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跨行业投身农业种植的“新农人”群体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一批拥有多元行业经验与市场思维的新面孔正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在阿克苏市红旗坡片区大榆树社区,有一位果农不仅实现了老果园产能与品质的双重提升,还积极探索“农业+休闲”融合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
在跨行业投身农业种植的“新农人”群体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一批拥有多元行业经验与市场思维的新面孔正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在阿克苏市红旗坡片区大榆树社区,有一位果农不仅实现了老果园产能与品质的双重提升,还积极探索“农业+休闲”融合发展新路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增收致富路。
走进嘟嘟苹果园,枝头挂满拳头大小的苹果,空气中飘散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果园主人王洪梅正热情地向游客介绍苹果品种与特点。王洪梅原是一名从业20多年的导游,30多年前随父母从四川来到阿克苏。她的父亲在这片戈壁荒滩上种下苹果树,使这个家庭与果树结下了不解之缘。2021年,面对父亲年迈、传统果园经营模式滞后的困境,王洪梅凭借多年导游工作中积累的市场眼光,毅然返乡接手果园,开启改造升级之路。
“树体过高,树冠密闭,导致光照不足,影响商品果形成。”王洪梅回顾接手时的困境。她提到,父亲因舍不得大幅修剪,致使果树下层难以产出合格商品果,经济效益低下。机缘巧合下,她结识了一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并迅速引进了科学修剪与精细化管理技术。“我在技术、资金及肥料投入方面几乎不计成本,只为尽快恢复果园产能。”王洪梅说。
通常情况下,大幅修剪后的果园需5至8年恢复期。王洪梅的果园在改造第一、二年,产量虽仅有不到10吨,但一级以上商品果率从原来的30%大幅提升至90%以上。到第三年,果园产量跃升至40多吨,其中直径90毫米以上的特级果占比超过50%,更产出200多箱直径达105毫米、单果重量超过450克的“果王”级苹果。
王洪梅深知品牌与品质的重要性。“新疆优质农产品资源丰富,但真正具备品牌意识的农户并不多。”她坚信,只要种出值得信赖的高品质水果,就不愁市场销路。“事实证明这一思路是正确的,每年七、八月起就陆续有客户咨询订购。”
起初,她通过朋友圈销售苹果,随着口碑传播,联系购买的人日益增多。看好果园人气,她顺势推出“果园游”项目,设立醒目标识牌方便游客寻访,拆除旧土坯房,新建接待用房,优化参观体验。曾为导游的她,在讲解中融入种植故事,细致介绍苹果的色泽、甜度与规格,让游客不仅收获果实,更记住背后的耕耘。
来自广州的游客王万里说:“我们常年需要赠送客户特色礼品。品尝确认品质后,计划在苹果成熟期批量订购,作为礼品发给广东的客户。”
王洪梅认为,游客最关心的是产品为何优质。“你要讲清楚,同样的甜,为什么这里的苹果更可口,这是最基本的沟通。”她说,初期客流量较小,有时数天才有一批游客,而如今每年10月至11月,日均接待十余批至二十批游客已成常态。
随着嘟嘟苹果园知名度不断提高,周末与节假日游客量稳步增长,这里已成为休闲农业的特色打卡点。然而,目前以采摘和讲解为主的项目结构较为单一,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仅一两个小时,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王洪梅正据此谋划业态升级,探索产业链延伸。
“我计划增设餐饮、住宿等服务,并引入更多本地特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她说,游客停留越久,越能带动当地经济效益提升。
来源:阿克苏市零距离【x】一点号