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不是普通的鱼,是李维刚直播间里蹦出来的1.2万斤活鱼,是小飞哥蹲在鱼塘边喊“这鱼敢不敢吃”的那口底气,是那个被骂到删视频的鱼塘主,最后在镇政府门口签承诺书时,手抖得像捞了十年鱼的网。
你见过一条鱼,能把一座城救回来吗?
那不是普通的鱼,是李维刚直播间里蹦出来的1.2万斤活鱼,是小飞哥蹲在鱼塘边喊“这鱼敢不敢吃”的那口底气,是那个被骂到删视频的鱼塘主,最后在镇政府门口签承诺书时,手抖得像捞了十年鱼的网。
没人想到,一场直播翻车,能变成一场乡村诚信的集体自救。
鱼塘主退了钱,道歉视频播放量破千万,可真正让人心里一热的,是他家那口老灶台,第二天又冒出了热气——不是为了赔钱,是为了让下次来的人,还能闻到那股柴火炖鱼的香。
孝感的鱼,以前是土特产,现在成了城市名片。
白云边送来的十年陈酿没摆进酒柜,直接搬进了直播间,酒瓶和鱼篓并排,一个醉人,一个鲜得人想哭。
30家养殖户联名签承诺书,没请记者,没搞仪式,就在鱼塘边蹲着,一人一口热茶,说好了:不玩虚的,鱼有多大,嘴就有多实。
你骂过“网红带货都是套路”吧?
可当李维刚站在泥巴地里,指着水里游的鱼说“这鱼我敢先吃一口”,你才发现,他不是在卖货,是在替我们试胆——试这个社会还信不信“真东西”。
没人教过农民怎么直播,但他们比谁都懂什么叫“一诺千金”。
以前是靠天吃饭,现在是靠口碑活命。
流量不是收割机,是照妖镜——照出谁在糊弄,谁在拼命。
孝感的搜索量涨了370%,可真正涨起来的,是城里人对“乡下人”的看法。
原来不是他们不会说话,是没人听他们说话。
现在,全网都在看——看一条鱼怎么从被骂的“骗子”,变成带火一座城的“信物”。
你刷到过太多“人设崩塌”的新闻,但这次不一样。
没人喊口号,没搞表彰大会,可你半夜刷到那条鱼塘主蹲在岸边数钱的视频,数着数着,眼泪掉进了水里。
不是他穷,是他终于知道,有些东西,比钱贵得多。
比如,别人愿意再信你一次。
这年头,谁不害怕被辜负?
可总有人,用一条鱼,把破碎的信任,一条一条,重新织回去了。
来源:高冷书签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