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十字路口,再次崛起?还是二次解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5 01:43 2

摘要:普京2022年春天一出手,国内民意瞬间爆棚,支持率一度冲高到83%,民族主义情绪被点燃,反对派、媒体、NGO一股脑扫清,表面一片盛世。

过去三年,俄乌冲突从一场“特别军事行动”演化成了普京无法回头的豪赌。

这不止是地缘冲突,更是俄罗斯在全球权力体系边缘化之后试图“再上一桌”的冲刺。

现在这场冲突,把俄罗斯硬生生从棋手变成了棋子。

普京2022年春天一出手,国内民意瞬间爆棚,支持率一度冲高到83%,民族主义情绪被点燃,反对派、媒体、NGO一股脑扫清,表面一片盛世。

现在战争打了超过三年半,俄罗斯人开始疲了。

30万人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或进入战场,或逃离国家,军工支撑民生、战费摧毁财政。居民实际收入比战前下降近7%,小日子不好过,就是再爱国也顶不住锅里没饭。

芯片、机械、元器件全面断供,瑞典防务研究所直接点破,俄罗斯60%的坦克储备已耗尽,靠拉出上世纪的T-62老古董撑场子。

这就像打王者荣耀没出装,还被全图断网,这仗打到现在已经不是比实力,是在比谁先熬不住。

俄罗斯今天不倒,得感谢中国给他续上了气。

我们没有一枪一炮,却用贸易、能源、金融,托住了俄罗斯的底线。

这一年,中俄贸易总额突破2400亿美元,中国成了俄罗斯最大进口来源国和能源客户1.07亿吨原油、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在建,俄罗斯能源一句话靠中国吃饭。

中国需要战略纵深和能源多元,俄罗斯需要糊口的饭票。俄罗斯这些年“悄悄”恢复对印度、越南军售,在中亚地区继续硬磕,俄方精英那股“防中国”的思维根本没消停过。

中俄是“应急联盟”,不是“命运共同体”。

我们的国家利益逻辑非常清楚,俄罗斯不能垮,但也不能太强。

一个身边能牵制西方、但又对我们没有压迫力的俄罗斯,才是理想合伙人。

军工订单撑起的是“战争经济”,不是可持续发展。实际民用制造业持续走下坡路,40%以上的制造企业报告关键技术缺失。你让一个断了科技升级渠道、又精英打包跑路的国家怎么爬起来?

2022至2023年间,流失了约70万高技能人才,最夸张的是IT、科研、金融领域几乎是被抽空了。更糟的是区域发展。

莫斯科靠军政资源好过日子,远东、西伯利亚又冷又穷又人走。远东联邦区人口从1991年的800万跌至620万,再过五年连县级市都撑不起。这种“马太效应”一旦爆裂,可能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国家维稳问题。

俄罗斯不是没有未来,是没准备好普京之后的未来。

普京今年71岁,即使照修宪能干到2036年,他也不是铁打的。一旦出事,很可能就是俄罗斯的新“叶利钦时刻”。

今天国家的权力核心被三足鼎立绑定,绍伊古掌握军情单位、米舒斯京代表文官理性派、普京亲信组成安全内阁。

在普京还能压场子时,这些派系能和平共处,一旦失控就是宫斗剧开播。

斯大林下台是权力重组,赫鲁晓夫被赶下台是政治失稳,勃列日涅夫的集权模式直接给苏联铺好了亡国的路。历史在俄罗斯永远不是参考,而是警示。

俄罗斯人始终迷信“强人”,但却害怕真正的制度建设。这个民族的矛盾体,正在吞噬稳定的根基。

4300公里的中俄边界,看上去“合作共赢”,实则暗藏角力。

远东对于我们是资源宝库、出海通道、安全缓冲。对俄罗斯,那是最后一块能谈“存在感”的地理资产。但人不够了。

远东全区人口才620万+人均GDP极低+冻土线长期封锁+基础设施落后,中国东北1亿人口+完善产业链+巨大内需市场简直是“降维打击”。

俄罗斯忌惮中国“挤压”是真的,中方不碰这块线是战略忍耐。但条约有效期是2040年,现实迟早要从桌下搬上桌面。

远东不是爆点,但会是引发“大地震”的断层线。

俄罗斯的下一步,到底往哪走?

缓慢衰落:维持现状不动摇,靠核武器保命,经济原地踏步,国际影响力不断缩水。这将是最“温水煮青蛙”的末路。

二次解体:普京离场,矛盾激化,民族地区求独立,远东“脱俄趋势”加剧,联邦名存实亡。这是刀尖跳舞,最剧烈也最真实的风险。

有限复兴:出现技术型强人,改革打破资源依赖,与东方深化、与西方缓和,对内重建制度。这是最佳设想,但概率说实话...不高。

如果2026年之前俄罗斯没有启动政治改革,接下来的十年,它将难逃“缓衰+局部崩盘”的命运,不至于彻底崩溃,但地位会像“被放大版的伊朗”。

俄罗斯的未来不在于普京的下一场阅兵,在于他是否真正意识到帝国幻象,只能带来现实伤痕。

今天的俄罗斯不是没资源、没人脉、没选择,是没勇气。

我们中国,从未把希望寄托于别人的崛起或衰落,中国的每一寸进步是制度优化、科技突围、战略耐心积累出来的。

普京想用战争强国,我们更信根本扎深。

在这个混沌的世界秩序重塑期里,俄罗斯用行动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大国不能靠打出来,得靠改出来。

如果说苏联的倒下是为了给世界敲个警钟,那今天的俄罗斯,就是真实存在的案例分析,野心可以燃烧一时,但系统积弊会吞噬巨兽。

来源:智囊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