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地旁临时搭建的两层办公区让村里老人直呼阵仗大:“跟当年修水库的架势有得一拼!”专业设计团队全程驻场指导,连装修选材都实时直播公示。
最近全红婵老家在建的三层半小楼引发热议。
施工方孙总在工地现场承诺:“所有建材都有质检报告,品牌信息全程公开。”
这一表态瞬间点燃网友热情,铝材供应商评论区涌入大批点赞留言。
有意思的是施工队动用了商场级别的大型打桩机,愣是往地下打了六米深的地基。
工地旁临时搭建的两层办公区让村里老人直呼阵仗大:“跟当年修水库的架势有得一拼!”专业设计团队全程驻场指导,连装修选材都实时直播公示。
更绝的是施工方主动开放“云监工"模式。十几架无人机每天在工地上空盘旋,社交账号同步直播施工细节。
从钢筋标号到抹灰工序,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放大镜检验。这种既满足公众好奇心又展示企业实力的做法,堪称现代营销教科书。
关于建房成本的说法也引发讨论,包工包料报价30-70万的价格确实实惠。不过眼尖网友发现施工方选用高价铝模板,成本比传统工艺高出三成。
加上后期软装园林,懂行人估算总投入可能达120万,但施工方坚持公示所有开支明细,用透明操作回应质疑。
全家人对待建房的态度更显朴实。父亲全文茂反复强调“别搞成豪宅模样”,哥哥全进华多年积蓄都投在建房子中。
面对个别上门送钱的行为,全爸当场回绝:“拍照留念可以,钱必须拿回去!”
这种淳朴家风赢得网友一致好评。如今这座正在崛起,小楼的垫层已经完工,质量很好。
对于全红婵家的建房来说已超越普通民宅的意义。它既是奥运冠军家庭的安居之所,更成为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鲜活样本,建好后会有大量网友来参观打卡。
施工方通过公开透明的操作,既展现专业实力又收获群众口碑,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从地基开挖到日后主体封顶,每个施工节点都牵动人心,这是一场全民见证的建房记。
来源:社会生活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