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明远加仓歌尔股份:AI浪潮下,押注消费电子变革的核心逻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15:14 2

摘要:当AI大模型从“能说会道”走向“落地实用”,消费电子产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三季度,知名基金经理冯明远加仓歌尔股份的动作,并非偶然的个股调整,而是精准踩中了AI技术驱动消费电子升级的节奏——通过锁定歌尔在AI硬件产业链的关键角色,布局AI落地带来的长期价值红

当AI大模型从“能说会道”走向“落地实用”,消费电子产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三季度,知名基金经理冯明远加仓歌尔股份的动作,并非偶然的个股调整,而是精准踩中了AI技术驱动消费电子升级的节奏——通过锁定歌尔在AI硬件产业链的关键角色,布局AI落地带来的长期价值红利。这一操作背后,藏着四层与AI发展深度呼应的投资逻辑。

逻辑一:AI硬件“卖水人”,承接终端交互需求

AI技术要走进日常生活,离不开硬件终端这个“桥梁”。歌尔股份早已跳出传统消费电子代工厂的定位,成为AI硬件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业务覆盖AI眼镜、智能耳机等关键交互终端,还具备“零件+配件+整机”的全方案能力。

比如,它与小米、华为联合推出的AI眼镜,既能实现语音控家居、实时翻译,又覆盖千元到数千元的多价位市场;开放式耳机则搭载AI降噪算法,精准适配通勤、办公等场景。这些设备正是AI大模型的“手脚”——大模型的语音识别、图像理解能力,最终要通过终端触达用户。随着AI技术迭代,用户对“随身AI助手”的需求会持续爆发,而歌尔的硬件布局,恰好直接承接了这波需求红利。

逻辑二:垂直整合筑壁垒,扛住AI硬件性能考验

AI对硬件的要求远比传统消费电子苛刻:AR眼镜要更轻薄、显示更清晰,智能设备要更低功耗、更快响应。要满足这些需求,单靠组装环节远远不够,必须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歌尔的应对策略,是通过资本运作构建全链条能力,打造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2025年拟收购舜宇旗下上海奥来,能获得12英寸SiC衬底AR光波导片生产能力——这一技术直接解决了AR眼镜“又重又模糊”的行业瓶颈;参投视涯科技切入Micro-OLED领域,又通过Haylo锁定英国Micro-LED厂商Plessey,提前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从核心部件到终端制造,歌尔把产业链关键环节攥在手里,不仅能快速响应AI硬件的性能升级需求,还能在成本和供应链稳定性上占据主动。

逻辑三:AI反哺制造端,破解量产“卡脖子”难题

AI硬件不仅要“造得好”,更要“造得多、造得稳”。歌尔的聪明之处在于,不仅做AI硬件的生产者,还把AI技术变成了自己的“生产利器”,通过“GPS歌尔制造体系”打通AI与制造的融合。

其自主开发的AI平台,能覆盖计算机视觉、预测性维护等多个场景:AOI外观检查机靠AI视觉大模型,能同时检测零件的划痕、色差等多维度缺陷,比人工检测更精准;五轴点胶机用3D成像+AI算法,能自动计算涂胶路径,适配AI眼镜等精密设备的生产需求。这种“用AI造AI硬件”的模式,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又保证了产品一致性,为AI终端大规模量产扫清了障碍。

逻辑四:押注核心技术,锚定AI硬件长期趋势

AI硬件的未来,必然朝着“轻量化、高清晰度、低功耗”方向发展,而这些趋势的背后,是光学、微显示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歌尔早已看清这一点,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下重注”。

2023年收购驭光科技,直接补齐了纳米压印、全息波导等AR核心工艺;参投视涯科技,则解决了AR眼镜显示屏幕“小而不清”的痛点。这些技术布局,不是简单的“跟风”,而是精准锚定AI硬件的长期需求——未来,当AI眼镜能像普通眼镜一样轻便,当智能设备能实现全天续航,歌尔今天的技术积累,将转化为持续的竞争优势。

从承接AI终端需求,到构建产业链壁垒,再到用AI优化制造、锚定技术趋势,歌尔股份的每一步布局,都与AI技术的发展节奏同频。冯明远的加仓,本质上是看好歌尔在AI重塑消费电子产业中的“枢纽”地位——当AI从概念走向现实,像歌尔这样深度绑定产业链、技术与制造的企业,或将成为这场变革中真正的受益者。

来源:贝壳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