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党改选落幕,郑丽文以过半得票坐上党主席宝座,谁都知道这个位置不只是党务领袖,更是两岸风向标,大陆第一时间送上贺电,态度比以往更主动,郑丽文也立即回应,话里话外都透着“九二共识”这根主轴没变。
国民党改选落幕,郑丽文以过半得票坐上党主席宝座,谁都知道这个位置不只是党务领袖,更是两岸风向标,大陆第一时间送上贺电,态度比以往更主动,郑丽文也立即回应,话里话外都透着“九二共识”这根主轴没变。
可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她随后公布的高层人事名单,其中那位熟面孔的回归,恐怕才是让赖清德夜不能寐的关键。
郑丽文的团队名单一出,党内外都看明白了,她这不是搞“换血”,而是精准“排兵布阵”: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乾龙,不只是老资格的组织高手,更是地方动员的一把好手,侯友宜能在新北胜选,他功不可没。
要知道季麟连、张荣恭、萧旭岑这几位副主席,一看就是冲着“九二共识”去的,尤其萧旭岑,马英九核心智囊、两岸交流活跃人物,是那种一开口就让绿营头疼的类型。
更关键的是,郑丽文并没有搞“清算”,连胜文留任、朱立伦时期年轻发言人继续被重用,显示她不是来打内战的,是要整合各方、稳定战局,她知道国民党要翻身,光靠情怀不够,还得有战力。
这套人事布局,就是一颗颗“定海神针”,稳住深蓝、安抚军系、整合地方、吸纳年轻,不搞虚的,全是实打实的动作,而大陆的反应也说明一切,国台办24小时内发声,表态之积极前所未见,显然相比过去那种“模糊路线”,郑丽文的旗帜鲜明更得人心。
她上任第一时间就重申“九二共识”,毫不含糊地说两岸是“一家人”,甚至直接点名赖清德的路线是“死胡同”,这样的表态不仅让大陆放心,也让民众看到了对比。
郑丽文这次人事安排中,最受关注的非萧旭岑莫属,这位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不只是学者型幕僚,更是有实战经验的舆论战高手。
在马英九时代,他是两岸交流的幕后推手之一,组织过多场重量级交流活动,连马龙都被请来台湾打球,他熟悉大陆,也懂民进党套路,最擅长的,就是用理性语言打破意识形态壁垒。
这可不是民进党喜欢的对手,赖清德上台以来,一直靠“抗中保台”维持基本盘,但对手换成萧旭岑这种既懂政策又能驳斥、还不失风度的人,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郑丽文更是点名要“揭穿民进党的假面具”,她说自己当年就是民进党出身,套路她太熟了,这种“卧底型”的攻击力,不是喊口号能挡得住的。
民进党当然坐不住,立刻由徐国勇出面开炮,说郑丽文“说法难以苟同”,陆委会更警告她不得以台湾名义与大陆签协议,试图给她套上红线。
马龙给台湾球迷签名
但郑丽文没后退,反而更明确提出未来愿意访问大陆,成为2008年以来首位主动表态访陆的国民党高层,这一招不只是在重启对话窗口,更是直接把赖清德架在了“你不谈,我谈”的对比框里。
这次人事布局,不只是选人,更是政策方向的宣示,郑丽文上任后,迅速修正朱立伦时期那种“亲美、友日、和陆”的模糊路线,转向更明确的“重陆优先”,她多次公开强调,“九二共识”才是两岸和平的基础,还痛批赖清德的两岸政策“走不通”,更直白地喊出:“台湾人应有自信说出自己是中国人。”
这不是情绪化,而是战略选择。国民党如果再不明确立场,就会被边缘化,她通过重用“九二共识”派,削弱赵少康等亲美势力,对内稳住深蓝,对外主动拉拢大陆,甚至提出“蓝白合作”设想,在宜兰等艰困选区礼让民众党,换取新北等关键战场的支持。
虽然合作细节仍不明朗,黄国昌提出的“民调决定人选”方案也有争议,但至少郑丽文敢于布局,不再坐等局势变化。
不过党内整合难题仍在,赵少康没送祝贺,朱立伦人马也在放话提醒她“别太冒进”,新北市长侯友宜则保持沉默,这显示出地方势力仍在观望,2026年“九合一”选举在即,郑丽文必须用实绩证明自己,不能只靠话语权。
朱立伦
她的两岸政策也面临现实阻力。民进党可能会用司法、舆论手段打压她,就像当年对付柯文哲一样,而美国因素和党内亲美派的掣肘,也可能让她在处理两岸事务时处处受限,她能否成功还得看她能不能把这股“新路线”坚持到底。
郑丽文没有让人失望,也没让大陆失望,她的团队既稳又敢冲,方向明确,策略清晰,展现了重新定义国民党的野心,但这场仗才刚开始,党内整合、蓝白谈判、大选布局、两岸互动,每一步都考验她的定力和手腕。
真正的战场,不在党部会议室,而在未来选票和两岸关系的交叉点上。郑丽文能不能破局,就看她敢不敢继续走到底。
参考资料:
以过半票数胜选,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
2025年10月20日 环球时报
郑丽文公布首波人事名单,季麟连、李乾龙接任国民党副主席
环球网 2025-10-23
副手再+2!郑丽文公布第二波国民党党务人事安排:副主席新增张荣恭、萧旭岑
台海网 2025-10-24
来源:巍律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