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的台灯下,又传来邻居训斥孩子的声音。"人家小林这次数学又考了满分,你呢?"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破夜晚的宁静。多少孩子,在这样的比较中,慢慢低下了头。
#美女#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深夜的台灯下,又传来邻居训斥孩子的声音。"人家小林这次数学又考了满分,你呢?"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破夜晚的宁静。多少孩子,在这样的比较中,慢慢低下了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绽放的时节。有的花春天开,有的花秋天放。硬要把秋菊挪到春日里盛开,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总在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忘了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那些被催熟的孩子,或许能在初期领先,但后劲往往不足。
有个真相很残酷:大部分孩子终将归于平凡。这没什么不好。平凡不等于失败,平凡是世界的底色。医生、教师、工匠……这些平凡的岗位,同样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我认识一个孩子,成绩始终中等。但他会在同学沮丧时默默递上纸巾,会在老人过马路时主动搀扶。这样的孩子,你能说他不够优秀吗?
另一个孩子,常年稳居年级前三。可他的日记里写着:"我好累,好怕下次考不好。"他的书包里,除了习题集,还有安眠药。
成绩单衡量不了温暖,排名定义不了人生。
很多父母的焦虑,其实源于自身的恐惧。怕孩子重复自己的遗憾,怕在亲友面前丢面子。我们把未完成的梦想,压在了孩子稚嫩的肩上。
试着换个角度想:我们自己也成不了马云、马斯克,为什么非要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呢?
放下比较,需要勇气。这勇气来自于认清:孩子的幸福,比我们的面子更重要。
允许孩子普通,不是放弃教育。恰恰相反,这是更高级的教育——看见真实的孩子,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孩子。
培养一个阳光、善良、有担当的普通人,比制造一个焦虑的"学霸"更有意义。这个世界需要顶尖的科学家,也需要善良的普通人。
下次想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时,请先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做到了"别人家的父母"?
你的孩子,终究要活成他自己的模样。他不是我们的复制品,也不是我们梦想的延续。他是独立的生命,带着属于自己的光芒而来。
也许不够耀眼,但足够温暖。也许不够卓越,但足够真实。
这世上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这件事,永远不需要和别人比较。
来源:宝宝领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