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本田宣布 Super Cub 50 停产、铃木宣布50cc系列车型停产,在日本其实这些车型至今还是很受欢迎,真正的通勤买菜车,那么之所以停产并不是因为卖不动,而是日本新环保法规卡得太严。
2025 年本田宣布 Super Cub 50 停产、铃木宣布50cc系列车型停产,在日本其实这些车型至今还是很受欢迎,真正的通勤买菜车,那么之所以停产并不是因为卖不动,而是日本新环保法规卡得太严。
日本2025年新设立的新排放政策对传统50cc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制造成本将大大提高,导致许多厂家直接停产。
不过关了一扇门还是开个窗,日本政府新增分类“新基准原付”:车型总排量超过50cc且不超过125cc,最高输出功率控制在4kW(5.4匹)以下,限速30km/h、不可载人、载重不超过30公斤,挂白牌(与 50cc 一样,持原驾照就可以驾驶)。
实际就是排量增大了,但实际动力、使用范围还是跟50cc一样。
于是本田发布符合“新基准原付”标准的车型,包括Dio110 Lite、Super Cub 110 Lite系列:包含标准版、PRO版和Cross Cub 110 Lite,均采用前碟后鼓、前轮ABS、真空胎,仪表为新规格,带时钟与档位显示。
本田Dio110 Lite
整体造型延续基础款Dio110 ,主要区别在于“新基准身份标识”,在车头灯下方新增“Lite” 字样贴纸。车身提供三种配色,分别是糖果红、哑光银河黑金属、珍珠雪花白。
车型搭载基于基础款Dio110 开发的 109cc 空冷 4 冲程 SOHC 单缸发动机,并配备 “eSP(enhanced Smart Power)系统”—— 该系统集成怠速停止功能与电子控制式 ACG 启动器,减少怠速油耗、提升环保性能,降低启动噪音。发动机最高输出优化至 3.7kW,重点强化低转速区间扭矩表现,完全满足城市出行需求。
底盘方面,Dio110 Lite 采用前后14寸轮毂,保证稳定性;制动系统标配前碟后鼓,并搭载CBS系统。
车型的亮点则是“专属低座高”:通过优化座椅下方底板形状,在基本保持座椅垫厚度的前提下,将座高降至 745mm,比基础款 Dio110 低 15mm,降低驾驶难度。此外,还有17L座桶空间,采用机械钥匙,兼顾实用与耐用。仪表也改为60km/h 极速刻度设计,并追加速度警告灯,适配新基准车型的速度区间。
Dio110 Lite于11月20日发售,售价23.9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
Super Cub系列
而本田经典的幼兽系列此次推出三款新基准车型——Super Cub 110 Lite、Super Cub 110 Pro Lite、Cross Cub 110 Lite,均基于各自 110cc 基础款打造,价格比对应基础款低,兼顾经典设计与新基准适配性,虽然同为幼兽系列,但车型定位还是做了区分。
三款车型均搭载109cc空冷单缸发动机,通过专属燃油调节设定,将最高输出控制在3.5kW,但保留110cc排量的扭矩优势,对比50cc车型起步时发动机转速更低,运行更安静。
底盘配置上,三款均标配前后铸造轮毂、前轮碟刹(带ABS 防抱死系统)、真空胎;变速箱统一采用4速循环档,延续幼兽系列经典的“易换挡” 逻辑,新手也能快速适应。仪表同样改为为60km/h 极速刻度设计,新增速度警告灯,且仪表下部集成液晶显示屏,可实时显示当前档位,避免换挡误操作;外观上去掉后脚踏,明确单人通勤定位。
Super Cub 110 Lite:经典复古,易操控
作为系列基础款,车型延续Super Cub 标志性的复古造型,座高设定为 738mm,车重 101kg,整体尺寸与 50cc 车型相近。提供两种经典配色珍珠米色,与塔斯马尼亚绿金属色,满足喜欢经典通勤风消费者需求。
定价34.1万日元(含税)(约合人民币1.6 万多)
Super Cub 110 Pro Lite:沉稳进阶,配置优化
定位略高于基础款,座高740mm,车重 111kg(因配置小幅升级,重量略有增加)。车型侧重实用进阶,大货架和前置购物篮满足买车的需求,仅提供一种专属配色 ,塞舌尔夜蓝,适合追求“低调实用” 的长期通勤用户。
含税 价38.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8 万多)
Cross Cub 110 Lite:轻度越野,高通过性
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主打“轻度户外适配”,目前国内版本为5.9kW满血版本,在售价格1.3万元。
座高为784mm(更高的离地间隙提高通过性),车重107kg,外观设计更具户外风格,配色提供三种个性选择 —— 邦尼蓝、米色、哑光装甲绿金属色,适合偶尔需要骑行郊外、轻度非铺装路的用户。
含税价格40.1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万多)。
这些LITE车型,说白了就是妥妥的“政策”产物,但从长期看,50cc 车型或仅保留少量复古款、入门款,而 110-125cc 新基准车型将占据 80% 以上市场份额,成为城市短途代步的 “主力车型”。
在环保政策高压延续下,日本市场的趋势风会否慢一拍蔓延到国内?那就要看国内电动车发展和禁摩政策的影响了。
来源:爱摩托IMO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