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鹦鹉、蜜袋鼯……异宠成为新型病原体传播重要媒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8 10:19 2

摘要:蜥蜴、仓鼠、鹦鹉、蜜袋鼯、狐狸……这些曾令人避之不及的小众动物,正成为“Z世代”的新宠。然而,这些宠物正在成为新型病原体传播重要媒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蜥蜴、仓鼠、鹦鹉、蜜袋鼯、狐狸……这些曾令人避之不及的小众动物,正成为“Z世代”的新宠。然而,这些宠物正在成为新型病原体传播重要媒介。

不少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在异宠店花钱“撸宠”。社交媒体截图

“这些异宠中很多都可能携带多种人与动物共患病病原。”5月17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朱研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举例说明,沙门氏菌感染的常见宿主包括龟类、蜥蜴、蛇等爬行动物,接触宠物粪便或被污染的环境后未洗手,可能引发腹泻、发烧,严重时可致败血症。鹦鹉热的常见宿主包括鹦鹉、鸽子等鸟类,吸入含病原体的气体或与这些宿主密切接触,可导致高热、肌肉疼痛,甚至肺炎,重症需住院治疗。

朱妍介绍,门诊接诊的鹦鹉热患者中,不少都是家里饲养鹦鹉或在亲友家中与鹦鹉有过密切接触的患者。她强调:“鹦鹉热在鸟类动物中携带率较高,接近五分之一的鸟类都可能有鹦鹉热,这种疾病在鹦鹉身上很多时候症状轻微,往往容易被忽视。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一旦人类接触鹦鹉粪便或被污染环境,就很容易患病。”

2025年4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登出研究《异宠源人与动物共患病风险评估及防范专家共识》,其中提到,异宠贸易以及人与异宠的密切接触,显著增加病原体传播和致病风险,为新发传染病发生提供重要条件。《共识》称,既往研究表明,异宠可能携带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包括沙门菌、伯氏疏螺旋体、汉坦病毒、猴痘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这些病原可通过叮咬、直接接触感染动物或其排泄物等途径传播给人类。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近年来饲养异宠火热的现象,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首席专家周晓农就曾提醒,蜥蜴、水豚等小众宠物有健康和法律风险,需要合法购买、做好检疫和卫生管理。同时,建议家中有婴幼儿、孕妇、高龄老人的要慎养或者不养宠物。

“异宠因其种类多样、生态特性复杂及与野生环境的密切关联,还可能成为未知病原体的重要宿主和传播媒介。”朱研提醒,某些未知病原体在传播到人类后,可能迅速适应新宿主环境,引发严重疾病。因此在接触异宠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健康防护,警惕异宠带来的传染病风险。

来源:豆豆说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