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曾经站在聚光灯下点评手机的科技博主,有一天会坐在绿皮火车硬座上,连高铁票都买不起?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曾经站在聚光灯下点评手机的科技博主,有一天会坐在绿皮火车硬座上,连高铁票都买不起?
王自如不是没努力过。
他不是那种躺平的人,也不是靠运气上位的网红。
他做过格力副总裁,带过团队,写过上千万播放的评测,甚至一度被当成“数码圈李佳琦”。
可没人告诉你,当年那笔投资,签的不是合同,是卖身契。3629万本金,三年没翻倍,利滚利变成一个亿——这不是创业失败,是被资本精准收割。
你可能会说,罗永浩还了6亿,他怎么不行?
可你没看见罗永浩当年在直播间撕心裂肺喊“交个朋友”时,背后是几百号人跟着他一起赌命。
王自如呢?
他没那个魄力去直播卖货,也不愿意低头演戏。
他骨子里还是那个想用专业说话的人,可现在,专业没人听了。
B站的何同学、抖音的科技新贵,用短视频讲AI、聊人机交互,流量像流水一样涌过去,而Zealer的评论区,安静得像停摆的钟。
他不是没试过翻身。2023年悄悄进了深圳一家科技咨询公司,帮企业做数字化转型。
听起来体面,可你知道吗?
一个被限制高消费的人,连出差坐飞机都要审批,客户怎么敢放心把几百万的项目交给他?
他连名片都不敢印“前Zealer创始人”,只能用“顾问”两个字藏着身份。
这不是低调,是被社会系统性地边缘化了。
更讽刺的是,格力那两年,他负责的渠道改革压根没起色,财报里轻飘飘一句话带过,没人记得他曾是副总裁。
可当他需要帮助时,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合作伙伴,一个都没露面。
资本不会同情你,朋友也不会为你背债。
有人劝他卖号、接广告、上综艺,他没干。
不是清高,是怕一开口,连最后一点尊严都没了。
他宁愿每天早出晚归,帮中小企业改系统、做PPT,赚点辛苦钱,也不愿再对着镜头说一句“这个手机值得买”。
你知道最痛的是什么吗?
不是欠了一亿。
是你明明还有能力,却连翻身的机会都被制度锁死了。
法院冻结了你的房、你的股、你的账号,连请个律师都要层层报备。
你不是罪人,可你被当成风险资产处理了。
这世界对失败者太不宽容。
我们总在夸罗永浩逆袭,却没人问:为什么王自如不能直播?
为什么他不能开课?
为什么他不能写书?
不是他没本事,是他被那纸对赌协议,从头到脚钉在了“失败者”的标签上。
别再说什么“创业就要承担风险”了。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市场不好,而是你签合同时,根本没看清——那不是融资,是把你的人生当成了抵押品。
如果你正在创业,或者正被某个“高回报项目”诱惑,听一句掏心窝的话:
别信什么“我们一起成长”。
要问清楚:如果失败,谁来买单?
如果你的名字要出现在连带责任里——
立刻停下,转身走人。
王自如的故事,不是一个人的悲剧。
是我们这个年代,太多人以为“风口来了就能起飞”,却忘了风停了,连降落伞都没人给你配。
来源:Xx-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