸引外资;还有的党明确了外交立场,尤其是对柬埔寨的政策和跟东盟国家的合作方向。

这些政党不光说,还搞线下集会、在社交媒体上宣传,都是为了给选举攒人气。

不过并非明智之举的是,有些政党现在就急着抛各种政策承诺,其实选民更关心这些承诺能不能落实。

光说不练的话,就算选前人气再高,选后也容易失去支持。

毕竟泰国老百姓这两年受政局变动影响,日子不好过,更需要实打实的政策,不是空口白话。

选举委员会这边也没闲着,除了细化投票流程,还说要在未来4周内完成选民登记信息的核对工作,重点查有没有重复登记、身份信息失效的情况。

同时还会联合地方政府培训投票站的工作人员,确保投票能顺利进行。

另外,选举委员会已经开始监管竞选资金了,防止政党违规筹钱,这步做得还挺必要,能减少选举里的猫腻。

东盟各国、中国、美国这些泰国的主要合作伙伴,最关心的是大选后泰国的外交政策能不能保持连续,尤其是对柬埔寨的态度和在区域经济合作里的立场,还担心公投要是引发边境争议,会影响东南亚地区的安全。

从泰国国内来看,根据苏凡纳布大学10月下旬做的民调,大部分选民最关心的是大选后政府能不能搞好转经济的政策,其次是民生保障和政治稳定。

这也能理解,毕竟政局折腾了这么久,老百姓早就想过安稳日子了。

总的来说,10月24号阿努廷证实的3月29号初步大选日期,不光明确了“1月底前解散议会”的节点,更重要的是兑现了和人民党的政治承诺,这对稳固现在的执政联盟很关键。

同步要办的两项公投,一个可能改泰国的政治规则,一个可能影响和邻国的关系,都是不能忽视的关键点。

接下来最该关注的就是泰国政府啥时候公布议会解散的具体日期,还有选举委员会啥时候公布正式的投票日程。

毫无疑问,这次大选对泰国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政治“校准”,不管是选举结果还是公投结果,都会决定泰国未来几年的执政格局和发展方向,后续的进展确实得持续盯着。

来源:念寒尘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