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额退还中国关税?特朗普大祸临头,有人直戳要害,美法院判决结果即将出炉,中美贸易战出现重要转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7 15:52 2

摘要:最近美国那边有个大事要发生——最高法院要在11月首周开庭,判特朗普搞的那些关税合不合法。这事儿可不光关系到特朗普本人的政治前途,还牵扯到一大笔钱:要是判特朗普输了,美国可能得把之前非法征收的关税退回去,这里面就包括从中国收的部分。这么一看,打了挺久的中美贸易战

最近美国那边有个大事要发生——最高法院要在11月首周开庭,判特朗普搞的那些关税合不合法。这事儿可不光关系到特朗普本人的政治前途,还牵扯到一大笔钱:要是判特朗普输了,美国可能得把之前非法征收的关税退回去,这里面就包括从中国收的部分。这么一看,打了挺久的中美贸易战,好像要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了。

先说说特朗普这关税战打得多“翻车”。他一开始喊着“美国优先”,到处给别的国家加关税,尤其是那些依赖美国市场或者想靠美国保安全的国家。结果呢?不仅没让美国变成“香饽饽”,反而把好多国家都推远了,全球贸易都在慢慢“绕开美国”。

就说欧洲的德国吧,2024年美国才刚抢过中国,成了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结果2025年前8个月就被中国反超了。为啥?还不是因为美国加关税、搞贸易壁垒。数据摆在那儿:德国对美国出口前8个月降了6.5%,8月份单月更是暴跌20.1%,创了好几年的新低;反观中德贸易,总额比美德还多,韧性十足。德国外贸协会的头儿都直说了:“美国的关税政策就是出口下降的重要原因。”

大西洋对岸的加拿大也受不了了。加拿大总理卡尼直接说,以前跟美国关系近是优势,现在成了软肋,美国的保护主义快把加拿大经济压垮了,“两国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特朗普还时不时说“加拿大该并入美国”“美加有天然冲突”,加拿大也不跟他对着加关税了,但不是妥协,而是要“自己掌控未来”——最近跟印尼签自贸协定,跟阿联酋搞人工智能合作,跟欧盟、德国也签了相关协议,甚至还给中国部分钢铁铝产品免了关税,就是想少靠美国,多找别的市场。

最惨的还是美国自己的农民。现在正是大豆收获的季节,马里兰州农民哈奇森却愁得不行。9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直接从去年同期的170万吨降到了零,这还是2018年11月以来头一回,反观南美的大豆卖得特别好。以前特朗普加关税,美国农产品出口就赔了270多亿美元,政府补了230亿;现在更糟,化肥、农机零件因为关税贵了不少,农民忙活一年不仅不赚钱,还可能倒贴,特朗普承诺用关税收入帮农民,也没兑现。爱荷华州立大学教授算了算,今年美国农场破产数量要比去年多50%,农民戴维·布里尔都不敢想关税战再持续下去会咋样,哈奇森更是直接喊话特朗普:“赶紧把这事儿解决了吧!”

农民惨,美国消费者也没好到哪儿去。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算过,2025年这些关税会让美国物价短期涨1.7%,平均每个家庭一年要多花2400美元。尤其是皮革制品,价格要涨36%,衣服涨34%,就算长期来看,也得涨10%以上。像好时巧克力这种企业,因为可可被加了关税,原材料成本涨得厉害,只能跟政府谈判求豁免;食品制造商们也联名写信,希望咖啡、燕麦、罐头用的锡轧钢这些商品能免关税。

不过现在最让特朗普头疼的,还是法院的判决。这事儿得从2025年1月说起,特朗普刚上台就绕开国会,用了一个叫《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的东西,对全球加10%的“基准关税”,还专门针对中国搞了“芬太尼关税”。他自己说半年就从日韩、欧盟那儿拿到近2万亿美元的“好处”,但美国企业早就受不了了。

今年5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先判了,说特朗普这关税违法——关税权是国会的,特朗普用IEEPA征税是越权,而且贸易逆差根本不算“国家紧急状态”。8月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也维持了原判,等于给特朗普的关税贴了“非法”标签。特朗普不服,上诉到最高法院,还说要亲自去旁听,想靠政治姿态影响判决。

连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都慌了,公开说要是败诉,“不得不退还大约一半的关税”,对财政部来说是“糟糕的情况”;要是判决拖到2026年6月,要退的钱能到7500亿到1万亿美元——美国政府本来就老面临停摆风险,这么多钱退出去,更是雪上加霜。

眼看听证会要到了,特朗普也开始搞“对冲”。最近悄悄免了数十种商品的关税,像黄金、LED灯、部分矿物和化学品,这些全是美国自己造不出来的;还签了行政令,把关税豁免的审批权直接给了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不用他自己每次都发命令,说是“简化政策”,其实就是怕败诉后要退的钱太多,提前减少压力。

同时,他还在扩大另一个法律的适用范围——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最近把重型卡车、药品、家具都加进去了,对卡车及零件加25%关税,公交车加10%,还延长了汽车制造商的关税减免期限。为啥选这个条款?因为专家说了,IEEPA在法院那儿不占理,但第232条给总统的授权更充分,不容易被挑战。比如想改钢铝关税,随便找个“保障国家安全”的理由就行,还能把产品上下游都算进去,范围特别广。

但就算特朗普这么操作,反对的声音还是不少,有人直接戳他的要害。7家美国企业(比如益智玩具商Learning Resources)联合十几个州,给最高法院提交了材料,说特朗普的关税就是“巨额非法税”。Learning Resources哭诉,关税让他们进口成本暴涨,现金流都被占了,还找不到替代货源;另一个葡萄酒分销商牵头的小企业群体更直接,算出来这关税相当于未来10年美国人要多缴3万多亿美元的税,“锅全让企业背了”。

北京有个律师叫管健,分析得挺到位,他说要是最高法院尊重“三权分立”,大概率会维持下级法院的判决——这事儿根本不是关税多少的问题,而是特朗普是不是在抢国会的权力,是美国宪政体制的一次大考。

对中国来说,这判决也很关键。要是特朗普输了,之前被非法征收的关税就有了退还的法律依据,具体金额虽然还没明确,但肯定不是小数目。而且从长远看,特朗普的关税战已经让全球贸易格局在变,比如德国转头跟中国做更多生意,加拿大、东南亚国家也在找美国之外的合作伙伴,“去美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现在全球都在等11月首周的结果:特朗普能不能过关?美国的三权分立是不是真的管用?中国能不能拿回被多收的关税?中美贸易战会不会因此转向?说起来也挺讽刺的,特朗普一直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结果搞政策用的是可能违法的手段,最后连自己国家的企业、法院都不站在他这边——这事儿的结果,不光会影响特朗普,还会改变中美甚至全球的贸易走向,值得好好盯着。

来源:军君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