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灯光一打,红得像凝固的血,主播说这是亿万年地心精华,卖你八千八。
你刷到过那种“天然血玉”吗?
灯光一打,红得像凝固的血,主播说这是亿万年地心精华,卖你八千八。
结果一检测,染色玛瑙,成本不到一百块。
这不是个例。
抖音上卖奇石的直播间,三分之一都在演魔术。
石头是普通的,故事是编的,价格是疯的。
有人花十几万买块“昆仑雪浪石”,回家才发现,是用CT扫描了别人家的藏品,3D打印出来的仿品,连纹理的裂痕都一模一样。
你以为是买家傻?
不,是骗子太懂人性了。
你越觉得“这石头有灵性”,他们越能把你当韭菜。
那些说“石头通灵”的,其实是在替自己掩盖无知。
更狠的是走私。
青岛港去年截下八千万的缅甸树化玉,包装成“史前神木”,其实是泡过酸、灌过胶的烂木头。
国外买家信了,国内藏家也信了,没人问一句:这玩意儿,真能活过一亿年?
但你别以为全是黑的。
国家今年开始管了。
《观赏石鉴定与评估》国标一出,人工染色、环氧树脂造假,直接算违法。
浙江那个造假的,判了三年,罚了五百万——这是头一回,有人为一块石头坐牢。
还有人开始用区块链了。
中国观赏石协会和蚂蚁链搞了个“石迹”平台,每块石头都有数字身份证,成分、年代、产地,全上链,改不了,删不掉。
你买之前,扫一扫,就知道是真货还是P图。
年轻人也在变。95后不买“风水石”了,他们去地质博物馆看矿物晶体,问的是“这方解石怎么形成的”,不是“摆家里能招财吗”。
他们不迷信,他们信科学。
故宫去年搞了个“云赏奇石”AR展,宋朝人画过的112块石头,你手机一扫,就能看见它在溪边躺了八百年。
没人喊它“镇宅之宝”,但你站在屏幕前,真会愣住——原来我们老祖宗,早就懂什么叫美。
苏州有社区开了“石馆”,大爷大妈把自家藏的石头摆出来,互相看、互相聊。
结果一个老太太拿来的“普通石头”,被专家认出是陨石。
没人想到,最珍贵的东西,可能就在你家阳台角落。
平安保险现在也出“奇石真伪险”了。
你买之前,得找第三方检测,保费一年不到1%,保的是你别被坑。
这不是商业,是社会终于开始认真对待“收藏”这件事了。
我们总说文化传承,其实传承不是把石头供起来,是让人看得懂它为什么值钱。
不是因为它长得像龙,像佛,像什么图腾。
是因为它在地球的某个角落,沉默了上亿年,没被风化,没被碾碎,刚好被一双懂它的人的手捡起来。
真正的收藏,不是花钱买玄学。
是花时间,学会看懂沉默的石头,说了什么。
来源:优雅画板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