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末带3岁娃去公园玩滑梯、搭积木,回家后娃突然哭闹说嘴巴疼,仔细一看,娃的手心、脚心冒出了小红疹,嘴角还起了小水泡——这可不是普通过敏!不少家长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其实这很可能是手足口病在“搞小动作”。
周末带3岁娃去公园玩滑梯、搭积木,回家后娃突然哭闹说嘴巴疼,仔细一看,娃的手心、脚心冒出了小红疹,嘴角还起了小水泡——这可不是普通过敏!不少家长都遇到过类似情况,其实这很可能是手足口病在“搞小动作”。
手足口病“小档案”:别被这些误区骗
“元凶”是谁:它由肠道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可不是“手足口长疹子就是严重病”,多数患儿症状轻微。
传播“套路”多:接触患儿的唾液、疱疹液、粪便,碰过被污染的玩具、餐具、滑梯扶手,甚至吸入患儿咳嗽、打喷嚏的飞沫,都可能被传染;喝了被污染的水、吃了被污染的食物,也会“中招”。
这些误区要避开:有人说“只有5岁以下娃会得”,其实成人也可能感染,只是多为隐性感染,却能传给孩子;还有人觉得“出疹越多越严重”,其实病情轻重和疹子数量没关系,关键看是否出现持续高热、呕吐等重症信号。别恐慌,多数娃1-2周就能自愈。
家长可以每天睡前观察孩子手心、脚心、口腔,一旦患上手足口病,可以及时发现哦~
护娃远离手足口,这几招要记牢!
Part.1洗手要“较真”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用肥皂和流动水给娃洗够20秒,家长接触娃前也要洗手,别用手揉眼睛、摸口鼻。
Part.2玩具、餐具常消毒
娃的积木、绘本、奶瓶、餐具,每周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再用清水冲净;公共场合的玩具,玩后及时给娃洗手。
Part.3及时打疫苗
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越早接种保护效果越好。
Part.4少去“人挤人”的地方
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娃去游乐场、早教中心等人群密集场所;如果身边有患病孩子,一定要让娃远离。
Part.5生病别硬扛
若娃出现发热、红疹、口腔疼痛,及时带娃就医,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避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主动防护,给娃健康“安全感”
手足口病虽常见,但只要我们主动做好健康管理,就能减少它的威胁。家长提前带娃接种疫苗、日常做好卫生防护,学校和托幼机构定期消毒环境,每个人都把“主动预防”放在心上,就能为孩子筑起健康屏障,让他们在阳光下安心玩耍。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惟爱你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