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农历八月的结束,九月也已经登场,再过些时日,便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对于这个节日,很多人会有些陌生,当然这个也能理解,毕竟这么重要的日子,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假期,而在各个商家促销的时候,也喜欢避开这个日子,可以看出来,重阳节的经济价值不是特别的高,但是这并不
随着农历八月的结束,九月也已经登场,再过些时日,便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对于这个节日,很多人会有些陌生,当然这个也能理解,毕竟这么重要的日子,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假期,而在各个商家促销的时候,也喜欢避开这个日子,可以看出来,重阳节的经济价值不是特别的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重要。
从唐朝开始,这个节日便已经出现,如今年流传了上千年,依然是值得我们去传承的,这个节日的核心,最早是驱邪避灾,后来逐渐加入了敬老爱老的一个传统,如今提到重阳节,人们还会不自觉以“老人节”来称呼。
在我的记忆中,重阳节最重要的一个习俗,其实是登高,还有佩茱萸,每年到了重阳节,人们就会登高望远,感受着天气的变化,“一场秋雨一场寒”,而当重阳节结束的时候,那么冬天也会开始,拉开序幕,因此,重阳节,对于冬季天气的预测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们当地一直就有“重阳遇晴暖烘烘,重阳遇雨冻死牛”的说法,今年重阳节,下雨好还是晴天好?估计很多人都想要知道答案。
重阳遇晴暖烘烘
这里说的也比较的直白,当重阳节这天出现了大晴天,而且温度比较的高,那么冬季相对来讲就会比较的暖和,那么大概率会出现一个暖冬。
这是因为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气候节点,而且也是冷暖空气在交汇的一个阶段,如果天气出现下雨的情况,冷空气占据主导,反之,天气出现晴天,那么就是暖空气占据主导,而这大概率就是后续的一个天气走势情况。
重阳遇雨冻死牛
这个也比较的好理解,说的是重阳出现了下雨天,或者是阴天,降温的一个天气,那么后续天气就会比较的寒冷,甚至把耐寒的老黄牛都给冻死了,这么一来,也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会遇到一个极寒的冬天。
这也表明,冷空气已经占据主导,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冬天的脚步就会比往年更急、更猛,此时就要为庄稼还有圈里的牲畜做好保暖了。
关于重阳节预测后续天气的农谚其实还有很多:
1、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2、重阳晴,一冬温;重阳阴,一冬凌。
3、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4、吃了重阳糕,夏衣就打包。
这些农谚都是在告诉我们,重阳节这天的晴雨,对于后续的天气有着非常重要的预测作用,比如第一句说的就是,若无雨,则需延至十三日再作观察,若再无雨,则预示着一个干旱的冬季。还有最后一句,说的就是我们现在的一个生活,如果遇到重阳下雨,生那么就要开始打包夏衣了,这就意味着寒冷会加速到来。
今年重阳节,是下雨好还是晴天好?
生活当中,我们自然是希望晴天会比较好,冬天暖洋洋的也比较的舒服,但是在古人看来,尤其是农耕年代,粮食才是生存的根本,而是否丰收,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干系,所谓“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冬季该冷的时候,温度就是要下降,这样病虫害才会被冻死,不然的话,这些害虫顺利过冬的话,就容易导致作物受灾。
因此到了重阳节,人们还是希望下点雨,秋季的庄稼可以快速生长,来年的作物,在这个时候也可以扎稳跟,这样就不怕冬天的寒冷了。
当然这些农谚,还是带有一定片面性的,地域性会比较的强,因此我们作为一个了解就可以了,真正想要知道具体的天气情况,还是要以天气预报为准,这个只能说是起着抛砖引玉的目的。
来源:小谈食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