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告诉你,足够让你游刃于官场和职场的八大潜规则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6 23:26 2

摘要:上头一道命令,下面的人得忙活上半天,有大量琐碎的事务要处理。光是模拟想象一下,头发都会一把一把地掉。


上头一道命令,下面的人得忙活上半天,有大量琐碎的事务要处理。光是模拟想象一下,头发都会一把一把地掉。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写的《长安的荔枝》,最近存在感满满呀!各大书单榜单中的常客,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即将播出,《喜人奇妙夜》的《最后一站》也借鉴这个作品。

《长安的荔枝》约7万字,短小精悍,以小人物的角度演绎了一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古代版社畜求生记。该小说讲述了大唐天宝年间的小吏李善德误打误撞地成为荔枝转运使,被迫完成从岭南到长安的荔枝转运任务。

此事起于贵妃一句无心感叹,终于贵妃的一声轻笑。自始至终,大家都在围着贵妃极力兜转,眼中不及其余。至于朝廷法度,就像是个蹩脚的龟兹乐班,远远地隔着一层薄纱,为这盛大的胡旋舞做着伴奏。

——《长安的荔枝》

耗尽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只为博女子一笑,这是历史的荒诞,也是庶民的可悲。

在此途中,李善德在官场的潜规则间左支右绌,在琐碎的的办事流程下处处碰壁,在恩威莫测的上峰安排中百思不得其解。幸得贵人指点,才得以在一场官僚和职场必死之局下找到一条求生之路。

虽然是描述唐代官场与职场生态的,但其中的生存法则,依然对我们今天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体制内、国企中。

1

做官之道,在于和光同尘

做官之道,其实就三句话: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齐抬。一个人吃独食,是吃不长久的。

——《长安的荔枝》

李德善去岭南当地遇到各种阻拦,最后才明白,要想办成一件事,表功时候需要带上每个部门,让大家都能从中获益,才能将事情办成办好。

发表文章时,要将领导名字放前面,自己的名字放最后;发表感言时,先感谢领导提携,其次感谢同事帮助。不在让利多少,而在于让领导同事觉得你是“懂事”的,懂规则的,后面才会带你玩。

2

莫遗漏细节,注意留痕

不管收到什么文件,都要仔细核对。

李善德因为大意且吃醉酒,荔枝使的红头文件都没有仔细查看,笑嘻嘻地接手了麻烦事,导致醒悟过来有苦难诉,只能硬着头皮去干。

工作中不论搞文字工作还是数据工作,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能要了命,需得再三查验。另外,要留好工作痕迹,莫到时候对账了两眼一摸黑,我就曾因交易记录没做好帐,导致最后帐对不上,只能自己掏钱补上,教训啊!

3

低调做事,保持神秘感

保持低调,避免被领导或同事看透而拿捏。

李善德因被领导了解得透彻,而被送上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而且也推不掉的任务,只能自认倒霉,接下这块烫手的山芋。后面见到鱼朝恩就毫不保留地展示自己的运转之法,差点被抢了功劳。

在职场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和神秘感,不轻易暴露自己的软肋和真实想法,低调做事,让人拿捏不住,才能让自己工作更加舒心。

4

学会借势,背靠大树好乘凉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长安的荔枝》

李善德没有得到杨国忠帮助时,被人当个皮球踢来踢去,办不成事还积了一肚子的气,但有了杨国忠的“银牌”,官员态度立刻转变了180°。

我们平时办事也一定要先和领导请示,办事遇到阻碍时就说领导交代的,推不动时再向领导求助,这不比你吭哧吭哧闷头干事强得多?

5

遇到困难,先试着去做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长安的荔枝》

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运输荔枝,李善德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尽力一试,而这办法就在试一试的过程中逐步清晰了。

在职场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求做得多好,先去尝试,把事情做出来,逐步再慢慢完善,填充血肉。

鲁迅先生不是说嘛,“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6

不轻许诺,留足回转余地

李善德答应富商将荔枝转运的差事交给他们商队,回京城后发现这事自己说了不算,最后失去了朋友,也失去了保存荔枝的容器,差点误了运送荔枝。

官场职场中,其实不只是许诺,做事时,不把事情做绝,不把话说得绝对,做人也有这么一句话“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即“中庸”之道啊!

7

提升不可替代性,才不会被挤出局

看来无论什么烂人都有优点。

——《长安的荔枝》

李善德在交出转运之法后,上头还让他负责运荔枝事情,是因为只有他专精这件事,其他人替他不得。

这告诫我们,努力提升自我价值,把自己的长处磨练得更尖更锐,变得无可取代,少了你这个部门就运转不下去。这样,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裁员潮浪再大,你看哪里有一下子就裁到大动脉的,是吧!

8

知世故才可不世故

李善德站在原地等候,面上古井无波,心中却有一股畅快通达之气自丹田而起,流经八脉,贯通任督,直冲囟顶——原来做个恶官悍吏,效果竟堪比修道,简直可以当场飞升。

两百贯对百姓来说,是一世积蓄,对招福寺来说,只是做一次人情的成本罢了。

——《长安的荔枝》

李善德在官场中遭遇了各种尔虞我诈、推诿扯皮、文山牍海,幸得朋友指点,才渐渐学会怎么去变得“世故”,用世故的法子去对付世故,如用故弄玄虚的办法对付开门小厮,用强硬的办法对付恶吏。如此世故一番,才可不被世故所扰,最终在岭南悠然养老,逃过安史之乱一劫。

我相信,没有人一开始就喜欢世故圆滑的。但官场也好,职场也好,身处世故之中,若不世故,必定为世故所扰。因此,为了心中的不世故,只能先去学世故,学得一身世故的本领,才可维护不世故的内心。

所谓,外圆内方,是不得已,也是最好的选择。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