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将有两次冷空气侵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6 14:52 2

摘要:气象台把两次冷空气的时间点都交代得挺清楚:第一波在10月25—26日,第二波将在10月31日到11月1日再来一趟。降水这回分布不均,普遍量不大,大多数地方就零零星星的毛毛雨,统计上全省累积普遍在0.1到8毫米之间,但有个别点位集中降雨,累计超过10毫米,这种“

两股冷空气先后过境,带来明显降温和零星降水。

气象台把两次冷空气的时间点都交代得挺清楚:第一波在10月25—26日,第二波将在10月31日到11月1日再来一趟。降水这回分布不均,普遍量不大,大多数地方就零零星星的毛毛雨,统计上全省累积普遍在0.1到8毫米之间,但有个别点位集中降雨,累计超过10毫米,这种“局部爆发”很常见,地形一堵上就容易出现这样的小范围强降水。

说到降温和霜冻,时间也挺点到为止。10月26日清晨,北部大部和中部山区出现了霜冻或初霜;到了27日早晨,北部和中南部山区又来了一轮。那几天早上,田地和路面上都能看到一层轻薄的白霜,薄雾散开后,泥土和落叶上粘着一丝冰凉的感觉。农忙、晾晒的作物受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大,农户要留意冷空气对晚作物的影响。

风力这回也是个不小的因素。北中部和南部局部曾刮起大概4级左右的风,短时间里西北风能上到6到7级,风大时人走路都觉得冷,比气温表上的数字更“欺负人”。风一来,扬尘、落叶飞舞,能见度一阵下降,山区走山路、城市开车,都得放慢速度,谨防短时能见度降低带来的安全隐患。

把过程按天拆开看,更容易理解。10月28日开始,北中部云量明显多起来,从多云转阴,个别地方出现雨夹雪或小雪,局部还有中雪。到了10月30日,北中部和南部又有小雨,吕梁、晋中部分地方雨势偏强,出现中雨的概率不小;北中部山区在这几天甚至出现了雨夹雪或小到中雪,路面湿滑、山区积水或薄雪都会影响交通安全。相对平稳的日子是10月29日,那天以晴到多云为主,能见度回升,白天时段温差也比较明显。

从更大的背景来看,这两股冷空气是从北向南推进的典型冷气团。第一波在25—26日先到,带来了阵雨和温度下降;经过短暂平稳后,月底还有一次冷空气在31日到11月1日接力,预计会再次拉低气温并在部分高海拔地区带来雨雪。地形因素在这次过程里的作用比较明显:山地更容易出现霜冻或雨雪,洼地更容易积水,山区和盆地在同一时刻的体验会截然不同。

地方影响上,北部和中部山区受影响最大,既有霜冻也有雨夹雪;吕梁、晋中在10月30日前后出现的集中性中雨,对低洼路段和城区排水是个考验。南部总体相对平稳,还是晴到多云为主,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局部短时强风在南部也出现过,出行照样要留个心眼。

讲点实用的生活观察和建议,不是夸夸其谈。换季天就是这样,早晚温差大,外面看着天没事儿,清晨一出门就冷得直打哆嗦。开车的朋友要注意,山路湿滑、低洼处有积水或薄冰,速度放慢一点,刹车要平稳;走路的老人小孩出门多加件衣服,路边门前一层薄霜看着漂亮,但踩上去就滑。农民朋友若有晚播的蔬菜或瓜果,遇霜尽量采取覆盖或临时防护,常说的“早稻晚补,防冻要紧”不是吓唬人。

我这儿还看到个小画面能说明问题:一个村庄的菜地里,清晨有人起早去盖防寒布,家门口一位大爷穿了两件外套扶着自行车慢慢出门,路旁树叶已黄得差不多,风一吹就像翻书页一样。气象台的预报把时间节点和强度都列出来了,这对地方部门安排防滑、防冻是有帮助的,平时大家也能据此调整生活节奏。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多留意气象台的最新提示,特别是10月31日到11月1日这段时间可能再有一次冷空气过境。出门前看看路况,车上备一件厚外套,乡间道路和山路多留神,别让冷空气把平常的小事变成麻烦。

来源:小模型数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