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本田幼兽车主群的聊天记录里,不少车主的心态悄然转变:“新鲜感过后再看,13000块买台110cc的弯梁车,真的不值”。这份悔意的背后,既有车辆实用属性的落差,更有2024年本田新品“降价增配”带来的强烈对比。
#头条媒体人计划#花13000买本田幼兽的人,为何开始后悔了?
在本田幼兽车主群的聊天记录里,不少车主的心态悄然转变:“新鲜感过后再看,13000块买台110cc的弯梁车,真的不值”。这份悔意的背后,既有车辆实用属性的落差,更有2024年本田新品“降价增配”带来的强烈对比。
新品价格“大跳水”,幼兽性价比短板凸显
2024年本田在国内市场的定价策略,成了戳中幼兽车主的第一根刺。曾经被本田“高端定位”惯出的价格认知,正在被新款车型彻底颠覆。
五羊本田推出的150cc复古街车CGX150,起售价仅10080元,这个价格放在三年前,连同级排量的入门款都拿不到。更让幼兽车主难以接受的是新大洲本田的CB190TR——12980元的售价几乎与幼兽持平,却搭载190cc排量发动机和双通道ABS,反观幼兽110cc的动力和后轮鼓刹配置,差距一目了然。
更具冲击力的是即将上市的两款150龙骨踏板,坊间猜测售价1.6-1.7万元,且无需缴纳购置税,综合性价比远超PCX160。当同品牌车型纷纷以“更低价格+更高配置”抢占市场时,幼兽1.3万的定价自然显得尴尬。有车主直言:“看了CGX150的配置表,再摸自己幼兽的鼓刹,感觉钱花得太冤枉”。
实用属性拉胯,“情怀车”撑不起日常需求
让车主后悔的核心,是幼兽的产品力撑不起“工具车”的期待。许多人抱着“兼顾情怀与实用”的心态下单,最终发现这款车早已脱离了实用的设计初衷。
动力薄弱是最普遍的槽点。110cc发动机仅8匹马力,实际骑行时超车需提前五十米蓄力,国道超货车时油门拧到底仍显吃力,速度过60公里后车身还会出现明显震动,像“手机调了振动模式”。载着乘客遇到上坡,车速慢得“像老牛拉破车”,与125cc踏板的从容形成鲜明对比。
配置简陋更让日常使用充满痛点。4升的小油箱看似省油,但实际百公里油耗接近2升,加满油跑200公里就需找加油站,成了车主的“日常焦虑”。没有腿部挡风板,冬天冷风直钻膝盖;原厂灯光散如烛光,夜间骑行需眯眼辨路,改装又怕影响发电机。更有车主遇到新车156公里就掉螺丝、止震堵拧不紧导致异响不断的装配问题,售后还迟迟订不到配件。
这些短板在日常通勤中被无限放大:暴雨天泥水从挡泥板缝隙喷满裤腿,市区频繁换挡的顿挫感让等红灯成了折磨,硬邦邦的减震过减速带能颠得屁股离座。当“复古情怀”被琐碎的实用问题消磨殆尽,后悔便成了必然。
玩具属性≠代步需求,认知错位催生悔意
事实上,幼兽的核心价值早已从“代步工具”转向“潮流单品”,但多数后悔的车主都陷入了认知错位。
这款全球销量第一的车型,如今的定位更接近“复古玩具”而非通勤工具。它的价值不在于110cc的动力或基础配置,而在于经典造型、翅膀标光环带来的情感溢价,就像富士复古相机——性能未必顶尖,却能满足用户的审美与情怀需求。适合它的场景是周末短途兜风、城市压马路,而非每日通勤或长途骑行。
从二手车市场表现看,幼兽仍有其独特价值:2024年款行驶2000公里的车型能卖11500元,2023年熊本熊版6500公里售价仍达10888元[__LINK_ICON]。但也有车主遭遇“保值神话”破灭——2024年款骑了四个月,收车价仅8000元,亏损近5000元,这种落差进一步加剧了悔意。
结语:情怀之外,需匹配真实需求
幼兽的争议本质,是“情怀定价”与“实用需求”的碰撞。2024年本田新品的价格下探,不过是让这种碰撞更显尖锐。
对于真正的复古爱好者而言,幼兽的造型、品牌底蕴和社交属性足以覆盖其短板;但对于追求“花小钱办大事”的实用主义者,CGX150、CB190TR等车型显然是更理性的选择。
那些后悔的车主,未必是选错了车,只是误把“潮流单品”当成了“代步工具”。毕竟在摩托车市场愈发务实的今天,1.3万的预算能买到的,早已不只是“情怀”。
来源:升升好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