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龙夫人最近可真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先是网上疯传她性别造假的谣言,没想到法国税务系统还被人恶搞,把她的官方名字都改成了“男性”。
马克龙夫人最近可真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先是网上疯传她性别造假的谣言,没想到法国税务系统还被人恶搞,把她的官方名字都改成了“男性”。
这么一搞,她只能跨国到美国打官司,想查清到底是谁在背后瞎折腾。
文案|编辑:凤梨
法国第一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最近在美国纽约法院起诉了美国播客主持人坎迪斯・欧文斯,这件事情一下子把两国的法律、舆论和对言论自由的理解都拧在了一起。
布丽吉特不是为了一点闲话就大动干戈,而是因为这场闹剧已经影响到了她的家庭名誉,甚至让她在眼前的现实生活里也被阴影笼罩,
整个风波要从网上的性别谣言讲起。这种新闻最先是法国本土的社交网络上冒出来的,有博主在疫情期间抱着无聊和不满,把布丽吉特说成了“前男人”
一传十十传百,谣言也越说越真,还被夹杂进了对于现政府和总统不认可的情绪。
而欧文斯盯上这个话题,把造谣当作节目卖点,出T恤,做周边,粉丝数直接涨了几百万,甚至靠着“曝光真相”的旗号拉来了捐款和广告费,把这些谣言包装成了爆款内容。
她胆子大得很,哪怕成千上万的人举报她,她都觉得在美国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因为言论自由是她的“保护伞”。
布丽吉特和马克龙夫妇并没有忍气吞声,他们把官司打到了美国。可这桩案子在美国遇到的障碍比在法国多得多。
美国法律保护“表达自由”到几乎没有边界,尤其只要说的是“公众人物”,造谣的人就很难被追责。
布丽吉特不得不公开几十年前的私人照片、病历证明,甚至请各种专家上庭,就是希望法院能揪出那些“明知道是假还要传播”的人。
这种努力让她本应属于自己的私密生活被全世界争议与审视,普通人根本难以想象她此时的心情。
除了谣言,布丽吉特在法国税务系统看到自己的信息被人篡改成跟谣言完全对得上的名字,明明税务系统的信息都是连接身份证的,外人压根没机会改,她开始怀疑是否有“内鬼”,随后报了警。
警方最后逮住了一个科西嘉岛上的中年夫妻,他们说这只是气政府政策的一场恶作剧。
可这个“巧合”让很多人怀疑,真假信息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虚假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插手现实,把本来离生活很远的网络段子塞进了国家的系统里。
这场闹剧远远超出了网络八卦的范畴,它的背后是两个国家处理舆论和造谣问题的巨大分歧。法国对媒体造谣有明文法律,谁散布假话伤人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而在美国,第一修正案写得明明白白,连再离谱的言论都有人保护,公众人物的维权更是难于上青天。欧文斯就是钻了这两国法律的缝,既让自己火遍全球,也让法国总统的私事成了全球热议。
造谣者敢肆无忌惮地开直播、卖衣服,网友们变得更加难以辨认信息真伪,甚至有人在现实中亲自下场“配合表演”。
如果类似的事情继续在全球互联网上蔓延,言论自由最终很可能会变成一些人伤害他人、操纵舆论的“挡箭牌”。
布丽吉特的选择,不只是为她自己,是给全世界提了个醒——只讲自由,不管责任,最终人人都可能成为被伤害的下一个受害者。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