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业十三年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秋意中,朱雀大街上的梧桐叶被秋风卷得漫天飞舞,宛如一场金色的葬礼。李渊勒住胯下的乌骓马,望着巍峨的皇城城楼,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十三年前那个暮春午后的场景,如同铜镜上的刻痕,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
大业十三年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秋意中,朱雀大街上的梧桐叶被秋风卷得漫天飞舞,宛如一场金色的葬礼。李渊勒住胯下的乌骓马,望着巍峨的皇城城楼,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十三年前那个暮春午后的场景,如同铜镜上的刻痕,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
那时的李渊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少年郎,刚刚凭借父荫袭封唐国公。他身着明光铠,站在龙门县的窦府外,铠甲上的麟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府门前的石狮子嘴里衔着铜铃,被往来的风拂得叮当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府邸的不凡。
“听说了吗?窦老爷要招女婿呢。” 两个小厮模样的人在街角窃窃私语,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李渊耳中。
“可不是嘛,窦老爷是北周重臣,他的女儿更是个奇女子。听说刚出生时,头发就长到脖子,三岁时竟与身高齐平,实在是罕见。” 另一个小厮啧啧称奇。
李渊心中一动,催马向前。他早有耳闻,窦毅之女窦氏不仅容貌倾城,更有过目不忘的才学。当年周武帝宇文邕为了拉拢突厥,娶了突厥公主为后,却对其十分冷淡。还是孩童的窦氏竟敢直言进谏:“四边未静,突厥尚强,愿舅抑情抚慰,以苍生为念。只要得到突厥的助力,江南、关东之地不足为惧。” 这番话让周武帝大为惊叹,从此对突厥公主态度转变。
如今这位奇女子要选婿,怎能不让李渊心生向往?他整理了一下衣襟,翻身下马,随着前来应征的众人走进窦府。
庭院深处搭起了一座彩楼,楼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雀屏。窦毅站在楼下,环视着前来的年轻才俊们,朗声道:“小女年已及笄,今日设此雀屏,诸位若能射中屏风上孔雀的眼睛,便有机会成为我窦家的女婿。”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响起一阵骚动。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也有人面露难色,暗自退缩。孔雀眼睛本就小巧,更何况是在屏风之上,距离又远,想要射中谈何容易?
第一个上前的是个身材魁梧的武将,他张弓搭箭,屏息凝神,一箭射去,却只射中了孔雀的翅膀。他懊恼地摇了摇头,退到一旁。
紧接着,又有几人轮番上阵,有的连屏风都没射中,有的虽射中屏风,却离孔雀眼睛相去甚远。李渊站在人群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注意到,那孔雀屏风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孔雀的眼睛用特殊的颜料绘制,在阳光下微微发亮,却又不易察觉。而且屏风摆放的角度颇为巧妙,让人在瞄准时常会产生些许偏差。
“唐国公,何不试试?” 窦毅的目光落在李渊身上,带着一丝期许。
李渊微微一笑,从容上前。他接过随从递来的弓箭,深吸一口气。这张弓是他用了多年的宝弓,名为 “震天”,拉力极强,非臂力过人者不能使用。他左手握弓,右手搭箭,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屏风上那只栩栩如生的孔雀的左眼。
周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聚焦在他身上。窦氏站在彩楼之上,透过窗棂悄悄往下看。她看到李渊身形挺拔,神情沉稳,与其他浮躁的年轻人截然不同,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
只听 “嗖” 的一声,箭矢如流星般射出,稳稳地射中了孔雀的左眼。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叹。窦毅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点头道:“好箭法!”
李渊却并未停下,他迅速抽出第二支箭,再次拉满弓弦。这一次,他瞄准的是孔雀的右眼。又是一箭射出,精准无误地命中目标。
“双箭中目!” 有人失声喊道。
彩楼之上的窦氏看到这一幕,脸颊微微泛红,嘴角却忍不住向上扬起。她知道,自己等待的那个人,终于出现了。
窦毅更是喜出望外,走上前握住李渊的手:“唐国公果然名不虚传,小女能得此良婿,实乃幸事!”
就这样,李渊凭借精湛的箭法,赢得了窦氏的芳心,成就了这段 “雀屏中选” 的佳话。
婚后的日子,李渊与窦氏相敬如宾,恩爱甚笃。窦氏不仅温柔贤淑,更有着过人的政治远见。她时常在李渊耳边提点,为他分析时局,出谋划策。
当时,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李渊因其母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得以在朝中任职。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行事一向谨慎。窦氏却劝他:“夫君素有大志,岂能久居人下?如今隋朝初立,根基未稳,正是施展抱负的好时机。”
李渊听后,心中一动。他知道妻子所言极是,但他也明白,时机尚未成熟。他看着窦氏,笑道:“夫人所言有理,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窦氏点点头,不再多言。她知道李渊心中自有打算,自己只需在他身边默默支持便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的统治日益腐朽。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修建大运河,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天下大乱。
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负责镇压当地的起义军。他手握兵权,成为各方势力拉拢或忌惮的对象。窦氏看出了其中的危机,对李渊说:“夫君身处险境,当早做打算。如今民心已失,隋朝气数将尽,不如顺应天意,举起反旗,以图大业。”
李渊沉思良久,最终采纳了窦氏的建议。他暗中积蓄力量,招兵买马,联络各路英雄豪杰。在这个过程中,窦氏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稳定后方。
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正式起兵,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长安。同年十一月,李渊攻克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帝,是为隋恭帝。次年五月,李渊废黜隋恭帝,登基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只可惜,窦氏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天。她在李渊起兵前便已病逝,享年四十五岁。李渊称帝后,追封窦氏为穆皇后,此后再也没有立过皇后,以此表达对她的思念之情。
“雀屏中选” 的故事,不仅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姻缘,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如果没有窦氏的辅佐与支持,李渊或许不会下定决心起兵反隋,唐朝的建立也可能会推迟甚至夭折。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看似偶然的选择,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而一个贤内助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她不仅能在生活上给予陪伴,更能在事业上提供助力,成为男人最坚实的后盾。
李渊站在长安城头,望着下方繁华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那个在雀屏之后,对他报以微笑的女子。
来源:敏岚的日常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